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原外交部副部长,当过「洋顾问」李德的翻译,挺身而出保护王稼祥

2024-01-07历史

红军有一位「洋顾问」,名叫李德,李德不了解红军的实际情况,在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李德指挥红军与国民党部队硬碰硬,导致红军损失惨重,第五次反「围剿」也以失败告终。遵义会议解除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自此之后,李德不再指挥红军作战。

李德是德国人,懂俄语,不懂汉语,他到中国后,组织为他配备了一名翻译,双方用俄语交流。李德的翻译名叫伍修权,也是一位老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伍修权担任了外交部副部长以及中联部副部长等职务。那么,伍修权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伍修权出生于1908年,湖北人。青少年时期的伍修权在读书过程中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兴趣,1923年,伍修权加入了共青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5年,伍修权被派到苏联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也是这段时期,伍修权熟练地掌握了俄语。

1931年,国内革命陷入低潮,但伍修权不畏艰险,毅然决然地决定回到国内。回国后,伍修权转为正式党员,不久后,他被派到中央苏区,参与编写了我军早期的军事教材,同时也参加了第三与第四次反「围剿」。

1933年,伍修权成为「洋顾问」李德的翻译,在这之后,伍修权经历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长征过程中,他还列席参加了遵义会议,见证了红军转危为安的历史时刻。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伍修权先后活跃在西北与东北,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和第一所海军学校,为我军的空军与海军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伍修权进入外交部门工作,并在1950年担任了外交部副部长。1958年,伍修权又被调到中联部,担任中联部副部长,继续从事外事工作。当时担任中联部部长的是王稼祥,1962年,王稼祥写信提出了「三和一少」的建议,伍修权也非常支持王稼祥的建议,认为这项建议对国家有利。

然而,当时一直想插手中联部工作的康生却故意歪曲「三和一少」,尤其是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康生持续迫害王稼祥,1967年,康生甚至把「三和一少」发展为「三降一灭」,使得王稼祥屡遭批斗。

此时伍修权挺身而出,出面保护王稼祥,阻止造反派对王稼祥的批斗。然而,康生又站出来,把斗争的矛头引到了伍修权的身上。在康生的策划下,首都大专院校的「红代会」等造反组织进驻中联部,召开批斗伍修权的大会,把中联部的工作搞得乱七八糟。

康生极其聪明,看到伍修权挺身而出保护王稼祥后,他就让王稼祥写伍修权的材料。王稼祥客观公正地写了一份材料,康生看后极其不满,他多次要求王稼祥重新写,王稼祥顶住了压力,没有说任何违心的话。但即便如此,伍修权也饱受迫害,被关押了八年时间,直到1975年才恢复自由。

复出之后,伍修权担任了副总参谋长,主要分管情报和外事工作。在这之后,伍修权还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副庭长等职务,参与审判了「四人帮」,并圆满完成了中央交代的任务,促使「两案」得到公平公正的审判。

1982年,伍修权进入中顾委,担任了中顾委常委,同时,他也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作用,致力于改革开放时期祖国的建设事业。晚年的伍修权主要生活在北京,于1997年因病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