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何故震怒-再调6个军入朝,「把他们打怕、打疼,永绝后患」

2023-12-17历史
1950年11月至1951年6月之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接连打了五次战役。
在此之后,朝鲜半岛再未爆发过百万兵力规模的大型作战。
可是,直到1953年年中,这场战争才画上了休止符。
那么,在其间的两年时间里,中美双方都在干什么?
而且,就在战争即将结束前,毛主席突然决定再向朝鲜投入6个军的兵力。
毛主席这是下的什么棋?
第一个问题不难回答,我们用「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这8个字就可以概括。
从1951年7月后,交战双方就已经开始了停战谈判。
谁也没有想到,停战谈判一谈就是整整两年。
这里要强调一下,是美国首先提出了停战谈判的意愿。
通过一年的较量,原本「稳操胜券」的美国人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打了一年,双方军队实际控制区域又回到了「三八线」。
也就是说,美国人使出了浑身解数,轰轰烈烈打了一年,最后却寸步未进,一切又回到了战前的原点。
对于这个结果,美国人肯定是不满意的,也必定心有不甘。
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懊恼和无奈。
从一开始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到后来被中国军队追着打,虽然双方各有胜负,骄傲的美国人还是承认了一个事实:
中国军队始终保持了强盛的战斗力,中国这个对手越打越强,越来越难对付。
美国人悲观地预判,「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这个时候,美国人最担心的是陷入战争泥潭不得自拔,这个时候,讲究现实的美国人选择「走为上策」。
所以,从1951年7月开始,美方开始向中方传递停战谈判的信息。
毛主席泰然接过了美国人主动传过来的「球」。
我方考虑:
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目的是遏制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帮助朝鲜保卫领土,并达到「拒美帝于国门之外」、保家卫国的目的。
至1951年7月份,这个战略目的已经初步达成。
但是,虽然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另外,在制空权、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我军倘若继续南下作战,难度和损失都将会很大。
鉴于此,毛主席指示:接受美方的建议,同意与他们进行停战谈判。
不过,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那么顺利。
美国人一方面主动要求谈判,另一方面却说一套、做一套,小动作不断。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这一期间爆发的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
1952年10月14日,由美军「领衔」,「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了所谓的「摊牌行动」。
显然,美军试图以此扭转战局,为他们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
对此,我军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我志愿军十五军、十二军指战员最终守住了上甘岭,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
此战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发起过一次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北纬38度线上。
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的秦基伟将军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应该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上甘岭一役,美军应该是被打怕了,或者是彻底绝望了。
他们觉得,这场战争似乎不能继续下去了,换句话说,这个仗打不下去了。
无可奈何之下,美国再次向中方要求重启停战谈判,希望就此结束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
按理说,美国人不敢打、不想打了,我方也同意停战谈判,这场战争似乎可以拉上帷幕了。
可是,美国人又在谈判桌上玩起了花样。
在释放战俘这个问题上,美国人一再违反国际公约,在释放中、朝战俘问题上无端设置条件,百般刁难。
我谈判代表自然不会答应美国人的无理要求,于是,谈判又一次按下了「暂停键」。
这个时候,蛮横的美国人又想以「实力来说话」,他们频频以武力试探我方的态度,期望在谈判桌上「扳回一局」。
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越战越勇,根本「不吃美国人那一套」,美军作战部队又一次让他们的谈判代表失望了。
1953年4月26日,黔驴技穷的美国人终于老老实实地坐在了谈判桌前。
经过一个多月的唇枪舌剑,谈判双方终于在6月8日就战俘问题达成了最终协议。
然而,就在彭德怀受命前往朝鲜,准备签订「停战协议」时,板门店那里又起了「幺蛾子」。
看完最后定稿的协议内容,美国如释重负,痛痛快快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而一旁的南韩代表却迟迟不肯签字。
原来,一直以美国「马首是瞻」的李承晚突然有了自己的主意。
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李承晚政府坚决反对这份「停战协定」。
李承晚声称,如果按照此份协议,南韩将会领土尽丧。
我方谈判「幕后总指挥」李克农马上向毛主席报告了这个突发情况,并谈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分析意见。
李克农认为:「李承晚的心也太大了,他不仅想保住原有的地盘,还想一口吞下北方领土。」
毛主席给李克农回电道:「你的分析是正确的,同意你的分析结论。」
就在毛主席与周恩来总理等人商量对策之时,我谈判代表又从板门店发来电报:李承晚又有新动作了。
为了在谈判桌上与中方讨价还价,李承晚效仿他的美国主子,也在「战俘问题」上做起了文章。
他孤注一掷,做出了一件让中美双方都没想到的事-私自扣留2.7万余名中朝被俘人员(数据来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李承晚甚至扬言称:「即使没了美国的支持,韩国也将继续打下去。」
事实上,李承晚只是美国的傀儡,没有美国政府和军队的支持,李承晚什么也不是。
对于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这位「总统」,美国人在盘算自己退路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李承晚的感受。
美国人自信地认为,等到停战这件事情「木已成舟」、既成事实的时候,李承晚应该也只能捏着鼻子认账。
没想到,李承晚虽然成事不足,却在这个时候「破罐破摔」,跟他的美国主子唱起了反调。
李承晚的所作所为不仅惹恼了他的美国主子,也让身在北京的毛主席怒不可遏。
在临时召开的军委紧急会议上,毛主席说:
「看来李承晚还没有死心,我认为有必要推迟停战协议的签字时间,再调6个军入朝作战,狠狠打他一下!」
与会者提醒毛主席:「我们已经在停战谈判这件事情上占了优势,这个时候调集如此多的兵力进入朝鲜,还有这个必要吗?」
毛主席不容置疑地说:「如果就此打住,就算最后停战协议生效了又有什么用?」
「必须把他们打怕了、打疼了,才能永绝后患!」
毛主席还敏锐地察觉到了美军与李承晚在这件事情上的不同表现,因此特别提示志愿军总部:
「专打李承晚的韩国军队,对于美军及其联合国军,只要他们不动手,我们也不动手。」
接下来,毛主席一声令下,我军迅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调兵行动。
我志愿军教训李承晚军的行动选定在金城地区。
7月13日,李承晚下令南朝鲜军的第3、5、6、7、8、9、11师全面反扑,想要打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仗,李承晚把他手头上几乎全部的精锐部队都投到了战场。
而李承晚之所以敢于如此放手一搏,与他自信美国人一定会在背后撑他的腰不无关系。
事实上,美国人虽然不赞成李承晚的做法,然而,当李承晚下达进攻令的时候,「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克拉克也下达了一道命令。
他要求美军第3师从侧翼协助李承晚军的行动。
为了给予美军和李承晚军最后一击,志愿军为参战部队调配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7月13日晚上9点,志愿军万炮齐鸣,在22公里战线上,志愿军投下了将近2000吨的炸药和炮弹,随后展开全面反攻。
「可怜」的李承晚军还未靠近我方阵地,就已经完成了「攻、防转换」。
当晚,炮火掩护下,志愿军第203师607团12个指战员奉命出发,直扑李承晚军「精锐中的精锐」-「白虎团」指挥部。
在副排长杨育才的率领下,战士们身着南朝鲜军服装,乔装打扮,向「白虎团」团部二青洞渗透。
他们的作战目标是:出其不意,「黑虎掏心」,一举端掉「白虎团」团部。
在距离目标只有六公里的勇进桥,杨育才他们「哄」过了一支南朝鲜军巡逻队,凌晨两点,12名侦察兵终于潜入到了白虎团团部附近。
杨育才没有想到,「白虎团」团部的守卫人员居然是一个坦克连外加一个装甲连。
十多辆坦克和二十多辆装甲车将「白虎团」团部围得严严实实。
怎么办?
正当杨育才犯愁时,一名出门小便的南朝鲜军官撞到了杨育才的枪口上。
志愿军战士没费吹灰之力便抓了这个「舌头」。
在杨育才的教育诱导下,或许也有战士们手中闪着寒光的匕首的作用,这位上尉军官答应给杨育才他们当向导。
于是,由这个上尉军官引路,杨育才等12人大摇大摆走向「白虎团」团部,一路畅通无阻。
最后,杨育才他们顺利闯进「白虎团」团部,除「白虎团」团长崔喜寅和「首都师」副师长侥幸跳窗逃脱外,其余七十余人全部被歼。
撤离「白虎团」团部时,杨育才顺手扯下绣着一只白色虎头的军旗。
这就是「奇袭白虎团」的传奇故事。
这个传奇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京剧、电影,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和喜爱。
杨育才他们端了「白虎团」团部,把二青洞搅了个天翻地覆,还觉得不过瘾。
他们又一把火点燃了「白虎团」团部附近的油库、弹药库,然后全身而退,12名指战员无一伤亡。
在首日、首战告捷后,志愿军一鼓作气,接连攻克南朝鲜军阵地。
有人也许会问,志愿军痛打李承晚军,美国军队就不闻不问、见死不救吗?
事实上,美军有一个师担负协助作战的任务。
或许是「隔岸观火」,也或许是「幸灾乐祸」,战斗打响之后,美军这个师却一度按兵不动。
直到李承晚军全面败退,殃及这支协助作战的美国部队时,他们才不得已加入了战斗。
不过,此时的志愿军已经不像刚刚入朝参战时那般「寒酸」,志愿军不但在兵力、士气上占优势,武器也换成了清一色的「苏联造」,弹药也非常充足。
这里特别提一下,金城战役是志愿军最「奢侈」的一仗。
其中,「喀秋莎」在这场战役中大显神通,长期被美军火力压着打的志愿军将士大呼过瘾!
炮兵第21师是我军入朝参战的唯一一支「喀秋莎火箭炮」部队,其前身是四野第48军143师。
入朝第一战,「喀秋莎」就在后洞迎战美军第七师。
在很短时间内,24辆「喀秋莎」战车便将384枚火箭弹打向了美军阵地,火焰覆盖了美军两个营的阵地,美军700多人葬身火海。
入朝第二战,「喀秋莎」给予美军骑兵一师迎头痛击,美军死伤无数。
这个美军骑兵一师正是志愿军第九兵团的「老冤家」。
上甘岭之战,「喀秋莎」火箭炮再显神威;
金城之战则是「喀秋莎」火箭炮的谢幕之战。
在金城反击战中,志愿军集中了五个「喀秋莎」炮团,一共进行了69次齐射。
「喀秋莎」惊人的摧毁能力彻底打垮了美军和李承晚军最后的信心。
因此,即便有美军参战,也不可能阻挡得了所向披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仅用了15天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志愿军不仅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歼敌数量达到5.3万余人,李承晚最精锐的4个师几乎被全歼。
知道自己胜利无望,美军及李承晚军最终只得再次提出罢兵休战。
「金城战役」让美国彻底见识到了中国志愿军的实力,让他们再也没有挽回败局的奢望。
1953年7月27日凌晨,金城战役正式结束几个小时后,美韩两国代表便老老实实地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美国远东军司令克拉克后来感慨道:「我遗憾地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司令官。」
后来有人评价,在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之际,毛主席毅然决定再调6个军入朝,这是毛主席「痛打落水狗」,并再次震慑美国的神来之笔。
「金城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主要打击对象是李承晚军。
对付李承晚军,志愿军使出了几乎最好的武器,打出了最多的炮弹,显然,这是典型的「杀鸡用牛刀」。
然而,在「痛打」李承晚这条「落水狗」的同时,金城战役无疑起到了「杀鸡儆猴」的功效。
另外,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我军在相当长时间内将不再有这样真刀真枪的现代战争「练兵场」。
因此,毛主席把这次宝贵的「实兵演练」机会给了那6个军。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锤炼部队,在战争中培养和发现拥有实战经验、亲历现代战争的军事人才。
这是我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之一。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正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让美国侵略者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中国人民志愿军也用铁一般的拳头告诉一切敢于来犯之敌,中国「惹不得」,中国军队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