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生命走到尽头,面临垂危之际,我恳请你们不要对我进行无谓的抢救。那不过是让生命多延续几日,对我而言,这样的日子已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邓颖超晚年在遗嘱中明确表示支持安乐死,并且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阐述过这一观点。请注意,虽然安乐死这一议题在某些文化和法律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但上述句子的核心观点是邓颖超支持安乐死,这是符合事实且客观的表述。
为什么邓颖超会提出这样的期望呢?最终,她的这个愿望有没有如愿以偿呢?
【邓颖超提出安乐死】
邓颖超的「安乐死」想法深受周总理的影响。
周总理在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后,每天都勇敢地与疾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在他生命的最后三个月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痛苦与折磨,但他依然坚强地面对,直到最后一刻。
邓颖超始终陪伴在周恩来身边,亲眼目睹了他的病痛与挣扎,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与疼惜。医疗团队全力以赴,只为延长周总理的宝贵时光,然而,尽管他们能够暂时稳定病情,却无法真正为他驱散那份难以言喻的痛苦。
在1976年的那个寒冷的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煎熬后,最终还是静静地告别了这个世界。面对这样的离别,邓颖超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痛,但或许,在深深的哀伤之中,她也感受到了一丝解脱和平静。
之后,邓颖超女士感慨道:「他承受了太多苦难,或许解脱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我深知自己并无权做出这样的决定。」
尽管邓颖超与周总理是夫妻,但周总理是全体人民的公仆。任何人若提议放弃对周总理的治疗,那便是对人民的不忠与背叛。周总理的生命,不是仅仅为他自己而延续,而是为了亿万人民的福祉而燃烧。他活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为人民谋福祉。
在观察和学习周总理的处事态度后,邓颖超深刻体会到了「适时放手」的智慧,她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将来若是面临相似的情境,我绝不愿承受那份无谓的煎熬,会果断选择不再坚持无谓的治疗。
在1982年的那个夏日七月,邓颖超亲切地把自己的侄儿侄女召唤到家中,以一种非常认真的态度对他们说:「将来若有那么一天,我若不幸患上重病,你们一定要记得,千万别急着抢救我。不必去花费那些宝贵的药物和大家的精力,毕竟,就算真的抢救过来了,也不过是让我多受一两天的苦,同时医生和你们也会跟着我受累,这样的努力,其实并不值得。」
没过多久,邓颖超再次向中央递交了一份深思熟虑的遗愿书,其中表达了她希望在生命垂危之际,能够遵循「重病不施救,选择安详离世」的意愿。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一愿望,却并非易事,它伴随着诸多挑战与难题。
【邓颖超的几次请求】
在1988年的一月里,有位医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聊起了「安乐死」这个话题,这让邓颖超女士深感共鸣。她随后亲笔给电台写了一封信,信中她表达了对安乐死的强烈赞同和支持。她提到,其实早在几年前,她就已经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如果未来自己病重到无法挽回生命的阶段,不希望再通过延长寿命的医疗手段来强行挽留,而是希望家人和医生能够尊重她的选择,让她平静地离开。
邓颖超以她独特的方式,深入参与了对「安乐死」议题的探讨。
在1989年的金秋十月,也就是10月16日那一天,邓颖超女士又一次通过她的秘书,向党中央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愿望——关于「安乐死」的考虑。然而,遗憾的是,这份深情的呼吁仿佛石沉大海,迟迟没有等来回应的涟漪。
在1991年的那个艰难时刻,邓颖超女士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当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显得格外虚弱。她轻声细语,近乎呢喃地说:「别再为我费心抢救了……」这句话里,饱含着对生活的淡然与对命运的接纳。
然而,不论是身穿白袍的医生,还是身居要职的领导,都未曾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大家纷纷向邓颖超传递着温暖的力量:「面对病魔的挑战,我们更需要拿出那股子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劲儿来!」
邓颖超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坚定地说:「看来,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面对这些挑战,共同奋斗了。」
吴蔚然医生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或许我们可以为邓大姐进行一项手术,帮她建立一个‘胃造瘘’,这样一来,她的生命或许能再延长一两年。」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手术最终圆满成功,为邓颖超的生命延长了一年多的宝贵时光。然而,到了1992年7月1日,邓颖超的病情突然恶化,再次陷入了危急之中。
邓颖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已十分虚弱,她温柔地表达:「不必再为我进行无谓的救治了,让我平静地离开吧。我常听人说‘活着总比死去好’,但我内心并不认同。我认为,真正的生命价值在于健康地生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而我现在,只能无助地躺在病榻上,无法再为社会效力,反而成了大家的负担,这样的生存对我来说,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尽管医生们竭尽全力,进行了各种治疗尝试,但遗憾的是,这次他们没能成功挽救她的生命。
【未能实现的遗嘱】
就在离世前的一个月,邓颖超温柔地唤来了陪伴自己多年的秘书,眼含深情地说:「咱们共事二十多个年头了,你对我知根知底。现在,我有些心里话想和你分享。」
秘书亲切地对那位女士说:「大姐,有什么事情想和我聊聊吗?尽管开口。」
邓颖超以温婉的语气问道:「我现在的时光可能比较有限了,我只想再确认一下,你是否已经将我的事情向中央进行了汇报?还有,我的遗嘱是否已经妥善地交给了中央呢?」
秘书告诉我:「其实,您的遗嘱内容我们早已呈交给中央了,简单来说,就是不希望有任何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不赞成进行无谓的抢救行动。」
邓颖超微笑着表示:「这样我就安心了。」
秘书带着一丝玩笑的口吻说:「大姐,您总是提起‘死’这个字眼,是不是心里有点担心它呢?」
邓颖超坚定地回应说:「我何曾畏惧过死亡?无论是过去与敌人斗争,还是现在面对疾病的挑战,我从未退缩。我只是想说,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我已步入晚年,身体的种种变化不过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与外力无关,而是生命自然老化的结果。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再怎么修理也难以恢复如初,何必再耗费宝贵的资源去徒劳无功呢?」
邓颖超很早之前就在遗嘱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希望「安乐死」的意愿,这个决定十年来始终如一,未曾有过丝毫动摇。然而,中央和医疗团队始终坚守岗位,从未放弃过对她生命的全力救治,希望能够为她争取到更多的生机与希望。
事实上,邓颖超女士生前所留的遗嘱,直到她离世那一刻也未能得以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为她做出「安乐死」的决定。或许在邓颖超女士的心中,她早已预见到,这样的请求很难得到中央的批准。
邓颖超女士的选择,并非仅出于避免个人苦楚的考量,她内心深处一直怀揣着一个愿望,那就是能成为推动安乐死合法化进程中的一位「先行者」。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梦想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至今,"安乐死"这一议题依旧在社会舆论中引起广泛的争议与探讨,它超越了简单选择的范畴,实则是一场触及社会根基的深刻变革。由于众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作祟,推动安乐死合法化的进程可谓步履维艰,面临着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对于病人自己,死亡可能意味着一种释放,但对于深爱着他的家人而言,每多一秒的陪伴都无比珍贵。选择安乐死,尽管可能是出于病人的愿望,却往往会让家人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和非议。
另一方面,如果安乐死被立法,它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想象一下,有些父母即使身体健康,也可能出于不想成为子女负担的考虑而选择安乐死。而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孝顺的子女,他们可能会利用安乐死这一手段来逃避照顾和赡养年迈父母的责任。这样的现象,无疑会对社会伦理和亲情关系造成深远的影响。
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安乐死的看法吧,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