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中医「在骨守骨」理论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哪些好处?治疗效果如何?

2023-12-09养生

膝骨关节炎属于西医学译名,我国现存文献中并未记载此类病名,但根据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古代文献论述颇多,可以被归属为「痹症」的范围。

如早于【素问·骨空论】就有「膝痛不可屈伸」描述。 唐·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在针灸部分列有「膝病」,曰:「两膝挛痛,引肋拘急……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列有「膝肿」「脚膝痛」。

明清医家对膝痹的研究更加深入,论述亦更为详细。如明·朱楠【普济方】在针灸部分也论有「膝肿痛」「膝肿」等论述。 现代娄多峰最早提出膝痹之名,娄玉铃在【中国风湿病学】首次通过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角度来完善「膝痹」理法。

中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是指由于「虚」、「邪」或「癖」而致的膝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痹症】称久痹:「必有湿痰败血,癖滞经络。」这些均说明痹久入络可形成痰癖,证明痰癖是在膝痹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影响因素。

故曰痹证日久,则痰癖必生。总结膝痹的发病过程,患者自身的气虚亦可致气滞血癖、脏腑虚损,使痰癖等病理产物形成,痰癖交结阻滞经脉伤及气血阴阳,终发为痹病。 久站久行、外伤劳损造成膝骨慢性损伤、负担过重,出现气滞血癖痰浊癖血癖滞于膝骨,发为膝痹。

外邪久滞筋骨,癖邪不去,膝部经脉闭阻,诱发膝痹。主要原因为气血肝肾亏虚、外邪侵犯、外力劳损等,其基本病机为膝骨筋脉骨肉失养、外邪癖滞。 关节变形、疼痛、肿胀等症状较为常见,痰癖交杂,导致筋脉癖阻,气血亏虚,故临床中多见痰癖阻络型膝骨关节炎。

治疗理论依据

「在骨守骨」最早于【黄帝内经】中被提及,首次见于【灵枢·终始篇】:「在骨守骨,在筋守筋」,提示根据疾病的定位不同选择不同针刺深度,若病位在骨需要针刺至骨及骨缘。 西晋时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针道始终篇】在此基础上亦提出「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亦指出治病首先区分病位在筋在骨,说明治疗的深度应该根据疾病的部位有所侧重,针对疾病的不同部位进行精准的定位治疗 ,而痰癖阻络型KOA从中医角度上分析,病位上属「骨痹」范畴,因此针刺至骨面上,恢复骨骼之间最佳的应力姿态来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在骨守骨」,何为「骨」,要认识「骨病」,需要对前人的论述有所了解。【灵枢·经脉】:「骨为干」,指出骨为人体支柱,发挥支点、支撑与实施动作的作用。 「在骨守骨」不仅仅是现代解剖名词骨骼的含义,骨骼、骨骼表面覆盖的骨膜及骨膜中包含的血管、神经均包括于「骨」中。

骨面、骨缘、骨突等解剖结构上多附着肌肉、肌键、韧带等软组织的起止点及支撑点,成骨器官上覆盖纤维和血管膜组成的骨膜组织 ,通过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因此骨面上软组织附着点及骨膜上结合点成为损伤多发、易发的部位。

而病在「骨」症状可表现为关节疼痛、变形、屈伸不利、肿胀等,其治应当守「骨」。 【素问·针解】曰二「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素问·调经论】曰:「病在骨,调之骨」。

人体具有多个组织层次,根据不同的病变及位置,选择适合的针刺程度,病变部位在骨骼上,应针刺至骨。 【灵枢·官针】:「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骨所」,「输刺者,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

隋代杨上善【太素·五刺】「依于输穴,深内至骨以去骨痹,故曰输刺也。」短刺与输刺属于逐渐深入针刺直至骨面,用于治疗骨痹具有较佳效果。 明·【针灸问对·三才法】:「刺至筋骨之间,号曰地才」,表明骨与骨面上附着的骨膜、神经、血管在三才中归属于地。

通过文献记载发现对于古代医家对于病位较深的骨痹多使用深刺法 ,针刺层次多抵达骨面,进针后以「上下摩骨」「至骨」「悴针药熨」「刺骨髓」等不同形式进行骨膜刺激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观察总结触骨针法,经过临床验证得出至骨针法,针对治疗骨病,通过直刺、斜刺、飞针等手法将针尖或者针身触及骨面 ,以痛为锚点,通过针尖刺激骨面或者针身磨骨的方式,松解病灶点粘连、卡压,治疗急慢性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病症可起到较好的疗效。

认为针刺骨膜主要是为了穿透骨面结节,纠正病变部位的失衡状态,起到治疗效果。 至骨有抵达、触碰、接触的意思,主要指针尖或者针身触碰骨膜。

基于「在骨守骨」理论针刺至骨则是通过这种深刺到达骨面的手法来起到治疗病变部位的目的,对输刺、短刺的总结与归纳,治疗手法为针尖或针身贴骨 ,刺激骨骼表面的突起或凹陷松解骨面上的结点,对肌肉牵拉力进行纠正、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起到解痉止痛的作用。

与现代的的骨膜刺激疗法、骨减压术有相似之处, 两者的作用机理为通过刺激骨膜上的神经与血管产生活性物质及释放骨内压来建立侧支循环来起到降低骨内高压的作用,最终目的均为减缓痛感。

基于「在骨守骨」理论针刺至骨主要是将针尖或者针身抵达骨面刺激骨膜发挥作用。 骨膜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覆着于关节面以外的骨质表面,同时延伸纤维束至骨质内,并且周边肌键、韧带的附着点亦与骨膜相兼。

刺激骨膜促进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新的骨质和破坏修复已存在骨质,对骨质的修复起到重大作用。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减退,因此骨的修复能力也减弱,故通过针刺骨膜进一步加快骨膜循环,促进细胞分化达到修复效果。

骨膜上密布毛细血管,针刺骨膜可刺破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调整局部微循环起到镇痛效果。 慢性疼痛综合症主要是由皮肤、肌肉或神经血管中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异常,易引起免疫复合物和结晶体的沉积、抗凝溶栓及扩张微小经脉。

针刺骨膜可以改善微循环,起到循环灌注的效果,促进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的再生,促使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恢复,清除炎症介质。 现代研究还发现骨膜组织属于压力感受器,通过针刺刺激形成骨膜区压力,产生压力波生成冲击电效应。

当冲击波进入骨骼组织,会产生拉应力与压应力,拉应力起到松解组织、促进微循环作用;压应力造成细胞变形发挥增加细胞摄氧的功效。 低能量的冲击可以刺激骨质生成,对骨质起到撞击效应,释放高温与高压造成微射流产生空化效应,有利于疏通阻滞的微细血管。

针刺骨膜可以使针感更加强烈,发挥收缩平滑肌的作用,诱发机体神经反射及神经应激反应,达到镇痛的效果。 针刺骨面神经解除神经的紧张状态,减少神经炎症水肿,降低神经张力,通过神经纤维将兴奋传递至大脑,最后达到恢复神经功能的效果。

骨膜针刺刺激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重构的基础上, 促使刺激信号持续存在一段时间,进一步加强镇痛的效果。

针刺至骨面可以刺激骨膜及深层筋膜,骨膜上包括有多种感受器,针刺骨膜传导信号至神经轴突中有髓鞘的神经纤维,通过脊髓背根神经节上行至丘脑的特异性感觉核群 ,投射到大脑灰质中央后回处,激活伤害感受器。

由感受器向神经传递正向动作电位,降低伤害感受器的兴奋性 ,降低外周痛觉信号向中枢的传递,通过抑制疼痛神经元而产生持续性镇痛的效果。

骨面针刺可以在骨上形成减压孔,孔上生成新的血管促进静脉回流 ,增加了骨内外的血流通道,破坏了骨内高压,促使骨质达到「动态平衡」,可以自我调节并适应自身力学改变。

基于「在骨守骨」理论针刺至骨主要治疗原理是修复减压、活血止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贯穿对骨膜表面的刺激。 针刺效果与针刺深度息息相关,针刺信号可以透过浅层皮肤、皮下组织、深层肌肉直至骨膜,起到扩大刺激面、增加刺激量效果。

众多研究发现针刺深浅刺激会影响针刺的效应, 深刺疗效优于浅刺,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加深刺激至骨面上,疗效是否更佳。

基于「在骨守骨」理论针刺至骨的现代研究

运用骨膜刺法针刺头皮可以有效的治疗原发性失眠。运用印堂骨膜针刺结合「老十针」对于慢性失眠疗效颇佳。 认为改良火针刺骨合刺血拔罐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气滞血癖型慢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

刺骨术联合小针刀对膝关节骨质增生获得较好效果,针刀联合刺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评分,改善生活质量。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针灸治疗KOA效果显著,术式与取穴关系分析表明,针刺至骨的治愈率最高。

内膝眼、犊鼻: 为膝关节最常见的压痛点,亦是膝气血汇聚之处,是膝痹使用率最高的选穴。【备急千金要方】曰:「膝眼穴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

位于骸韧带两侧凹陷中,周围分布隐神经骸下支、股外侧皮神经分支、胖总神经分支, 二穴可以有效的发挥近治作用,通过针刺关节囊、刺激神经,改善膝关节的炎症反应及供血,最终起到镇痛效果。

血海、梁丘、足三里: 脾胃主气血,为后天之本,可有效的滋润筋骨。 血海处于股四头肌内侧,为脾经生化之血汇聚之处,起到补血活血的效果。梁丘处于股外侧肌与股直肌之间,属胃经都穴,除了通经活络,还能发挥阳经都穴多治痛的作用。

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发挥补益正气的作用腑阴阳配合。 梁丘处于股外侧肌与股直肌键之间三穴合作,脏血海处于股内侧肌隆起处,同时刺激可以刺激肌肉收缩蛋白,协调膝关节周围主动肌与拮抗剂的平衡提高膝关节稳定性,进一步加强肌力提高膝关节生理活动功能。

阴陵泉、公孙、丰隆: 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具有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的作用,脾湿则水湿内停生痰浊,痰浊阻滞,气血不畅而血癖,故阴陵泉是治疗痰湿病理产物的要穴 。明·楼英【医学纲目】曰:「风痰头痛,丰隆五分,」指出丰隆为治痰要穴。

丰隆为足阳明经络穴,别走足太阴经。 针刺丰隆调动脾胃气机、中土得运,故湿痰自化。公孙为八脉交会穴,调动脾脏功能,输送气血于全身,通利气血起到通气活血解癖效果,同时通于冲脉,配合丰隆健脾化痰治痰滞效果最佳。

痰癖阻络型膝骨关节炎病位在膝,病机为正气不足、痰癖入里癖滞经络输穴除了近治作用 ,还应激活人体脾胃正气,同时发挥去癖化痰的的作用,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临床中,「在骨守骨」是对针灸临床医师操作的指导,是一种直接深达骨层治疗骨痹的操作手法。 然而,是不是在针刺过程中每个穴位都要达到骨层,针刺在骨后患者疼痛感较强问题怎么解决,与其他针刺相对应的动针手法是否有所区别。

故认为在今后有关「在骨守骨」的研究中应考虑各个方面的相关因素,从每个层面着手考虑影响「在骨守骨」的操作方法。对比临床试验更为客观,在人类医学研究中起到基石的作用,可以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增加基础研究分量,从而进一步推动针灸手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