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红安走出来的6位开国上将,各自的发展如何

2024-04-14历史

红安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红安走出来的6位开国上将。

1、韩先楚

韩先楚是湖北红安二程镇田店村人,1930年参加了游击队,后长期在红25军任职,与刘震是红25军中唯二的两个上将。1937年抗战爆发后,韩先楚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而后直接奔赴抗日战场,参加了此后的多次对日作战。

抗战胜利后,韩先楚被调往东北作战,后担任东野三纵司令员,在战场上韩先楚打出了「旋风司令」的称号,坐镇东北指挥的几任国民党军指挥官都称他是旋风司令。全军改编后,三纵改编为第40军,韩先楚继续担任军长,1949年4月出任第12兵团副司令员。

韩先楚

1950年,韩先楚亲率40、43两个军攻下海南岛,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先楚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入朝支援朝鲜人民作战,回国后韩先楚相继担任过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1952年韩先楚被评为副兵团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2、郭天民

郭天民是湖北红安杏花乡郭受九村人, 黄埔六期毕业,是陈赓大将的小学弟。1927年12月,郭天民参加了张太雷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退到海陆丰地区。红军时期,郭天民先后担任过独立第6师、独立第4师师长、红9军团参谋长、红四方面军司令部作战局局长等职。

抗战爆发后,郭天民担任中央军委作战局局长,之后到晋察冀军区工作,担任过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等职。

郭天民

抗战胜利后,郭天民开始仍然在晋察冀军区任职,1947年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1949年2月,郭天民调任第四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协助司令员陈赓指挥了渡江战役、湘赣战役、赣南战役等解放战争后期的诸多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郭天民担任过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院校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0年在广州病逝,终年65岁。

3、周纯全

周纯全是湖北红安雷家田村人,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反围攻作战,先后担任过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局长、红四军政治委员等职。在保卫局任上,周纯全听从张国焘的命令,逮捕了徐帅的妻子程训宣,也因此建国后徐帅与周纯全再也没有什么交集。

周纯全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纯全担任过陕北公学政治部主任、抗大第一分校副校长、校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二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长等职。1955年周纯全被授予上将军衔,198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4、陈锡联

陈锡联是湖北红安高桥陡山彭家村, 1929年14岁参加了陂安南游击队,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

红军时期,陈锡联历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副师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参与开辟了川陕苏区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陈锡联被任命为129师385旅769团团长,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此战是129师出征第一仗,收到了八路军总部的嘉奖。而后陈锡联历任第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太行军区第3分区司令员等职。

陈锡联

解放战争期间,陈锡联仍然在刘伯承元帅麾下作战,先后任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三兵团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庆解放后,陈锡联兼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和川东军区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调任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后兼任炮兵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年40岁。而后又任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上世纪70年代曾代替叶帅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1999年6月10日,陈锡联在北京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5岁。

5、谢富治

谢富治是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丰岗谢家垱村人, 1930年加入红军,谢富治也是一位政工将领,自参军后他先后担任过团政治处主任、红9军第26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苏区的反围攻作战。

谢富治

抗战时期,谢富治担任过386旅772团政治处主任、政委、385旅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谢富治曾一度与陈赓将军搭档,他们领导的陈谢大军成为中央的一支机动部队,1949年谢富治担任二野三兵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云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公安部部长等职,1972年在北京病逝,终年63岁。

6、王建安

王建安是湖北红安桃花区朱家垅村人, 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走上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战将,曾做到红4军政委一职。抗战时期王建安长期在山东地区抗日,为山东根据地的建设和抗日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建安留在华东地区作战,先后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1947年初王建安担任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8年担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副司令员,1949年初部队改编后王建安担任第七兵团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王建安于1952年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相继担任沈阳、济南、福州三个军区的副司令员以及中纪委常委等职。1956年王建安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上述六位红安籍的开国上将,以陈锡联将军的成就最高。除了他们以外,出自于红安七里坪镇秦罗庄的秦基伟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出自于红安二程镇桐柏王家大湾村的王诚汉将军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也被授予上将军衔。

开国中将中的王近山、刘飞、刘昌毅、李天焕、吴先恩、张天云、张仁初、胡奇才、徐深吉、徐斌洲、詹才芳等人也都出自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