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十胃九寒,冬天寒上加寒!5个宝物搞定老寒胃,厨房就有,超简单

2023-12-18养生

每天冬天,都是胃病的高发的季节。

因为十个胃病九个寒,冬天寒上加寒!

本期邀请消化科的 贺娟主任 为大家讲讲一些护胃暖胃的小技巧。

01

你的胃「寒」吗?

根据临床的情况,胃偏寒的人都有8个特点:

  • 舌苔白、面色偏白;
  • 口淡、食欲不振;
  • 严重时会清流口水;
  • 喜欢喝温水,喜吃煎炸脆口之食;
  • 大便不成形,一吃生冷就便溏;
  • 夏天热,吹着空调却手脚冰凉;
  • 冬天四肢不温,被窝里也暖不了;
  • 胃一饿就隐痛;
  • 女性还可能会痛经明显。
  • 02

    胃最怕的3件事

    1.吃得寒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胃寒也是一天天累积而来的。三个月内没喝过冷饮的可以大方在留言区举手;正在减肥的,节食或以沙拉蔬果为食的为数不少。

    2.穿得寒

    天气冷了,一大群冷美人就会上线;加上近两年流行的露脐露腰装,寒气从外面往体内钻,部分栖居在胃里,就会加重脾胃的寒湿,影响脾胃运化。

    3.动得少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人体的活动只要稍微大点,就会全身热乎起来;而相反,人活得像「冬眠」了一样,气血运行就会缓慢,日子久了就会出现寒凝血瘀了。

    03

    胃寒分虚实

    寒的反义词是温/热/暖,所以要制约胃部的寒气,当然是温以暖之。而在方法上,自然是很多的。

    胃寒分实寒和虚寒,结合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思路。

    1.胃实寒

    因一时贪食寒凉冷食、腹部受冷吹风等,让寒邪入侵到了胃部,引起短时性的腹泻、胃痛,这种多是「实寒」。

    表现为胃脘部冷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口吐清水,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四肢冰凉、怕冷等。

    2.胃虚寒

    实寒易祛,虚寒难缠。那些长期喝冷饮,吃冷食的人,容易损伤胃阳,形成虚寒的表现。

    胃阳确实受伤了,阴阳平衡被打破,表现出「胃里阳气不够」,这种是「虚寒」,症状方面会表现为腹胀、怕冷、食欲减退、打嗝、返吐酸水的症状。

    对于这类胃阳虚明显的患者,若已有明显不适,一般需要医生诊治调理,以免长期引起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食道反流等疾病。

    04

    5个宝贝,以食养胃

    在我们的厨房中常备的一些物料中,就有很多养胃的宝贝,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其中的5个。

    1.生姜

    很多人都知道,生姜应该是毫无悬念的一个。它可以温中散寒、止痛止呕,无论实寒还是虚寒,都是非常有用的。

    2.葱白

    【本草经疏】有言:"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其中葱白部分药效尤佳。

    3.紫苏

    大家蒸鱼、烹调海鲜,喜欢用紫苏,香香的,还能解鱼虾毒,其实它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4.花椒

    用以调味的花椒,麻辣辛香,自然也是驱寒的高手。【中国药典】中说它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

    5.胡椒

    胡椒也算是使用率较为高频的调料之一,它可以温中散寒,下气,消痰。长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其实在我们的厨房中,还有很多具有驱寒除湿的好东西,比如小茴香、草豆蔻、桂皮、肉豆蔻等等,大多具有散寒祛湿的作用,好好加以利用,就不用医生开药方了。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养胃的小妙招,以食养胃:

    生姜葱白红糖水

    材料:生姜20克、葱白10克,红糖少许。

    胡椒猪肚汤

    材料:胡椒10克,党参20克,红枣(去核)4颗,生姜3片,猪肚1个。

    做法:把猪肚用盐等清洗干净,焯水后待用;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熬煮1~1.5小时左右,调味食用。

    紫苏生姜茶

    材料:鲜紫苏叶:5克 生姜10克,煮水代茶饮。

    中药热敷包

    材料:粗盐500克,花椒30克,生姜30克,较宽松的布袋1个。

    做法:把所有材料放入锅中炒热,放置到40°C左右,装入布袋中,系紧袋口。身体仰坐或平躺,把热敷包放于腹部位置,把内里物料在布袋中整理摊平,热敷15分钟左右,每天1次或隔天1次。

    注意:温度要以个人舒适为度,注意勿烫伤皮肤。后续热敷包可用微波炉加热,方便使用,但平时需注意防潮。

    以食养胃,还需要做到平日戒冷饮冷食,日常多选择性质偏温、平,以及有养脾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板栗、猴头菇、牛肉、羊肉等食物。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