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武松如果喝的是山东大集上的瓜干酒——古代酒的度数忽高忽低之谜

2024-03-14旅游

自媒体有时候真的是一言难尽,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山东竟然被有了「早酒文化」,大集上「孔子经常来吃、孟子偶尔来吃」的熏豆腐摊也就罢了,「瓜干酒」竟然也狗肉端上席,被捏造成了「山东名酒」……

搞的山东老乡一脸问号,继而破口大骂这些自媒体带货的无耻之徒:山东人确实好喝酒,但只认景芝、兰陵,至于瓜干酒——那是神马玩意。

当然,瓜干酒虽然喝起来是酒精勾兑的廉价口感,但毕竟度数摆在那里——如果当年武二郎一口气喝下18碗瓜干酒,那店小二大概率是得打120,一路拉进医院输液。

01

「酒文化」确实是具有悠久的历史,民间是无酒不成席,文人骚客更是「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醉里挑灯看剑」。

甚至春秋时期齐国兴兵讨伐楚国就是以「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为理由——「包茅」用于祭祀时过滤酒的残渣。

但是,既然是要喝酒,那么就不能不提酒量。

而如果抛开酒精度数谈酒量,那肯定是在耍流氓。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一直被认为是写实小说,因为其中有大量关于市井生活的描写,涉及到货币购买力、风俗习惯、饮食结构、交通出行,等等。

当然,也离不开酒——好汉与酒简直是磁石的正负极。

最经典的名场面那无疑就是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了。

景阳冈的村野酒肆号称「三碗不过冈」,这其实就是对正常人设定了一个酒量阈值——三碗喝醉。

默认是大碗,那么一碗大约是300毫升,三碗就是900毫升,接近于2斤。

一直以来都有人认为古代人喝的酒度数都是极低的,最多相当于啤酒。

但是按照「三碗不过冈」的说法,那绝对是在侮辱人的酒量——2斤,也就是2瓶啤酒。「历史百科杂谈」小编酒量很差,酒桌上养鱼的选手,但也不至于喝2瓶啤酒就告饶。

当然了,「三碗不过冈」肯定也不是现代的白酒度数,毕竟武松最后喝了18碗,已经是接近于10斤了。

小编在「某手」上看过各种山东大集吹流弊的酒蒙子,最多也就敢说3-5斤的量,截止当前尚未有吹过10斤流弊的。

02

而同样是在【水浒传】中,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带着「10个军汉+2个虞侯+1个老都管」,一行14人,买了白胜的一桶「白酒」——没错,书中就是用「白酒」一词。

既然是需要挑着走,那一桶至少是有20斤。

如果真的是现代的白酒度数,那杨志说破天也不会允许军汉们买来喝,而军汉们自己也不会傻傻的买来解渴——长这么大,没听过谁用白酒解渴的。

杨志开始之所以不允许购买,不是担心喝醉,而是担心被下药。

所以,在这里的白酒,度数肯定是远低于「三碗不过冈」。

那么,是不是施耐庵老先生喝大了写出BUG呢?

还真不是,因为武松喝的是「烧酒」,白胜卖的是「白酒」。

「白酒」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白酒,而是「白色的酒」,这才是古代普通人喝的酒——或者说是兜里钱不多的人喝的酒。

「白色的酒」即「浊酒」,也称「醴酒」,使用糯米酿造,现在管这个叫「米酒」,味甜,酒精度只有4度上下,差不多就是酒味饮料。所以杨志他们才会买来解渴,而且14个人喝了一大桶都没事——有事那是因为被下药。

唐代杜甫有「潦倒新停浊酒杯」——穷的连「浊酒」都喝不起了。

宋代范仲淹有「浊酒一杯家万里」——在边塞条件有限,有「浊酒」就不错了。

明代杨慎有「一壶浊酒喜相逢」——被充军云南,属于穷欢乐。

为什么叫「浊酒」呢?因为没过滤处理,里面混杂有酒糟。

「浊酒」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酒精度数,就需要额外添加一种特殊的麦粬,如此酿造出来的新酒会有绿色漂浮物,这就是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

此外,这种工艺酿造出来的还会有杂醇,所以喝之前需要「煮」,使杂醇散发出去,不然喝下去会头疼。

03

与「浊酒」相对应的就是「清酒」,即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当中的「清酒」。

「清酒」是对「浊酒」进行处理之后获得到的酒——这个处理可不是简单的过滤,而是所需时间更长、消耗原料更多。

「浊酒」一般7天左右即可酿成,而如果想要变成「清酒」,则需延长到3个月时间,中间需要有繁复的步骤:以草木灰中和发酵反应,并反复多次榨取,最后使用葛布进行过滤——这在「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代,葛布是很奢侈的。

所以「清酒」的价格是「浊酒」的几十倍,只有骑五花马、穿千金裘的高质量男性才能消费得起,屌 丝就只能喝「浊酒」。

但是这种「清酒」的口感实际并不算太好,所以从唐末五代开始,伴随着「黄酒」的酿造工艺走向成熟,上层人士已经摒弃了「清酒」,选择了更好喝的黄酒——搞笑的是小日子学去之后,还抱残守缺到了今天。

从北宋开始,黄酒正式霸占了士大夫的杯盏。

黄酒是在米酒基础上进一步煮制提纯而来,入口醇香,酒精度数在15度左右——不高不低,与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微醺饮酒状态完美契合。

所以在民国之前,尤其是在南方一带,黄酒才是传统 上层 酒文化的主流。

为什么强调「上层」呢?因为黄酒的工艺相对繁复,出酒率相对较低(其实不算太低,只是分跟谁比)。

对于下层普通劳动人民而言,黄酒必然还是消费不起,依旧只能喝「浊酒」——就是这么无奈,人家喝「清酒」的时候,咱喝浊酒;人家喝「黄酒」的时候,咱还是喝浊酒。

04

还是回到【水浒传】,不论是杨志还是武松,喝的都不是黄酒。

可以确定的是,杨志在黄泥岗喝的是「浊酒」,而武松在景阳冈喝的应该是「烧酒」。

「烧酒」就是蒸馏酒,酿造原理上已经接近于现代的白酒,据说最早出现于唐代,但是存在争议。

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元代的时候烧酒已经在中国出现。

只是当时的烧酒虽然度数较高,但是缺乏成熟的基酒勾兑工艺以及窖藏技术,所以口感很一般,并未获得普遍青睐,不论是上层人士还是下层人士——烧酒技术被半岛人学去之后,至今仍在抱残守缺。其实韩国的烧酒很难喝,不存在酱香、清香、浓香这种「高科技」。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对烧酒大加抨击:「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

在明清时期,烧酒一般只在小部分酒肆当中发卖,主要面向酒精依赖者。

而武松在景阳冈碰巧就遇到了卖烧酒的村野酒肆——对于武松这种酒精依赖者而言,可谓一拍即合(要是穿越到水浒传,带一箱大集炒作的「瓜干酒」给武二郎,他大概率当场认你当哥哥;而如果是茅子,可能人家还喝不惯)。

但是当时烧酒在酒精度数上还是比不上现在,比如大清道光年间创立的广东知名烧酒品牌——玉冰烧,畅销的低度酒就是29度。

而韩国至今仍在喝的烧酒属于「活化石」,度数为22度,这也可以作为佐证。

所以武松在景阳冈喝的烧酒,应该不超过25度,这样才能当场喝下18碗(接近10斤)。

当然,尽管不超过25度,能一口气喝下10斤也是很牛掰了——虽然最终也是醉得躺在青石上呼呼睡。

05

总结一下:

「浊酒」是未经过处理的米酒,「清酒」是经过处理的米酒,两者流行于唐代以前,前者没钱的喝,后者有钱的喝,但是度数都很低。

从北宋开始,有钱的转而喝「黄酒」,度数在15度左右;没钱的继续喝「浊酒」。

从元代开始,有钱的继续喝「黄酒」,没钱的除了喝「浊酒」之外,还可选高度数的「烧酒」。

从清末民国开始,烧酒——也就是白酒大行其道,其他统统退下。

其实白酒还是很可以的:切一块猪头肉,炸一捧花生米,拍一根黄瓜,撕半只熏鸡,酒盅一端——万籁俱寂,春风习习,这才是最上等人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