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新四军组建时,陈毅元帅战功赫赫,为何落选军长?

2023-12-21历史

新四军改编成立的大背景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初始阶段,对于这样一支特殊且重要的队伍该由谁来领导,国共两党而言均有各自的想法,尤其是国民党方对此顾虑颇多。为了加快抗日步伐,中共中央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战队而后赶赴华中抗战的要求。

在几次艰难的谈判后,国民党方最终同意了这个要求。1937年10月,这支战队经由统一改编后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这就是大众所熟知的「新四军」。

南方八省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并未参加红军长征。这支队伍的主力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存下的工农红军。三年多的时间里,尽管环境恶劣、条件艰难,他们没有放弃,坚持在南八省游击斗争。

这是一支历经磨难,意志顽强的队伍,算得上是中国红军的楷模。队伍能够一路坚守直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足见战士们的毅力及战斗力。

正因如此,蒋介石方对于军队军长一职格外重视。一开始,国民党方欲派一名将领来直接领导「新四军」,这无疑是想直接掌控新四军,也间接表达了对共产党的不信任,这个想法自然也遭到了我党的反对。

因为知道国民党方不可能同意军队未改编前的领导者——项英和陈毅担任军长。因此,对于新四军军长的人选,两党双方各有想法,久久僵持不下。

这位军长人选,首先必须忠于共产党,但亦需要受国民党方的信任和认可。这样的人选委实很少。几经反复思量,周恩来想到了叶挺,提议让他来担任新四军军长,这个想法获得了国共双方的支持。

叶挺为什么能受到双方的青睐呢?这要从他的个人经历说起。除了不俗的战功外,叶挺还有两党背景。他年少时就加入国民党,早期在国民党军内威望颇高。

尽管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他因种种原因离开了国民党,但蒋介石方认为他必定比纯粹的共产党员更容易适合这个职位;离开国民党后叶挺从一名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加入共产党后,他亦是战功显赫。

因此,国共双方为求平衡与制约,都同意让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一职。在「新四军」整编之前,项英和陈毅两人一正一副配合默契。

现在,叶挺成了「新四军」的军长,那么原本任正职的项英只能担任副军长。而陈毅最终只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不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陈毅后来是新四军的第二任军长,其中又是怎样曲折的过程呢?

事实上因为我党我军的特殊性质,一直以来党内决策高于一起。在新四军改编完成后成立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就严格意义上来说,拥有新四军实际的决策权。因为时任军长的叶挺当时已经不是共产党员,所以他并不是分会成员,而陈毅则任分会副书记。

所以,叶挺虽然挂名是新四军军长,但其实掣肘颇多。此后,叶挺对自己的处境多有不满,几次离开新四军。相反,陈毅这个副书记在新四军中作用很大。

事实上,从新四军后期的发展来看,即使陈毅不担任副书记,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的身份也为他带来了新的机会。在第一、第二支队挺进江南时,陈毅担任了总指挥,并且他迎来了军旅生涯中另一位重要的搭档——栗裕。

「陈栗不离「的峥嵘岁月里,他们俩开启了新四军在江南地区的新篇章。在两人联合指挥的下,新四军在江南地区多次战役中连连大捷,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和振奋了民心。除了不俗的战绩外,陈毅还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根据地,团结各界人士,发展忠实的盟友,让新四军在江南迅速扎根,不断壮大。

在1940的黄桥战役中,陈、栗二人率军完胜敌军。这一战彻底奠定了陈毅在新四军中的地位。可以说,此时陈毅虽非军长,但功勋却绝不在军长之下。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亟待重建。这时以陈毅在军中的地位,已是军长的不二人选。果然,他顺理成章担任了新四军的第二任军长。在陈老总的带领下,新四军的规模前所未有的壮大。

综合上所诉,于新四军而言,陈毅功勋彪炳,是无可替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