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他被破格提拔,由军长直接晋升为副总参谋长,1994年晋升上将

2024-04-24历史

徐惠滋将军从一个国民党军被俘虏的小兵,一路成长为共和国上将,其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原则,还离不开他优秀的表现和严以律己的军人作风。

正是因为徐惠滋将军身上刚毅、果断、令行禁止的军人气质和当日事当日毕的行动力,他从39军军长被破格提拔为副总参谋长。

  1. 一个俘虏兵的转变

徐惠滋是山东蓬莱人,1948年16岁的徐惠滋被国民党军队拉壮丁从普通人变成一名国民党军士兵。 还没等徐惠滋还没从新兵生涯中适应过来,辽沈战役爆发,他跟随部队进入沈阳进行防守作战。

11月1日拂晓时分,一阵激烈的枪炮声过后,在英勇的解放军战士面前国民党军的防线像纸糊一样被撕碎,各路部队迅速冲进沈阳的大街小巷解决国民党军残余抵抗势力。

6师16团尖刀连1连连长黄达宣,率队从沈阳火车站南攻入,一路搜索前进,到处都在响枪,可黄达宣跑遍火车站都没找到敌人的踪迹,他便带着战士继续往沈阳城内攻去。

黄达宣和指导员苏福林分别带队,贴着街道两边墙根前进,进到大西门里附近时,他们发现「世公合」银行探出两个国民党军士兵的脑袋,这两人一闪又缩了回去。

在这里黄达宣俘虏了国民党8兵团司令官兼53军军长周福成,还有未来的共和国上将徐惠滋,不过此时的他远没有想到未来,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把队伍缺口补上继续作战。

第二天1连从国民党军队里拉出一千多俘虏,他们被安排在「世公合」银行后面的一个操场上,集体列队站好,黄达宣走到众人面前亲自挑选「解放战士」。

黄达宣挑选战士的条件很简单,个头没有他1.75米高的不要,祖籍山东的徐惠滋自然非常满足他的条件,被黄达宣拉了出来,可没想到最后清点人数的时候少了一个。

是徐惠滋又跑回俘虏队伍里去了,黄达宣很疑惑问他为什么要跑回去。

徐惠滋的理由很简单,他参加国民党军队是被迫的,本人并不想当兵只想回家操持土地伺候家里父母,他告诉黄达宣想带父母一起回山东老家。

黄达宣知道徐惠滋的想法不是个例,很多国民党军的士兵都是拉壮丁被迫参军,他对着在场的千余俘虏宣传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思想,把共产党是为穷苦人做主的理念告诉所有俘虏士兵。

随着黄达宣讲解的深入,徐惠滋眼睛一下亮起来了,他听明白了,如果不把国民党给赶跑自己这种普通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

那些本来目中无神、表现麻木的「解放战士」眼睛也亮了起来,他们和徐惠滋的情况都差不多,经历过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统治,他们深刻明白想有好日子过就必须赶走腐败、残暴的蒋介石政府。

现在黄达宣再问徐惠滋愿不愿意参加共产党军队时,这个山东大汉立马高声的喊起来: 「我要加入共产党的队伍,打跑国民党!」

  1. 抗美援朝上立奇功

参加解放军后,徐惠滋先后参加了平津、广西等战役战斗,和在国民党军队里面能躲就躲、能逃就逃的作风不同,徐惠滋表现非常英勇屡立战功,被记大功、小功各一次。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隶属38军某部连指导员的徐惠滋跟随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1年12月中国抗美援朝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南朝鲜军在「三八线」附近组织防御的部队争相南逃,整个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美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马修·李奇微看到大势已去,李奇微害怕志愿军会对美军进行大迂回包抄,让美军集结在汉城周边的10多万军队和重型武器装备陷于绝境,便安排一部分兵力到汉城北面的高阳、水落山一带布防掩护。

剩下部队全部向北纬37度线迅速南撤,他本人也亲自赶到汉江大桥桥头指挥撤退。

1月3日晚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转入追击作战,38军司令部向徐惠滋所在部队下达命令,要求其部队迅速转移到高阳以北的碧蹄里,随时准备截断美军退路。

徐惠滋接到命令后,率领部队连夜飞奔过去,靠着双腿硬是跑赢了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在拂晓前赶到碧蹄里,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里有美军第25师的1个营驻守。

这片地区只有高阳处于交通要道、易守难攻,如果徐惠滋不能在短时间内击溃美军那1个营,上级交代给他截断退路的任务就意味着失败。

军情似火,容不得徐惠滋慢慢考虑,他咬咬牙,干了!

趁着美军那1个营还没发现徐惠滋部已经赶到,他率领部队趁着夜色慢慢摸近美军营地,里面美军仿佛是在享受失败前的狂欢,防守非常薄弱,在夜色的照耀下徐惠滋发现好几个防线火力点都没有人。

他心里大喊一声好!

志愿军战士距离美军越来越近,眼看就要凑到敌人眼皮子底下,徐惠滋当即发起进攻的信号,号兵吹响了冲锋号,在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面前,1营美军很快就溃败。

打退碧蹄里的美军守军后,徐惠滋趁热打铁攻进高阳,他来不及安排战士们休息,赶紧修筑防御工事防止敌人从这条路撤退逃跑。

下午时分,一条长蛇阵向高阳缓缓开来,是英第29旅和第8骑兵(坦克)团直属中队,队伍里除了军官在不管呼喊着士兵快点行军,其余人都垂头丧气低拉个头。

当这伙人快要抵达高阳时,徐惠滋果然命令部队出击,本就士气低落的英军在遭遇志愿军攻击后瞬间乱成一团。

经过1个晚上的激烈战斗,徐惠滋部全歼了这个旅的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第1营以及第8骑兵(坦克)团直属中队,缴获和击毁坦克31辆、装甲车和汽车24辆,成功完成上级交代给他们的阻击任务。

在朝鲜战场上徐惠滋打满全场,从第一战役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第五战役都有参加。

  1. 居高位不忘初心

1956年徐惠滋因为在部队期间表现良好,参加的多次战斗都能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经上级领导推选他成功进入南京高级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

1985年,原本在39军任职的徐惠滋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要求他到北京开会。

这个从俘虏兵转换成解放战士的山东大汉,没想到就在自己快要退居二线的时候突然被上级委以重任,原来此次要他到北京的原因,是要给他升职。

3月9日,中央军委签署任免命令,任命徐惠滋为常务副总参谋长,日常工作是协助总参谋长杨得志分管全军作战战备工作。

从小兵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徐惠滋接到这个任免命令时,心里又激动又忐忑不安,激动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委以重任,忐忑的是他此前一直在军队任职,能不能从管理好一个军转变成全面负责全国部队,他担心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身上这副重担。

成为副总参谋长后徐惠滋每天都扑在工作上,从熟悉工作到逐渐熟练做事,越做越好成为总参谋长杨得志的得力助手。

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在广东东莞某营区举行隆重的成立大会,那一天当地的天气特别反常,春天里却出现雷雨大风的天气,倾盆大雨里战士们全身湿透仍岿然不动。

徐惠滋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过来检阅,他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冒雨检阅这支钢铁般的队伍,并向这支解放军里最年轻的部队授旗。

年底徐惠滋将军第三次来到驻香港部队,他是代表总部来对这支尽管年轻但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部队进行验收的。

从风雨中为部队授旗,到遇到挫折帮助整顿,再到这次来验收,将军不由得感慨万分。

他看到的是一支正在冉冉升起的新型部队,经过短短的大半年时间,这支部队用自己不寻常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徐惠滋用缜密的风格检查了驻香港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文化学习和作风纪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对部队的全面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身居高位徐惠滋忘记那份当兵的初心了吗,他没有,他的性格还是和几十年前那个爽朗的山东大汉一样,平易近人。

有一次徐惠滋展开全国部队的巡查工作,当他下连队的时候发现战士们在玩扑克,当时陪同的部队领导「唰」地一下吓得雪白,生怕徐惠滋不满意。

可让部队领导没想到的是,徐惠滋一点都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走到战士身边准备和他们一起玩,战士看到一个将军军衔的人走过来,当即站起来向他敬礼,眼神忍不住看向桌上的扑克,脸上都是苦涩。

徐惠滋发出爽朗地笑声,和战士们说自己也很久没玩了,要么一起玩两把。

将军和士兵坐在一张桌子上打起扑克,士兵们玩到兴头上浑然忘记徐惠滋的身份,把他带过来的香烟分得干干净净。

临走时,徐惠滋将军语重心长地和在场的人说,部队不是监狱,允许指战员存在一点小爱好,但这点爱好不能影响日常战备工作,更不能演变成赌博,要不然军法不容情。

1994年,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此次共有19位高级将官参加晋升仪式,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惠滋也在队列之中。

  1. 晚年重视华侨工作

随着徐惠滋年纪越来越大,他的精力已经无法适应繁忙的总参工作,慢慢地他退出军队领导岗位,担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0年7月,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南非,徐惠滋将军随团一起出行担任此次代表团的团长。

当他们下飞机的那一刻,机场里都是过来迎接祖国来人的当地华侨,异国他乡的热烈场面使得代表团成员深受感动。

当天,南非齐鲁同乡会的侨胞、当地华人以及华商代表孙奎府为代表团接风洗尘,举办了丰盛的接待宴会。

为了让祖国来的亲人不感到陌生,孙奎府按同胞喜欢的口味精心安排了饭菜,有一位侨胞在国内时就擅长做水煎包,到了国外更是成为当地华人圈的「一绝」。

孙奎府他们就把做水煎包的用具带到举行宴会的饭店,由那位侨胞当场献艺,现吃现做,只为祖国来的亲人吃上新鲜热乎的。

热烈又充满乡情的气氛让大家满身疲劳一扫而光,代表团团长徐惠滋上将说,他出访过许多国家,南非华侨华人的热情接待最让他感动。

这种感动并非单单是一种乡情,而是由中让人看到,随着祖国的繁荣强盛,海外侨胞对祖国的热诚和一片拳拳赤子之心。

2001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侨务委员会主任的徐惠滋到贵州省遵义板山村茂欣希望小学视察,这所希望小学是华侨陶钧岳出资筹建的。

徐惠滋到学校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全体教师说,广大华侨非常爱国,他们一生坎坷创业过程十分困难,很多华侨刚到国外时靠捡破烂、卖苦力过日子,他们的钱都是辛苦劳动、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每一分都是血汗钱。

现在海外侨胞以及港台同胞把钱捐到祖国大陆搞建校,资助教育,充分表达了他们的爱国赤子情,鼓励全体教师一起努力把学校办好,把教学质量提高,把老百姓的子女教育成,让全校师生都以自己是这个学校的一员而骄傲。

2005年1月13日,新华社通电一个让许多人遗憾的消息,徐惠滋上将于1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享年72岁。

参考文献:

【进驻香港】王亚宁

【林彪和他的将士们】 何海潮

【红花岗文史资料 捐资办学专辑】

【闯荡南非 孙奎府传】李晓,林因

【38军传奇 梁兴初与万岁军征战纪实】赵忆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