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甘肃武威的满族简史

2023-12-07历史

清朝初期,为了长治久安,便将满洲八旗兵分派各地驻防。乾隆二年(1737)为旗兵驻防所需,在甘肃武威城东北二里许,修筑满城一座(称新城)。派驻凉州防地官兵4000人,自此武威始有满族。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命驻防凉州的旗兵携眷移驻新疆伊犁,次年西安满州兵2000人移驻凉州、庄浪,凉州设副都统1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又拨天津水师营兵1000名补凉州兵额。驻防旗人有严格纪律,官兵和眷属不得随便出城,有事告假外出,不得离城20里,擅离营地者,便以逃旗论处。 清廷规定:八旗兵丁不准务农,不准经商,不许学习其它技艺。由此而养成旗人子弟坐享其成,靠「皇粮」生活的依赖性。平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走兔放鹰,养鸟斗鸡。

辛亥革命后,旗人成为不会种地,不会经商,缺乏谋生能力的流浪汉,有的甚至以乞讨为生。 民国成立以后,1914年撤销满洲军营。同年3月,武威成立了所谓「处理旗人工作善后局」,给每个旗兵发银40两,作为「生计银子」,令其自谋生路。1916年,甘肃省政府给旗人划拨了一部分土地(肃南皇城滩和古浪横梁山一带),以务农谋生。由于旗人缺乏劳动技能和艰苦创业意识,陷入困窘境地。为了生存,出卖家业,拆毁营房出售木料者甚多。

民国16年(1927)4月23日,武威发生8级大地震,住在满城的满族,由于房屋连片,人口集中,损失特别严重。压死压伤者十之五六,有的住户全家丧命,满城内房屋夷为一片废墟。 民国24年(1935),马步青强占满城,作为军营,迫使全部旗人搬出满城,散居城乡,住在城外。

民国33年(1944),满族人自发成立了「武威旗民同乡会」。次年改为「武威满族农业生产促进会」,省政府将皇城滩、横梁山一部分土地及牧场拨给武威满族人民。但后又被个别上层分子所把持,出租给当地汉、藏人耕种,收回的租粮又被上层分子克扣,而大部分满族人,生活仍无保证。

满族在武威有悠久的历史,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通过彼此接触和影响,基本上与汉族融为一体。清初清廷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乾隆以后,这一禁令被打破,到清代末期,满汉通婚者日渐增多。由于长期和汉人共处,耳潘目染,满族很自然接受汉语和汉文化。「旗人习汉书,入汉俗,渐忘满洲旧制」,虽引起清政府的忧虑,但已无法挽回。

满、汉人民不仅语言相通,而且在某些风情习俗方面也与汉人相近。 武威满族在长期的汉化过程中,也还保留了一些他们特有的风情习俗。如在服饰方面,女着直简旗袍、穿绣花鞋;男头戴西瓜皮纹小帽,穿双鼻梁布鞋。在膳食和烹调方面还保留了一些独特的技艺;另外满族禁吃圆蹄牲畜肉和狗肉;新生男孩后,产房门上挂弓箭,希望长大之后,成为保卫疆土的勇士。

1951年春节,武威县人民政府给满族每人发粮25斤,以示优待。土地改革运动中,新城村的42户满族,有40户是贫雇农,分得土地126亩,其它生产资料多种,第一次成为有土地的农民。以后在参军参干方面,对满族也多加照顾。

建国后至1958年,先后安置26户中的34人参加了工作。目前武威地、市两级事、企业单位都有满族干部。有的成为乡、镇、市人民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改革开放以后,满族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种植经济作物的新城村人均年收入均在千元以上。为了团结教育城乡满族群众,增进友谊,使满族尽快脱贫致富,根据满族群众的要求,1988年12月11日,成立了武威市满族联谊会,制定了章程,并协商推选出联谊会的组成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