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5年卫立煌返回大陆,主席为何亲自宴请,还有8大元帅作陪?

2024-04-16历史

1955年4月6日,彭老总和粟裕大将亲自前往车站,接见了一位国民党将领,而在当月25日晚上,毛主席做东设宴,与多位开国元帅共同款待了此人,在会上,主席还对这位国民党将领大加赞赏,多次提到他的功绩,这位客人到底是谁,为何会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他便是原国民党陆军上将卫立煌。卫立煌将军与我党有着怎样深厚的交情,为何会得到主席亲自款待,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当时发生在东北地区的辽沈战役了。

辽沈战役坚守不出

1945年9月2日 ,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最终落下了帷幕,但在全国民众还在欢呼雀跃之际,新的硝烟便已经升起。远在南京的蒋介石悍然撕毁和平协议,调集军队进攻解放地区, 而当时国共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就是东北三省。

东北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还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其在当时的战略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而在日本败亡之后,东北地区就成为了真空地带,国共双方相继派遣兵力入驻,为了彻底占据东北,蒋介石曾在美国的支持下,急调了三十万兵力投入战场,不仅如此他还派遣了自己心腹的爱将 陈诚 担任东北剿总司令,陈诚素有小委员长的称号,此人虽然作战能力一般,却深受蒋介石的重用。

而我军当时驻守东北的解放军将领则是林彪为首的林罗刘三位大将,用如此豪华阵容来对付陈诚这样的「菜鸟」可谓是易如反掌,而就在陈诚到达东北之后, 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解放军打得晕头转向,损失惨重,最后只能把剩余兵力收缩在沈阳、锦州、长春等几座中心城市。

面对东北的败局,蒋介石不得不临阵换将,给当时正在欧洲出国考察的卫立煌发了紧急文件,要求他赶紧回国接手东北防务。卫立煌虽和陈诚同为五虎上将,但他的军事能力却并非陈诚可比,而相比于陈诚的死忠,卫立煌有着自己的原则,他不希望进行内战,同时又对中共的革命事业怀有极大的认可。

因此在蒋介石一意孤行挑起内战之后,他就借着出国考察的幌子,与妻子游历于英、法等国,其行程也是一拖再拖,尽量避免与中共部队兵戎相见,但在蒋介石多次急电之后,卫立煌将军虽然万般无奈,但也只好不情愿的回到了国内, 在1948年初,卫立煌被任命为东北剿总司令,负责指挥东北局势。

当卫立煌看到东北这个烂摊子的时候,也是极为的头痛,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很清楚想要挽回如今的局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他也不想与解放军发生直接的冲突,出于多种考虑,卫立煌决定集中兵力、固守要点,不与中共发生直接的冲突。

而对于卫立煌所制定的固守策略,蒋介石极为的不满,一直催促他派兵南下,打通沈锦通道,保卫锦州地区。蒋介石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要集中兵力保卫锦州,二是一旦东北形势有变,则可以急调部队撤退到华北等地,保存有生力量。但对于蒋介石的命令, 卫立煌却持反对意见,他坚持原有的作战部署,以沈阳为中心进行防御,并始终保持按兵不动的状态,力求避免与解放军交战。

而就在蒋介石与卫立煌因为意见向左,相持不下之际,东北解放军已经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命令,并正式打响了辽沈战役。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辽东半岛的国民党部队,并将其围困在了锦州和锦西两座城市, 困守孤城的范汉杰紧急向蒋介石求援,而此时蒋介石还在和卫立煌因为南下问题相争不断。

随后蒋介石派遣自己的心腹顾祝同督促卫立煌,但卫立煌始终坚持固守态度,拒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随后蒋介石更是亲自飞往了沈阳地区,并越过卫立煌直接向廖耀湘和侯镜如下达了命令,但此时的东北局势早就已经无法挽回,解放军在锦州地区已经站稳了脚,并制定出了围点打援的计划,全歼了廖耀湘和侯镜如的部队。

在锦州解放之后,我军又对驻守在长春的曾泽生进行了劝降,曾泽生也知晓东北大局已定,长春已无法保全,随后率众向解放军投降 ,至此除沈阳一座孤城之外,整个东北地区都已经被解放军所占领。在东北大局已定之后,蒋介石依旧有所不甘,他派出两大兵团,配合固守在沈阳的军队,企图发动对锦州的袭击,扭转东北局势,但这样的做法无疑于虎口送肉,在解放据的迂回穿插之下,国民党的奇袭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 沈阳也在解放军的多重包围之下被巩固,至此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与蒋彻底决裂

在解放军围困锦州和长春之际,蒋介石曾多次命令卫立煌带领精锐部队进行夹击,但卫立煌始终不为所动,并以固守沈阳为由不肯出兵 ,而卫立煌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因为东北局势已经明朗,国民党军已经被包围在几个城市,贸然出兵很容易被全歼,另一方面是因为卫立煌与中共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希望因此扩大战事,导致更多无辜的人牺牲。

但卫立煌在战场上多次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自然是引起了后者的警惕,而出于他对中共的同情,很多与他立场不同的国民党将领更是借此大做文章,所以在卫立煌回到南京之后,很快就被蒋介石软禁在家中,并被冠以了迟疑不绝,坐失戎机的罪名。 卫立煌深知蒋介石的为人,害怕以后会遭到毒手,于是连夜和妻子经由上海来到了广州,但却被国民党特务人员拦截,无奈又回到了南京。

卫立煌被软禁之后,一直怀着极大的忧惧,但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便打消了他的顾虑, 在1948年12月15日我国新华社公布了国民党战争罪犯的名单,而卫立煌的名字则列在28位 ,在最开始罗列名单时,党中央并没有写上卫立煌的名字,但后来考虑到国民党内部对于他猜忌,为了保护他,所以把其也列入了名单之中。

而当卫立煌看到名单之后,也是深知中共的苦心,他激动地说道, 「共产党救了我一命,因为这个名单,我死不了了。」 虽然我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卫立煌将军,但是蒋介石对于他的软禁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后来迫于局势,蒋介石无奈下台,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卫立煌才得以恢复自由。

而此时的卫立煌已经对国民党政府彻底死心,后来他趁着监视松懈之机,带着家人离开南京,辗转来到了香港,与那个贪污腐朽的国民政府划清了界限 。那卫立煌将军与我党有着怎样深厚的情谊,为何他宁可牺牲自己的仕途也绝不向蒋介石妥协,这一切还要从将军的生平开始说起。

卫立煌与我党的交情

卫立煌虽然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但他却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而卫立煌将军走上革命道路,是在孙中山先生的提携下成长起来的。 卫立煌是安徽合肥卫阳村人,在年少的时候,他就深受大哥卫立炯和其他革命友人的思想熏陶,从小就立下了立志报国的念头,后来他为了追随革命的步伐,背井离乡来到了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的护法军,并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其身边的卫兵。

在一次护送中山先生的路上,卫立煌不幸从马上跌落,身负重伤,中山先生亲自问候了他,并给他盘缠,嘱咐他回家养病,这让卫立煌深受感动,而在其回家之后没几天,就立刻返回了广州,继续跟在孙中山身边当卫兵。 而在之后,卫立煌又作为孙中山的警卫团排长,多次参加了讨伐军阀的战斗,因为其作战勇敢,履历功勋,一路从排长升到了团长。

而在跟随中山先生的这段时间里,卫立煌也多次聆听其教诲,对民主革命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孙中山先生也是求贤若渴,对于这位颇具采访干的年轻后辈赞赏有加,并曾经送給卫立煌一张自己亲自签名的单人照,照片上特别标注着一句话, 「立煌同志孙文赠」 。卫立煌对于这张照片一直贴身珍藏,时刻不敢忘记中山先生的教导。

但在中山先生去世之后,原先的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很大变化,蒋介石凭借着很大的政治权谋成为了国民党的实际领导者。而此时的卫立煌既不是浙江帮,也不是黄埔系,虽然他当时已经成为了国民党少将团长,却并没有进入以蒋介石为首的军政核心。

但卫立煌被冷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他就得到了机会,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妻子朱韵珩 。朱韵珩曾在美国读书,与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走得比较近,而且两人都信奉基督教,同样的宗教信仰更加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曾经当过女子大学校长的朱韵珩也深谙官场之道,向宋美龄大力推荐自己的丈夫卫立煌。宋美龄也希望借此机会为丈夫寻觅良才来壮大力量, 卫立煌也因为这场夫人外交在国民党中逐渐展露头角。

在1930年的时候,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前线战况不利,腹地南京面临威胁,宋美龄向蒋介石提议将卫立煌调来解围,此时的蒋介石正愁无人可用,没做过多思考,就听从了宋美龄的意见,将卫立煌调来南京,而卫立煌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的出色。 得到重用的卫立煌在短短数年时间,就立下赫赫战功,再加上夫人的从旁协助,一路上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后来更是顺利成为了国民党陆军上将,被人们称之为虎将。

此时的卫立煌虽然获得了蒋介石的重用,但其骨子里却一直信奉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对于蒋介石的很多做法,卫立煌也都心生不满,尤其是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蒋介石所推行的不抵抗政策更是加深了二人之间的隔阂。

1936年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卫立煌作为当时的中央执行委员被调往西安,参与联共会议,在卫立煌和国民党一众将领刚刚到达西安之后,就被张学良和杨虎城圈禁了起来,而一同被监视的还有国民党首脑蒋介石。

当时的蒋介石和国民党将领都认为自己此次必死无疑,但是中共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摈弃前嫌,与其进行了和平谈话, 在得到蒋介石联合抗日的承诺之后,最终将所有扣留人员全部释放,此事在卫立煌心中产生极大的影响,中共的光明磊落和深明大义让他极为的钦佩,这也使得卫立煌和中共的关系逐渐的亲近。

在国共抗日正式展开之后,卫立煌就动员部下,与大别山的红军进行了沟通,而在红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之后,卫立煌将军又主动申请将其编入自己的集团军,后来八路军有归入了第二战区集团序列,而当时的卫立煌又恰巧成为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在多次接触之后,卫立煌将军与中共领导建立了极为深厚的关系。

在1937年10月,双方第一次在忻口地区展开了合作 。由于时间紧张,作战任务艰巨,国共方面的指挥将领分别指定了不同的作战部署,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卫立煌将军主动联系了我军,并共同商讨制定方针。

而在多次商榷之后,卫立煌也对八路军有了明显的改观,这支部队不是国民党所宣传的穷凶极恶的赤匪势力,虽然他们武器装备不如国民党正规军,但是作战思维灵活,目标明确而且战斗力强悍,在之后的一系列战斗中,卫立煌更是对八路军刮目相看,虽然曾经份属敌对阵营,但是在共同抗日的过程中,他却从来没有对我军产生过敌意。

虽然当时八路军归属于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但其他却始终坚持中共领导的部队独立自主,既不干预夺权,也不搞摩擦,不仅如此,在我军处境艰难的时候,卫立煌将军还多次施以援手,无论是枪支弹药,还是粮食物资,他都毫无保留的慷概相赠, 而仅在1938年的时候,他就不顾国民党的反对,支援了八路军上百发子弹,二十五颗手榴弹,这些援助极大的支援了我军早期的抗战。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举动,卫立煌也遭到了国民党内部一些人的质疑,但他却毫无顾忌,总是义正言辞地说道,凡是抗日的队伍,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不仅如此,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卫立煌还签字护送枪支弹药前往延安,并见到了住在窑洞中的毛主席。

当时的国共虽然处于合作的状态,但彼此还是有着戒备,一般国民党将领也是不敢轻易与延安方面有太多瓜葛的,但是卫立煌将军却毫不避讳,更是主动进入了延安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希望与中共加强合作联合抗日,另一方面,是对毛主席抱有极大的崇敬之心,无论是毛主席的才情,还是他的战略指挥能力,都让卫立煌敬佩不已,他一直想亲眼见一下这位雄才大略的中共领袖。此次延安之行,让卫立煌得偿心愿,他不仅获得了毛主席的赞赏,还与中共的多位领导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但是树大招风,卫立煌的一系列亲共举动自然是引来了蒋介石的不满,而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内部更是有一些争权夺利的小人纷纷暗中检举卫立煌,而中统和军统的特务则是无孔不入,四处搜集他通共的证据。 在多方施压之下,蒋介石趁机以偏袒八路的由头将其调离了所属战区,并剥夺了其全部兵权,将他软禁了起来。

组织部队入缅作战

卫立煌虽然暂时离开了队伍,但他的军事能力也是当时国民党高层所公认的,所以没过多久,这位国民党虎将就重新回到了战场。在1942年的时候,为了防止日军从缅甸地区侵入我国西南,国民党组织了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但此次战斗国民党军却遭受了重大挫折,戴安澜将军也在此次战斗中以身殉国,此时的缅甸战场成为了没人接手的烂摊子。

在1943年的时候,我国再次组建了第二批远征军进入缅甸参战,但是总司令的人选却让蒋介石十分的苦恼,此时的国民党的主要将领都被分散到了前线战场,后方已经到了武将可用的地步,无奈之下,蒋介石只能重新启用有「通共」嫌疑的卫立煌指挥远征军。

当时担任日本滇缅战区司令的日军将领是山下奉文,此人有着 「马来亚之虎」 的称号,而卫立煌也被称为国民党中的虎将,这场两虎相争的战斗在1943年的缅甸战场离开了序幕。此后卫立煌带领中国远征军相继芒友、 畹町等地,收复了滇西地区的全部国土,随后他又与其他远征军部队分而击之,成功打通了中印公路,完成了既定的战略计划, 在我国虎将的带领下,日本所谓的马来亚之虎也只能仓皇退却。

在赴缅作战中,卫立煌将军远征外镜,打出了赫赫威名,美国时代周刊也是对其辉煌战绩大加赞赏,一时间可谓是风头无两。但战后卫立煌将军却因为国共和谈之事与蒋不和,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卫立煌带领新婚妻子韩权华以考察军事为由,出国游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来在蒋介石的逼迫下,只得担任赴东北担任剿总司令, 出于对中共革命事业的同情,他始终坚持固守战略,不主动出击,辽沈战役后,彻底与蒋撕破脸皮,只得无奈偷偷躲到香港避祸。

辗转奔波重回国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得知消息的卫立煌大为感慨,他特地给新中国政府发去了贺电,祝福祖国终于走上了和平安定的轨道,自己多年的革命夙愿也终于达成。此时的卫立煌十分期盼回到大陆,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可在关键的时候,却意外地赶上了朝鲜战争。

而在战争期间,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公然叫嚣反攻大陆,而台湾当局也多次派遣说客访问卫立煌,希望他能够赴台参与建设,但都被后者婉拒,他不希望在为国民党卖力,与新生的国家对抗 ,而且在他心中相比于喜怒无常的蒋介石,中国诚恳友好的态度更令他折服。

为了重新回归大陆,苦无良策的卫立煌想到了自己的妻子 韩权华 ,韩权华曾是北大的校花,还和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关系良好,在夫人韩权华的帮助下,他成功的与中共领导取得了联系,并得知党内有很多人都是欢迎他回国的,这让卫立煌十分的高兴,但他毕竟曾是国民党将领,对于回国多少还是有些担忧, 但后来毛主席亲自发来了欢迎电报,这让信中的惶恐彻底消散。

1955年3月15日,在我党的严密组织之下,卫立煌将军和夫人韩权华辗转回到了新中国,为了欢迎将军的归国,毛主席还特意为他准备了欢迎宴,中共的态度让卫立煌十分的兴奋,为了呼吁两岸和平统一,他还发布了震惊中外的 【告台湾袍泽朋友书】 ,并向国人正式宣告,与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

1955年4月6日 ,在上海闲置多日的卫立煌和夫人乘飞机来到了北京,当他刚一出舱时,就被眼前的一幕所惊呆了,在飞机舷梯两边,站满了我党的高层领导,其中不仅有周总理,还有朱德、彭德怀等6位开国元帅,中共高层的热切欢迎让卫立煌深感慰藉,而在北京休憩大半个月后, 毛主席更是亲自做东,设宴款待这位爱国将领,与会的还有彭德怀、陈毅等8位开国元帅。

在宴席上,毛主席与卫立煌推杯换盏,畅谈闲聊,从抗日时期的共同合作,到远征缅甸守住了中国的南大门,曾经的一幕幕都在众人的眼前浮现,毛主席对卫立煌的功绩大加赞赏,而卫立煌也因当年的事情感概不已,越发佩服中国共产党的胸襟与气度。

在宴席散去之后,卫立煌将军就和夫人一起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并住进了中央为其安置的新家,早期的卫立煌一直被蒋介石所猜忌,郁郁不得志,但到了晚年,他在归国之后,却在党中央履历要职,为新中国的建设不留余力地办事。 在1960年的时候,这位传奇的爱国将领最终因为心脏衰竭与世长辞,死后其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