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言药言方:中医里中药分上中下三品,中医要过三世为医

2024-06-06养生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一说指医生没有祖孙三代相承,就不能用他的药。一说指医生没有熟读三种基础医书,就不能服用他的药。后者观点出自明·盛寅【医经秘旨·医不三世辨】:「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经】,三曰【素问】、【脉经】。【脉经】所以察症,【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此三者,不足以言医。」告诫患者选择医生要慎重。

药有上中下三品

"老师,我想请教的是关于中药的分类。我知道在古代,有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法,但我也听说过按照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这两种分类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小王问道。

谢老师微微颔首,开始解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小王。中药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但你提到的上、中、下三品和自然属性分类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谢老师说道,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首先, 我们来谈谈上、中、下三品分类。这个分类法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这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其中收录了365种药物,并将它们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物主要用于养生延年,无毒,可以长期服用。中品药物主要用于调养性格,有些有毒性,需要谨慎使用。下品药物主要用于治病,多数有较强的毒性,不宜长期使用。这个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药物的毒性和功效来划分的。 "

小王专心地记下了这些信息,然后问道:"那么,自然属性分类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谢老师微笑着继续解释:" 自然属性分类法则更加注重药物的来源和性质。比如,植物药被分为草木,动物药被分为虫兽等。这个分类法的初见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但最早的系统分类是梁代陶弘景编著的【本草经集注】。他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七类,然后再细分为上、中、下三品。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更为系统,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介、木、服器、虫、鳞、禽、兽、人部,共60类,这个分类方法与近代的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分类方法一致,对后世的本草学分类影响深远。 "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他不仅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还不时地点头示意自己理解了。

"所以,小王,这两种分类方式各有侧重,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但是,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更侧重于功效和毒性,其中也受到一些社会思潮和当时认识水平局限性的影响,对药物的三品认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提出不应当以三品来分类,而要按照事物的自然属性来分类,理解这些分类方法对于掌握中药学很有帮助。" 谢老师总结道。

小王感激地看着谢老师,说:"谢谢您,老师。您的解答非常清晰,我受益匪浅。"

正所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小王思索了一下,然后又问道:"谢老师,您刚刚讲的药有上中下三品,让我想起中医有一句话,叫做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请老师也给我讲讲,可以吗?"

谢老师点了点头,开始解答他的疑问:" 在古代,人们常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意味着只有家传三代以上的医生,他的医术才值得信赖。 这就是涉及一个中医传承的问题了。 中医的家学传承,又称世医传承,是一种父子相传的医学教育方式。 这种传承方式在传授内容上通常以某一方面的经验、技能、药方为主。同时,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家学传承恪守传男不传女、传家人不传外人的规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学的发展。但是,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近代,依然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途径。"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追问:"这种传承方式有没有什么著名的例子?"

谢老师微笑着继续说道:"当然有。比如 南北朝时期的东海徐氏,他们是世医之家。从晋代的徐熙到隋代的徐子敏,七代二百余年,从医人数众多,名医就有十二人。宋代唐慎微也出身世医家庭,他对经方深有研究,名噪一时。还有明代的万全,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儿科医生,树立了‘万氏小儿科’的声望。这些都是家学传承的杰出代表。 "

小王听得入迷,心想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继承家学,传承中医的宝贵知识。

谢老师继续说道:" 明代万全,祖父、父亲均为儿科医生,树立了「万氏小儿科」的声望。 到了明末清初至道光、咸丰、同治年间, 江苏孟河医派崛起于吴中,其中费(费尚有、费伯雄、费绳甫祖孙)、马(马培之)、巢(巢崇山、巢渭芳)、丁(丁甘仁)四大家均为世医出身。 "

孟河医派作为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宋代出了许叔微,著【本事方】,开医案类著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著【六科准绳】以求「宗学术之规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区积集了一批学养很深的医界人物,为孟河医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著名医家如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共和国建国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

小王听后陷入沉思,他明白了家学传承的重要性。

谢老师又说:" 清代名医叶桂,祖父、父亲皆精通医学,尤以儿科闻名。叶桂于家传儿科之外,兼通各科,先后得到过十七位名医的指点,因此,其所学医学既有父子相传的痕迹,亦有师徒相授的特点。 "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

他继续请教:"老师,您觉得家学传承有什么优点吗?"

谢老师思考了一下,然后说:" 家学传承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确保医学知识的传承和保存。通过父子相传的方式,前辈的经验和技能能够直接传授给后代,不易丢失。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保护医学家族的传统和声誉,因为医学家族往往会非常重视自己的医德和药德。 "

中医传承之下的主要流派有哪些

"谢老师,讲到传承的问题,我想起中医的八大流派,您能给我讲讲吗?"

谢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当然,小王," 谢老师说道," 中医的七大流派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我们医界后人应当珍视的宝贵遗产。这些流派各自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

伤寒学派张仲景

谢老师开始讲述伤寒学派,他说:" 伤寒学派起源于东汉时期,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这本书探讨了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被尊为经典,张仲景也被尊为医圣。从晋唐到宋元明清,伤寒学派的研究者如云,形成了中医历史上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最昌盛的流派。 "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他的笔记本上满是谢老师的话语。

寒凉学派刘完素

接下来,谢老师继续介绍:" 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由金元时期的大家刘完素主导。他主张火热病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说法,创立了‘火热论’,常常使用寒凉药物治疗疾病。 他的研究不仅提高了中医病机理论,还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产生了影响。因为刘完素家住河间,所以也被称为河间学派。"

小王听得入迷,快速记录下这些信息。

易水学派张元素

"接下来是易水学派," 谢老师继续说道," 金代医家张元素在【内经】和【中藏经】的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为理论基础,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总结用药,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 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王留意到,每个流派都有着独特的理论基础,而且都受到历史背景和地域的影响。

攻邪学派张从正

"攻邪学派," 谢老师继续道," 由金元时期的大家张从正主导,他强调病因是邪气侵入引起的,治疗应以驱邪为主,善用吐汗和下法,偏重攻法,反对滥用补法。 这深化了中医治则理论,丰富了临床经验。"

"谢老师," 小王说道,"这些流派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谢老师微笑着回答:"这正是中医的奥妙之处。虽然每个流派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但它们之间常常互相影响,相互借鉴,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医的完整体系。"

小王点头表示理解,他对中医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补土学派李杲

谢老师继续介绍:" 补土学派,又称温补学派,由金元时期的大家李杲主导,他强调‘人以胃气为本’,特别注重后天脾胃,创立了‘脾胃论’,长于温补之法。 "

滋阴学派朱丹溪

然后,他顺着话题说:" 滋阴学派,由金元时期的大家朱丹溪主导,受到刘完素的‘火热论’影响,也接受了李杲的‘内伤论’观点。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新论,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 "

温补学派薛已、张介宾和赵献可等

最后,谢老师介绍了最后两个流派:"温补学派," 他说," 在明代兴盛起来,薛已、张介宾、赵献可、孙一奎、李中梓等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探讨脏腑病机,侧重于虚损病证,形成了善用温补的特点,充实发展了命门学说,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 "

温病学派吴又可、叶天士和吴瑭等

最后,他提到了温病学派:" 明代末年,温疫流行,用伤寒治法无效,吴又可在明代,清代叶天士、吴瑭为中坚,对外感热病的治疗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温疫病机和温病学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

附【国医大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