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假如太子朱高炽死在朱棣之前,皇位是应该传给皇太孙还是汉王呢?

2024-04-16历史

时间定格于洪熙元年的五月二十日,一位孤胆骑士疾驰进入南京大明皇城的神圣领地。当皇太子朱瞻基的目光与这位海寿相遇,他的内心深处涌起了一股难以名状的不安。

海寿,一个御马监少监的身份,犹如一把隐形的剑,掌控着内廷中的禁军宿卫,直抵皇帝心腹之位。

在历史的车轮中,时间倒回至一年前的炎炎七月十八,伟大的朱棣太宗皇帝在北伐凯旋归途中突然离世。面对动荡的军情与宫廷形势,随行的大臣们果断地选择了隐匿丧讯,同时派遣忠诚的海寿以最快的速度,肩负起向未来君主朱高炽传递这一沉重消息的重任,他的行动如同疾风破浪,彰显出对皇家稳定的坚守。

海寿的南京突访,预示着京城风云变幻,而这一重大变故只有一个可能:龙椅上的陛下命悬一线。朱瞻基在短暂的震惊后,迅速而果断地决定,即刻轻装启程,飞奔回北京。

此时,南京街头已流传着皇帝崩逝的流言,太子身边的人建议集结重兵护送,然而他却选择了疾速回归。

面对仁宗龙体欠安,宣宗皇帝毫不犹豫地接旨起程。尽管外界传言纷飞,但他坚信忠诚为先,国家安定为重。他拒绝了私下行动的建议,坚持公开回应君父的召唤:「君临天下,民心所向,我岂能有二意?

况且匆忙离去,难以瞒过众目。君父之命,分毫不能违抗。」他毅然决然,乘驿站疾驰,直返北京,展现出对皇家尊严和责任的坚守。

朱瞻基的洞察力惊人,原因在于他的二叔汉王朱高煦得知皇帝的离世后,正密谋调集力量,在半路上伏击太子。太子的果断决断,使得汉王的这场预谋中的刺杀行动因匆忙而未能得逞,堪称关键时刻的明智抉择。

【大明风华】中曾揭示了一个悬念:朱棣晚期似乎有意让位予汉王,而非太子或太孙。令人好奇的是,如果历史重演,仁宗朱高炽比朱棣早逝,皇位的归属将如何?

太孙是否面临承继之挑战?他的皇位稳固与否,引人深思。

诞生于洪武十三载(公元1380年)的十二月四日,朱高煦乃燕王朱棣的嫡出次子,其母为贤良的燕王妃徐氏。尽管历史记载曾因涉及靖难之役中的叛逆行为,他在【太宗实录】中的英勇事迹几近被隐去,但在后世的严谨编纂【明史】中,他的功绩得以公正呈现。

在成祖东昌战役的逆境中,张玉英勇牺牲,成祖孤身陷入困境。然而,关键时刻,高煦率军赶到,成功击溃南方军队。

接着,徐辉祖在浦子口再次挫败燕军,高煦又引领骑兵增援,这令成祖欣喜。疲惫之际,他对高煦说:「我已力竭,你务必振奋精神继续战斗。」

高煦鼓舞蕃骑全力奋战,最终逆转局势,让南军退却。成祖之所以能化险为夷,多次转败为胜,高煦的贡献功不可没。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藩王篇】

若非朱高煦的英勇,朱棣恐怕已在白沟河、东昌与浦子口的战役中陨落,面对儿子体弱的现状,朱棣曾语重心长地激励道:「努力吧,世子身患疾病。」

这番话语无疑点燃了朱高煦争夺皇位的炽热愿望。

深入挖掘历史名将风采,高阳王朱高煦,一段不容错过的传奇故事。

在公元1402年的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的皇家宝殿奉天殿登基为帝,他以四十三岁的壮志,从燕庶人的身份一跃成为大明的掌舵者。

他的三个王子正值青春:长子朱高炽二十五载风华、次子朱高煦二十三岁英姿勃发,小儿子朱高燧二十一岁已显锋芒,而他的长孙朱瞻基年仅四岁,犹如未来的希望之星。

朱棣深刻意识到时间的紧迫,鉴于父亲朱元璋七十一岁的高寿下离世,而大哥朱标、二哥朱樉、三哥朱棡分别在三十八、四十和四十一岁时便离开了人世,靖难战争中的创伤更是让他倍感生命的脆弱。

他必须抓紧时间审视自己的生命期限。

朱棣忧虑于接班人的能力,对长子能否稳健守护家业心存疑问。因此,在这段关键时期,朱高炽虽名义上是燕世子,却在北京坐镇指挥,同时肩负起弟弟朱高煦北伐的后勤重任。

一旦高阳王凯旋或后勤出岔,可能动摇太子之位,使得朱高煦有夺取燕王封号的风险,而朱高炽的命运则很可能与之紧密相连。

天意似乎并未眷顾朱高煦,连串的天文异象警示着命运的转折,如"金星闪耀于北方昴宿","白昼太阳异常出现在巳位",这些都预示着叛乱之路的凶险。

面对这些警示,明成祖朱棣明智地决定终止北伐。永乐元年的闰十一月,他急召储君朱瞻基,从北京火速南下南京。

皇长孙的抵达,不言而喻,太子之位的归属已尘埃落定。

公元1404年四月,燕世子朱高炽荣耀加冕为皇太子,其弟朱高煦晋升为汉王,皇三子朱高燧则被册封为赵王。然而,随着永乐七年丘福将军的失势,汉王党势力受挫。

经过一系列波折后,朱高煦在父亲朱棣的决断下,于1417年黯然远赴山东乐安州,开始了他的藩王生涯。

未来帝王的无与伦比实力展现

自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瞻基皇长孙的诞生起,朱棣的情感世界中多了一份珍贵的动力源泉。当时,他的三个儿子身陷南京质子生活,朱瞻基的存在仿佛是黑暗中的明灯,给予朱棣坚持下去的决心。

如果没有这个小生命,四十岁的他可能会面临无法弥补的悲痛,那将是真正的无尽哀伤。

在公元1407年的永乐五年四月,九岁的朱瞻基开启了学业之旅。朱棣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慧眼识珠地选择了他的老战友情深之友——被誉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作为皇长孙的私人导师。

朱棣特别叮嘱,学习的重点并非仅仅停留在儒生们的章句解析和华丽辞藻,而是要深入领悟帝王的治国智慧。

公元1409年二月,永乐年间,朱棣皇帝在北京的行踪中特意挑选了年轻的朱瞻基同行,意在通过实战历练他的未来接班人。

随着淇国公丘福的战败,永乐八年(1410),朱棣亲自率军北上漠北,十二岁的朱瞻基被赋予重任,留守京城。

此时的明朝,南北两线稳定,太子在京统摄政务,长孙坐镇北京,为远征的朱棣大将军扫清后顾之忧,他得以放手一搏,驰骋疆场。

在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十一月,朱棣的明智之举源于对未来的深思熟虑。鉴于太子健康状况的隐忧,以及懿文太子猝然离世的沉痛教训,他果断地将朱瞻基册封为皇太孙,以此确保帝国的平稳接续。

朱棣深刻吸取了历史教训,他意识到稳固皇太孙地位不能以牺牲功臣为代价。在国家根基已稳固之际,他明白过度清洗可能动摇根基。

因此,他谨慎行事,虑及自己短暂的篡位时期,如何既能维护皇权稳定,又能确保皇太孙有足够的力量守护这片江山。

他担忧的是,若清算靖难功臣,未来的守护者将从何而来。

提前册封太孙之举,是对靖难功臣们的清晰宣告:选择明智,尽早归顺太孙,以确保安享晚年。否则,洪武朝勋臣的结局将警示你们。

永乐十二年(1414),朱棣二次远征漠北,同行者中还包括他的皇太孙朱瞻基。在这五个多月的朝夕相伴中,皇太孙汲取了朱棣皇帝全部的军事智慧,其能力远超建文帝朱允炆时期。

这是个转变立场,紧跟未来的关键时刻。

公元1415年四月,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颁布圣旨,创立了直属皇太孙朱瞻基的府军前卫亲军指挥使司。相较于一般卫所,这支亲军的规模空前浩大,仅指挥使就多达五位,总兵力超两万五,实力不容小觑。

更关键的是,府军前卫的核心成员是由全国各卫所精心挑选的少年官员,他们伴随皇太孙成长。待他们成年后,将回归各自卫所接掌职务。

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几乎所有的卫所都将深深烙印上朱瞻基的印记,朱棣的深远布局昭然若揭。

在明朝辛丑年间,圣旨传至兵部,强调为了保障皇太孙的护卫力量,对于那些体弱的随从官员,应挑选精壮勇猛的人员替换。

同时,选拔府军前卫的指挥官、千户及镇抚,务必优先考虑资深且品性端正的人选,这样能确保幼军得到良好的规范和引导。

——摘自【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六】

到了永乐晚期,曾经的靖难功臣渐行渐远,只剩下英国公张辅和武安侯郑亨两位老友。被幽禁在乐安州长达七年的朱高煦,那些新兴的权贵如安远侯柳升、保定侯孟瑛、阳武侯薛禄、成山侯王通、宁阳侯陈懋,早已不再是他的旧识。

结语:得知海寿离世的消息后,朱高炽果断命令宁阳侯陈懋与阳武侯薛禄火速率骑兵赶往京城,他们的行动无疑是太子党的鲜明标识,或者说是太孙力量的象征。

太孙亲临御营,军心立刻沉稳下来,因为有他的到来,一切叛逆都失去了动摇根基的力量。

在己酉日,龙车伴随着象征尊贵的鹏鹗引导,皇太孙亲临御营,满含悲痛地迎接哀悼仪式。自此,军中的丧事仪式正式开启,整个六军共鸣,哀号之声震撼寰宇,直抵天际。

——【明太宗实录详记卷二百七十四】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假如朱高炽未先于朱棣离世,皇位的归属毫无疑问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即便历史如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所描绘的那样,朱棣在最后关头有所动摇,试图将皇位传给汉王朱高煦,那么请想想,皇太孙的亲信将领们,如亲军将领陈懋、薛禄、柳升等新崛起的权臣,他们会点头同意吗?

答案不言而喻。

自永乐九年至永乐二十二年,朱瞻基作为资深的代理储君,积累了长达十三年的宝贵经验。他不仅亲身参与战争实践,还掌控着一支庞大的皇太孙专属部队,这种强大的军事力量让汉王望而生畏,就连他的父亲朱高炽也深感敬畏。

在公元1426年八月,汉王的叛乱在朱瞻基的亲自讨伐下迅速落幕,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观点:无论朱棣的王位传予汉王,皇太孙都有实力和决心从他手中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