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逆转「早癌」有办法!5味药,药食两用,补虚排湿热,远离癌变!

2024-06-26养生

俗话说:十个人,九个脾虚,七个胃病。

因为,一日三餐靠的不仅是一张嘴, 最重要是脾胃

本期, 陈立加教授 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固护脾胃,以及如何防治已有的脾胃问题往癌症方面发展的一些心得。

1

寻常症状背后的不寻常疾病

毋庸置疑,很多人得病而不自知。比如下面的这些症状,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两三个。

● 上腹部不适

● 饱胀

● 疼痛

● 食欲不振

● 嗳气、反酸、恶心

● 口苦

可怕的是,这些看上去并不严重的寻常问题 ,可能会发展为 「癌」

胃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位列前五的癌症。它的发展轨迹是: 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这是目前公认的胃癌发展演变模式。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阻断胃癌癌前病变的进展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节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陈立加教授 ,于岭南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载,善于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辅助技术诊治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方面经验丰富。

临床中,陈立加教授最常接触的,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的患者。因为往往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才开始意识到需重视。

2

脾胃运纳失司治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下简称「CAG」),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 或) 假幽门腺化生均属于 胃癌前疾病 ,而 CAG 伴异型增生 ( 上皮内瘤变) 则被列为 胃癌癌前病变 ,距离胃癌只有「一步之遥」了。

前面提到的脾胃方面的不适症状,其实是CAG 的主要临床表现。看似平常,实质危险性很强。

从中医的角度,陈教授认为该病是因为脾胃运纳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所致。

● 血不足,则胃络失养;

● 气不足,无力行血,则易胃络瘀阻;

● 正气不足,源于脾胃气虚,防御功能下降。

这三点,导致胃更易感受病邪,无力祛邪,致使病邪久伏,病情加重或迁延,日久生变。

3

5味药

治病保健皆可

CAG患者,本虚标实,以脾胃气虚为主,以血瘀为要,又兼夹气滞、湿阻 等。岭南地区的患者,由于岭南气候潮湿炎热,地热熏蒸,因此证型上多兼湿热。

所以在治疗上,主要从三点入手:

1.健脾益气、固本培源为主

2.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要

3.清热利湿、理气和胃为辅

在陈立加教授的临床治疗中,有几种药物较为常用:

1.太子参

多个临床研究提示, 脾胃气虚证 是 CAG 人群中最主要证候类型。

因此在治疗之中,补气药是少不了的,比如人参。它具有大补元气之功,为补脾气之要药,但其药性偏温燥, 不适于岭南人群湿热体质

同时,部分 CAG 患者发展到 疾病后期常常出现气阴两虚之象,人参温燥易伤胃阴。因此, 太子参更适合岭南地区人群。

2.白术

白术甘温归脾胃经, 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被誉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水煎液能调整胃肠道运动、修复胃肠道黏膜损伤等作用。

3.丹参

胃气虚基础上出现瘀血阻滞是导致 CAG出现异型增生的关键病机。因此,在 CAG 伴异型增生 的治疗在健脾益气的同时,需兼顾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以达到气血充盈使胃体得到荣养、胃络通畅功能恢复的目的。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主入血分,功善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为治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要药 ,【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 。

药理研究提示丹参提取物可以改善微循环、促进血管再生等作用。

4.茯苓

岭南土卑地薄,气候潮湿炎热,该地区人群得病易兼湿热。另一方面,幽门螺杆菌( 后简称「Hp」) 感染是 CAG 最重要的病因。

而根据临床观察,Hp感染者多见舌苔黄厚腻,多有湿热表现 。因此,清利湿热的药物就少不了。

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祛湿而不伤正气。药理研究表明茯苓提取物具有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5.蒲公英

不过茯苓药性重在渗湿,要有清热之力还需蒲公英助力。

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善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该药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

故陈立加教授在临床上常用茯苓与蒲公英配伍 ,清热利湿,且蒲公英可巩固抗幽门螺杆菌的功效。

此外,本土的一些中药材也更适合本土患者,比如砂仁、陈皮。砂仁 善化湿醒脾开胃,「为醒脾调胃之要药」;陈皮 燥湿化痰,是治脾胃气滞、湿阻之脘腹胀满之佳品。

上述几味药物,既是治疗的良药,更是日常保健的佳品,治疗可找陈立加教授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日常保健可以用于食疗,辅助治疗;而平素脾胃虚弱者,亦可用作食疗、茶饮,以防伏邪。

2个适合岭南人护脾胃的食疗:

脾胃气虚者: 新四君子汤

【材料】 太子参2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陈皮3克。


【功效】 健脾祛湿、益气健胃。

脾胃湿热者: 蒲公英茯苓茶

【材料】 蒲公英10克,茯苓15克,煮水代茶饮。

【功效】 清利湿热。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