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什麽樣的勁才是掤勁——第2式 攬雀尾之左掤 精練解析(一)

2024-04-30健身

萬事開頭難,每次練習太極拳,先練習開天辟地2到5分鐘,進入狀態後再練習攬雀尾。

透過第一式開天辟地的練習,我們練出了領勁和沈勁。領勁領到頭頂,沈勁沈到腳底。我們的小宇宙有了天和地。

從攬雀尾開始,我們要正式打拳了。開天辟地是一生二,開啟打拳模式的攬雀尾便是三。學會了攬雀尾,便是學會了太極拳。

從攬雀尾開始,我們要將身體進一步分開。首先上下分開,以腰胯為界。打個比方,腰胯好似一座石磨,胯是固定不動的磨盤,腰是上面旋轉的磨。下盤要穩,腰要活。天地之間人為主宰,身體運動腰為主宰。打拳當中腰動胯不動。這是基本原則,具體將在動作練習中說明。

除了上下分開,還要左右分開,上下分開是太極生兩儀,左右再分開就是兩儀生四象。還可以四象生八卦,以至六十四卦無窮無盡。功夫越高,分的越多。

初學上下左右分開就可以了。首先這四塊必須是活的,能夠各自獨立運動,不能像關節焊死的木偶只能整體動。其次又能相互配合、協調統一,形成整勁。這就是太極拳的一動無有不動。具體體現在太極拳的虛實、動靜、開合上,具體在動作練習中將加以說明。

下面解析攬雀尾之左掤的第一個練習要點——什麽樣的勁是掤勁,怎樣才能練出掤勁呢。先看視訊演示:

視訊載入中...

如視訊演示,掤勁是一種向前、向上的勁路,包括左上、右上、正上的勁路。視訊中左掤就是左上的掤勁。

如果是這樣理解,初學者反而會不太明白。因為這樣的理解是片面的,是不全面的,不能準確理解掤勁,從而影響太極拳使用正確的練習方法。

實際上我們在第一式開天辟地中就已經練出了掤勁,就是上下、左右、前後的對拉勁,向四面八方的、由裏向外的一種張力。所以掤勁是球形的,是向外撐開、膨脹,富有彈性和張力的。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充滿氣的氣球,敵人碰到任何地方都會被反彈出去。

這種狀態是由虛領頂勁、松腰落胯、含胸拔背、合膝開胯、命門後撐等一系列要領共同訓練出來,而且要貫穿太極拳練習始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掤勁是太極拳的 「母勁 」。太極拳的八門勁法 「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都是在這種球形張力中衍生出來的,包括左掤和右掤的掤勁。

掤勁又是弓形的,左掤和右掤的掤勁就是這一種。在太極拳練習中,要求腿、胳膊微微彎曲,含胸拔背,命門後撐,目的就是要身體保持一定的弧度,像一張彎曲的富有彈性的弓。要一身備五弓,即兩腿兩臂和脊椎,還可以任意組合成長短不一、方向不同的弓。如上面視訊中的左掤就是由右腿、腰、脊椎、左臂組合的一張大弓,力的方向是起於右腳,由右腿傳遞到腰,再透過脊椎傳遞到左手臂,就是通常所說的掤勁是一種向前向上的勁路。如果視訊中只是單純地手肘向前向上擡起,而不是從脊背把勁傳遞到手臂,那就不是掤勁。

不論是球形還是弓形,掤勁一定是有彈性的。

掤勁還是反方向的、成對出現的。比如視訊中的左掤,有向前向上的力,同時有一個命門後撐、右胯後坐的力。這樣才能平衡穩定,掤出的左臂才有張力,有彈性,才能掤接住敵人的進攻。反過來如果敵人要牽拉左臂,又有後坐力穩定住了身形。

掤的目的是防守,掤勁的作用通常是用來承接對方的勁力,並透過巧妙的轉化和引導使自己找到反擊的機會。以守為攻是太極拳的主要特征之一。

下一講,攬雀尾之左掤 精練解析(二),怎樣才能練出掤勁,敬請期待!

拳友們,短文如有啟發和幫助,就請贊賞、關註、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