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如何看待 5 月 21 日的 vivo X 系列影像沟通会,把手机做成相机的意义在哪里?

2024-05-21推荐

在以前,我跟很多专业的摄影师一样,认为把手机的影像和相机的拍摄能力对比,是一件很不专业的,且没有任何意义,且只是哗众取宠的事情。但是现在,由于手机影像能力的飞速进步,当把我们定语限定在普通用户或者入门影像这个几乎占据 90%的人群的时候,就会发现,对于他们来说,手机就是他们的相机。

把手机做成相机,是一件很有必要,也必须去做的事情。

另外剩下的 10%的『可能专业』的用户,据我观察,也走上了『质疑,理解,真香』的道路。

捕获工具的进化之路

自从摄影术发明以来,不论是相机还是现在手机,其实目标只有一个——

『更快更好地记录影像』。

一直以来,成像素质的进步主要靠两条线路,镜头光学设计的精进与感光元件材质及结构的演变。

这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共同塑造了摄影艺术与科学的历程。

镜头光学。

以德国蔡司公司为例,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镜头的发展史。从经典的天塞(Tessar)镜头开始,其简洁高效的结构不仅确立了现代镜头设计的基础,还以其卓越的清晰度和锐利度闻名于世。随后,普拉纳(Planar)结构的问世,通过改良双高斯对称设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像差校正。而索纳(Sonnar)镜头,则凭,借其独特的反远距设计,在保持紧凑体积的同时,提供了出色的背景虚化效果。每一次新结构的推出,不仅是技术的一次飞跃,更是对光影艺术表达能力的深度拓展。

感光元件。

从早期摄影术的湿版摄影,到20世纪占据主导地位的胶片(菲林),每一次材质与工艺的进步,都极大提升了影像的细腻度与色彩还原能力。再从大家熟悉的 CCD 到 CMOS,你会发现这条赛道一直很卷,胜利一方的技术甚至会淘汰掉另一方。

时代的玩法不一样了

进入数码时代后,尤其是人类的算力大幅提升之后,『计算』的过程也介入到影像生产中来。

而现在的计算摄影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图像处理,它通过算法对光线、色彩、纹理等进行智能化分析与优化,实现了从前期拍摄到后期编辑的全链条『优化』,计算摄影的特点在于其灵活性与创造性,它使摄影不再单纯依赖物理硬件的局限,而是打开了一个由软件与算法驱动的无限可能空间。

厂商的宣传策略也好,KOL 们的引导也好,网友的讨论或者撕逼也好,使得很多人包括很多专业用户产生了这样一个刻板观念:

相机靠硬件;

手机靠算法。

但是在 vivo X100 Ultra 上,你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个固有的观念在一次次的快门间被打破。

不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一起前行

从所有人都开始重视手机影像直到今天,你会发现一件事情,哪怕是发布会影像的篇幅占到了一大半,镜头这块总是一笔带过(几 P 镜头),有的甚至压根不提。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对 vivo 的『好感』最早来自 X60,早在三年前,vivo 就开始考虑如何做好镜头这件事情。

当然光学这个事情,不是你堆人堆研发投入就能快速出来的。vivo 选择的伙伴,我们也很熟悉,那就是蔡司,今年已经是 vivo 和蔡司合作的第五个年头,几乎在 X60 之后的每一代,你都能看到 vivo 手机在光学进步上的表现。

现在,你在 vivo X100 Ultra 上看到的所有关于光学的部分,就是当下行业内的最好的(之一),需要补充的是,这个行业不只是手机,更是整体影像行业。

T*镀膜

在多数人来看,有可能这些只是『词汇堆砌』,但这是发布会上我感觉最为『离谱』的一页 PPT。

由于之前做过镀膜工艺的相关研究,我太了解这些字母缩写背后代表着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GLC(类石墨碳膜),旨在提高表面硬度和抗反射性能,但是这玩意它也有力不能及的地方,那就是随着光线入射角的增大,它的效果也会随之下降;

SWC(亚波长结构镀膜),最早是佳能搞出来的,原理是通过在镀膜表面形成微细的、形状和间距经过精确设计的结构,这些结构的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从而可以散射或吸收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减少反射并增加透光率。即使光线入射角大,其防反射的能力依然出色,尤其是适合一些对于镜头曲率有要求的设计;

ALC(带纳米结构的亚波长镀膜),简单来说,就是在 SWC 上更进一步;

超硬 AR 镀膜,顾名思义,提供更强的抗刮擦能力;

IRCF色素旋涂(红外截止滤光片色素旋涂技术),其实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过滤掉不需要的红外光线。

那么如何将这么多层的镀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制作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呢?

答案就是Multi-ALD(原子层沉积多层镀膜)

与我们熟悉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或物理气相沉积(PVD)等工艺不同,这是一种利用原子层级别的控制能力在基材表面逐层沉积材料。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化学反应,每一步都在分子层面进行,从而达到极高的精度和均匀性。

如果你恰好也是镜头玩家,你会发现很多国产头的光学设计并不差,镜头的很多指标表现都十分优秀,但是在色散和炫光这块都会败下阵来,短板就是在镀膜。

一个你可能不相信的事实是,手机影像的疯狂内卷,真的在国内的产业链下做出了不少优秀的镀膜技术,随后这些技术也慢慢出现在了相机镜头领域。

一个现象就是,国产镜头其实也做了很多年,但是这两年你才感觉到了明显的崛起,很多国产镜头明显地崛起,尤其是部分镜头厂商也在 2024 年推出了自有品牌的 UV 镜,你说这背后有没有 vivo 和蔡司的功劳?

补充一个冷知识,T*是蔡司对自己镀膜技术的总称,不同镜头的T*镀膜也有很大区别,T*与 T*之间是不同的。

但是毫无疑问,目前 X100Ultra 上的 T* 镀膜,就算是放在蔡司的产品线上,也可以称之为『旗舰』。

但是做到无鬼影,无炫光几乎也就 vivo 这么一号,而且多数手机的『最好的配置』都给了广角主摄, vivo X100 Ultra 的长焦表现依旧优秀。

蔡司 APO 色差控制标准

之前提到过,APO 复消色差技术,其实有三个关键:

  1. 经过精心计算透镜组合,顺便提一句,老镜头的画质不佳,其实并不是工程师不够聪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时代算力的不足造成的;
  2. 浮动镜片系统,内部的部分镜片组可以根据对焦距离移动,以优化不同距离下的色差校正;
  3. 光学性能更加优异的透镜,在多数手机镜片还在用树脂的时候,vivo 的选择是萤石级玻璃镜片 FCD100。

这就使得目前 X100 Ultra 的长焦光学表现,来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级别。

长焦的意义,在于发现不同的视角,如果你曾经看到过『摄影眼』这个主题的帖子,就会明白一件事情,所有的摄影眼的精髓其实就是在超长焦。

相机套头存世量最大,但是『出片率』不高的原因也在于此,广角或者是长焦的焦段,对于摄影师的观察和元素控制的要求太高了。

哪怕是新手,你给它一只 70-200mm 随便拍,大概率也能拍到几张很好看的照片,这就是长焦的魅力,可以快速地建立起对于自己摄影技术的信心,从而更加爱上摄影。

在以前,长焦的别称是『大炮』,是不菲的价格,而现在,一切变得这么简单,即使是在暗夜环境下,不需要三脚架之类的设备,也能记录下令你注意不到的细节。

其实在当下,长焦的另一个意义在于,热闹的旅途中是否能够较好地记录下自己,毕竟国内的景区可是以『人从众』出名的。

另外就是演唱会表演这个场景了,在 20 倍等效 460mm 的焦距下,哪怕离得很远,也能看到演员或者歌手的表情动态了。

而浮动镜组的设计,也使得长焦微距成为可能。

长焦微距,目测微距倍率大概有 3:1。在这之前,买一个 1:1 的微距镜头,也要大几千。

LYT900,另一个实例

毫无疑问,索尼就是目前图像传感器领域的老大哥。

索尼传感器获得技术和市场上的领先优势,其实最应该感谢手机,同样作为手机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手机每年几亿甚至 十几 亿的出货量,无论是对于技术迭代还是方案验证,都有莫大的裨益。

若是仅靠着相机那每年几百万的销量,也许今天的专业摄影师们还在用着十年前挤牙膏的传感器。

甚至有很多技术,都是在手机上先验证,才导入到相机上去,比如我们熟悉的背照式。最初正是在手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并验证其优越性后,才逐渐被引入到相机领域。这一趋势不仅缩短了新技术从实验室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还促进了相机与手机摄影技术的深度融合与相互启发。

从这个程度上来说,相机用户都应该感谢手机开始重视影像这件事情。

联合到自研,三条腿的 vivo『蓝图影像』

很多数码爱好者,对于『vivo 也有技术』这件事情产生显著认知的一个事件是——

vivo 成功地将 MTK 系列处理器的影像性能调校至与高通顶级芯片比肩的程度。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业界普遍持有的观念是联发科(MTK)处理器在影像处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一个很难的事情,最终的表现就是,做成了之后可以打破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的认知。

另一个可以证明这件事很难的论证是,直到今天,也没有其它厂商实现类似的能力。

直到今天,vivo 发布的『蓝图影像』,我们才能一窥 vivo 的实现路径。

影像算法自研:

影响算法自研这件事情有多重要,你看看一些有『车厂』背景的手机,其实设计或者硬件都不算差,但是它的影像能力就是肉眼可见的落后几个世代。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像算法都是直接买来的『公版设计』,所有的一切其实只能说靠运气了。

以 VCS 仿生光谱技术举例,其实目前的彩色摄影的基础原来还是拜耳滤镜,也出现各种排布:RGGB,RYYB , RGBW,不论是那种,都存在自己的优点和局限。

vivo 的思路是,与其取舍,倒不如从本质出发,人类是通过人眼感知颜色的,这也是 VCS 所做的,还原人眼细胞对于光线的『处理逻辑』。

在手机上的表现就是,即使是切换镜头,甚至 CMOS 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厂家,vivo 的表现准确稳定而且一致。

即使是在『人像模式』这样『重算法』的模式下,你依旧能够发现 VCS 的优势所在。

软硬一体

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很难。

比如原生 3x 等效 70mm 的长焦,靠数字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到 20x,等效 600mm 的超远变焦。

毫无疑问,算法的重点是『超分』。

超分这件事情,我其实在电脑上实现过,即使使用的是高端显卡,也无法做到如此高的效率,况且,vivo 100 Ultra 的算法实现的不只是超分。

这对算力以及效率的需求是极其恐怖的,仅靠 SoC 或者 ISP 是不足以完成的,这也就是 vivo 蓝图影像 V 系列芯片的意义。

最显著的表现之一是原本需要等待的过程几乎不存在了,在 X100s 的评测中我也提到了,暗光环境下的人像模式,甚至都可以连拍了。

另一个方面,他可以提供更多的更有趣的玩法,比如四季人像,新款的 X100s 其实亦能实现此能力。

堆到极致,只为不感受到限制

堆料的艺术

我们以这颗长焦镜头举例。

假如你现在不知道 100Ultra 的具体参数,把这些名词摆到你面前:

  • 萤石级玻璃镜片 FCD100
  • 蔡司 APO 认证标准长焦
  • 2 亿像素
  • CIPA4.5
  • 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个什么东西?

    FCD100,我想到的是索尼 GM,尼康 S-line,适马ART,再加上 APO,脑海中就出现一个不低于五位数,重量不低于一公斤,出门必须得一个摄影包的东西。

    而现在,这东西可以直接揣进裤兜。

    而且当 CIPA 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更加认定这是一台专业的相机了。在我印象中,这是 CIPA 第一次出现在移动影像的测试中。而且 CIPA 是一个相当严苛的标准,有着明确的操作和评价标准,不是什么交钱就能第一的野榜。

    那么这个 4.5 级到底是什么概念?

    摄影中,有一个安全快门的概念,也就是快门速度至少要是焦距的倒数才不会导致明显的『糊片』。

    举个例子,一个 100mm 的镜头,安全快门是 1/100s,那么:

    一档防抖就是,1/50s 不会糊片;

    两档就是,1/25s 不会糊片;

    ……

    四挡就是,1/6s 不会糊片;

    四点五档就是,一个 100mm 的长焦镜头,大概手持 1/4 秒,依旧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影像。

    要知道,这个 4.5 级是在 2 亿像素下实现。

    注意,这只是单帧的能力,而手机的杀手锏在于多帧合成,在于对齐算法,这意味着,你甚至可以用手机实现长达好几秒的曝光。

    省下的不只是三脚架的投入,还有减光镜。

    无需权衡

    分享过很多次的手机摄影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

    了解你手机成像的最佳焦段。

    为什么如此?

    当前智能手机的影像系统,通常由几颗定焦镜头组成,它们共同协作,覆盖从超广角到长焦的连续焦段范围。然而,除了每个镜头的原生焦段,其他焦段的实现往往依赖于图像的裁切和复杂的融合算法。

    以某款Pro Max的影像系统为例,其超广角、广角镜头以及5倍光学长焦镜头在成像上表现优异。然而,在2.5倍到4.9倍的焦段区间内,由于图像的裁切和算法融合的挑战,成像效果可能会显著下降,甚至出现画质崩溃的情况。

    对于参数了解的数码爱好者可能知道这背后的逻辑,尽量采用一个合适的焦段去拍照,但是对于不了解背后原理的消费者来说,体验绝对是灾难。

    X10U 的广角和长焦分别有 LYT900 和 HP9 组成,再加上 vivo 自研的算法,你其实是很难感知到不同焦段之间的成像差异。

    在以前使用手机拍摄的时候,我更多的考虑是用什么样的距离下,使用什么焦段,才能达到更好的一个画质, 而使用 X100U 的体验,就像你使用光学变焦镜头那样,不需要刻意地去留意这个问题,只要构图合适,按下快门就是了。

    视频,不只是规格的提升

    4K120,这其实是一个用过之后十分香的焦段。

    虽然 X100U 也具备 8K 的拍摄能力,但是帧率带来观感上的提升要比分辨率更有意义,尤其是在等下,其实 4k 的显示器都没有能很好地普及。

    不过我想说的并不是什么 4K120 还是 8K,而是 X100 Ultra 的稳定性。

  • 长时间录制的稳定性
  • 对焦的稳定性
  • 以及真正意义的防抖稳定性。
  • X100U,都可以用很强来形容。

    视频的能力,其实很难以图文的方式展现,但是我强烈地建议你,可以到线下的 vivo 店,试一下,你就会发现,原来安卓的视频能力,也可以做到很好。

    手感,拍摄的手感!

    除去画质,其实相机和手机最大的区别在于操控,在于手感。

    尤其是感,这个东西,真的是太过于玄学了。

    本来我对 100 Ultra 的『人文街拍模式』是不感冒的,但是你懂得,要拍样片,我必须得切换到这个模式,就这么拍了几分钟,竟然越拍越爽。

    我很难说清楚这种爽感来自于双手持机,还是来自于快捷的参数调节,亦或是风格化的色彩。

    但是它就是有一种魔力,让你决心去使用它。

    拍了三天之后,我算是弄明白了一点,我喜欢这个模式的原因之一在于:

    我骨子里还是个定焦党,对于经典焦段所能呈现的画面,可太熟悉了。

    而且在人文街拍模式下,你会发现,光圈是可调节的,虽然这是模拟实现的,但是你几乎找不到任何瑕疵。

    和人像模式一样,你可以自由地调整虚化的强度,毫无疑问,X100U 实际上是记录了整个深度的信息。

    总结

    回到正题,我们现在纠结于手机或者相机的称呼,100Ultra 称之为可以打电话的相机也好,还是具有拍摄能力更好的手机,其实更多的是对于『定义』的执念。

    但是定义是在不断更新的,而我们所谓的执念,都将被历史碾压过去,正如同现在的小孩不知道为什么『电话要挂』,『车窗要摇』一样。

    也许,多年之后,也有小孩会问,为什么这个可以记录照片的东西,会叫做相机。

    若真的多年以后,有一个相机发展史的主题展览,记录这一切,一定有个展台,会留给 vivo X100Ul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