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中医文化:中医手稿价值亿元,12.5万/100克的高价中药

2024-02-05养生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县人,生于1754年,卒年不详。嘉庆年间被选入太医院,任职九年,并曾在嘉庆皇帝五十寿辰时受到封赏,其父也获赠官职。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汪必昌离开太医院返回家乡,在临行前根据其所学写出【聊复集】一书,同年由京都琉璃厂韫宝斋刊刻而广为流传。2017年5月,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手稿重现天日,其中记载540种偏方秘方令人大开眼界。

中医手稿为何价值亿元

小王问:"谢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关于清代御医汪必昌的手稿【聊复集·怪症汇纂】。2017年的新闻报道说,其中记载了540种偏方秘方,估值高达2.1亿。我想请教谢老师,您对这个手稿有什么看法吗? "

张仲景邮票

张仲景邮票

汪必昌,字燕亭,清代歙县人,生于1754年,卒年不详。嘉庆年间被选入太医院,任职九年,并曾在嘉庆皇帝五十寿辰时受到封赏,其父也获赠官职。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汪必昌离开太医院返回家乡,在临行前根据其所学写出【聊复集】一书,同年由京都琉璃厂韫宝斋刊刻而广为流传。有专家表示:「当前某些疾病,中医西医都缺乏办法,我经过反复研究,感觉清嘉庆御医汪必昌【〈聊复集·怪症汇纂〉四种未刊稿本】内540种秘方偏方中,极可能找到解决方法。这点也许全世界都应该关注重视!」

谢老师略微合上手中的古籍,注视着小王的眼睛,深思熟虑后说道:"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小王。 【聊复集·怪症汇纂】是汪必昌在清代所著的医学经典,而这份未刊稿本的重现,无疑是中医界的一大宝藏。汪必昌,字燕亭,他在嘉庆年间被选入太医院,任职9年,是一位备受赏识的御医。 "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个手稿的重要性在哪里,谢老师?"

谢老师微笑着回答:"首先,这份手稿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清代的医学治疗方法和医疗体系。汪必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为今天的中医学提供宝贵的参考。 其次,这些偏方秘方,可能包含了一些传统医学中已失传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有所启发。 汪必昌晚年遗著【聊复集·怪症汇纂】等4种未刊稿本现世,分别为【怪证汇纂】、批注【陶氏杀车三十七槌法】、【针灸论】与【怪证方法】。其中【怪症方法】篇幅最大,占整个稿本的四分之三以上,收录御医整理的秘方偏方五百四十种,涉及各类疑难杂症,其中不乏「癌症」「肿瘤」「尿血吐血」、「消渴症」(糖尿病)、「中风瘫缓」和「白癜」等。 "

有媒体报道:晚清御医任锡庚的50种秘方在2007年时就拍出了200万元,平均每种秘方4万元。如今又过了10年,他预估,一般稿本手稿的价格都至少上涨了10倍,如果以每种秘方或偏方40万元作价,此稿本的市场价能达到2.16亿元。

小王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这份手稿的重要性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去保护它呢?"

谢老师思索片刻后说:"小王,对于这份手稿,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尊重历史和文化遗产。 另外,手稿包括中医药秘方偏方在内的许多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祖国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清嘉庆御医汪必昌汇纂并经部分验证的历朝历代治疗怪症的秘方偏方540种,必须永远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绝不容许流失。 "

12.5万/100克的高价中药

小王深有感触地点头,他明白谢老师的话语深意,又说道:「谢老师, 2011年,在新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一份(100克)自报1982年的新会‘陈皮皇’拍出了11万元的高价。随后在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新一届「陈皮皇」诞生,一份拥有73年历史的陈皮拍出了12.5万/100克的高价。这又是为何?

比当年的1克黄金还要贵上8倍多

谢老师说:「 陈皮拍卖,还有很多相关的信息,例如 你说的,2011年,80年老陈皮加冕首届「陈皮皇」,折合55万一斤。2019年,在江门市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上,陈化了57年的一组陈皮,166.9g拍卖出了50万元的高价,平均1克陈皮2995.8元,比当年的1克黄金还要贵上8倍多。

小王很是惊叹,谢老师又说:「 广东有几句流行的谚语。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秆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你就知道在部分百姓中陈皮的心中的地位。

小王又问:「照这个价格,是不是陈皮放着越久越好?」

谢老师回答:「看从哪个角度,从口味的角度,每个人对口味的鉴赏不一样,但是从中医的药性的价值来说,并不是越陈越好?」

中药六陈

小王更是惊讶。谢老师说:「陈皮属于中药的六陈之一。 中药六陈是指陈皮、半夏、枳壳、麻黄、狼毒、吴茱萸这六种中药,通过一定的陈放贮存方法,使药物由新药变为陈药。 这样可以使其性味、功效发生变化,更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在金元名医李东垣【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中,有一首‘六陈歌’,即‘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 。

1940年新会陈皮皇

2023年5月13日,上海,在上海茶博会,亮相的1940年新会陈皮皇,500克标价288000元。据了解,陈皮皇出生在会城南坦九龙村,代代相传,是传家宝。

小王认真地记录着,不时点头示意自己理解了谢老师的话,谢老师又补充道:「其实, 先是陶宏景提出陈皮、半夏宜陈久用之 之后【唐本草】又补充了四味 【类证本草】总结之,并正式提出‘六陈’说 。」

中药「六陈」之说,首先由南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提出,「橘皮用陈久者良、半夏陈久用之」;其后,唐代医药学家苏敬在他主持编撰的【唐本草】中记载:「麻黄、陈皮、吴茱萸、半夏、枳实(枳壳)此应陈久也。」

谢老师笑了回答:「 根据传统中药理论, 中药六陈可概括为二类。一类为有毒之品,如狼毒、半夏、吴茱萸;一类为含有挥发油,味辛性温之物,如枳壳、陈皮、麻黄。有毒者,祛其毒,如狼毒醋制(现临床很少应用);半夏生姜白矾制, 吴萸甘草水制等。 首先,六陈药物在生用时气味都很浓烈,有刺激性,服用时有可能出现毒副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和炮制,部分的毒副作用会减轻。 也就是六陈药在陈放后,气味相对减弱,更适合治疗。」

并不是越陈久越好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继续提问:「另外,谢老师,像陈皮这样的中药进行陈放是不是越久越好呢?」

陈皮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广陈皮(包括新会陈皮)向来享有盛誉。在宋代新会陈皮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在明清两代就是御用药材,现在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也是广东正式立法保护的 8 种岭南中药材之一。

「另外,」 谢老师继续说道,「 所谓陈久,并不是越陈久越好。明代杜文燮在【药鉴】中说,‘陈皮须用隔年陈, 麻黄三载始堪行, 半夏隔年须炮制, 茱萸气烈待挥散’。近代医家张山雷也曾说,‘新会皮, 橘皮也, 以陈年者辛辣之气稍和为佳, 故曰陈皮。’ 可见‘六陈’也有规定的相应贮存时间, 而不是无限期的放置。 如果将这六种中药放置数年甚至数十年,其气味会减少很多。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在气和味,所以让药气逐渐挥发至‘稍和’为度。并不是无限期放置,否则,药就会失去功效。

陈皮

谢老师继续说道:"小王,学习中医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将这门医学传承下去,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像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未来我们要把相关中医药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中医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

小王默默地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谢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中医师,更是一位伟大的导师,他将继续努力,学习中医的精髓,传承下去,为中医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皮的制备

陈皮的加工在霜降后至翌年春季,采摘成熟果实,剥取外层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剥皮

陈皮的制备

新会陈皮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气香浓郁。陈皮的鉴别也是以瓣大、完整、颜色鲜、油润、质柔软、气浓、辛香、味稍甜后感苦辛者为佳。

陈皮的制备

陈皮的贮藏

新会柑皮干燥后方可使用,新采的当年制的或贮存还不足三年的,一般被称为柑皮或果皮。三年以上陈化的才可称陈皮。贮藏采用传统的陈化方法,一般的新会人家用麻绳穿好挂在灶尾,或用麻袋装放在阁楼上。商户则用麻袋(或是草袋)装进仓库贮藏,放置三年以上让其自然陈化。

陈皮的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