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菜根譚】35:事理自悟明,意興自得妙

2024-01-31國風

【菜根譚】修身篇(三十三):事理自悟明,意興自得妙

有句話說得讓人醍醐灌頂:「大多數人都不是被喚醒的,而是被自己痛醒的。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夠了。」能讓我們做出徹頭徹尾改變的,不是知識也不是道理,更不是別人的提醒和勸說,是痛苦的親身經歷。【菜根譚】中說,「事理自悟明,意興自得妙」,有一種聰明,叫自悟,有一種快樂叫自得。

原文 】: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註釋】 :①、事理:事物的道理。

②、人言:別人的評議。

③、不如:比不上。

④、了了:明白,清楚。

⑤、意興:興趣,興致。

⑥、外境:指外界環境、事物。

⑦、自得:自己有心得體會。

⑧、休休:形容寬容,氣魄大。這裏指安逸快樂。

譯文 】;事物的道理因為別人指點才能領悟的人,雖然會有所領悟,但還是會有疑惑不解的地方,總比不上自己理解明白了來得透徹;興致是由外界情境的影響而得到的人,就算得到了快樂,也還是會失去,總比不上自己內心真正領會來得安逸快樂。

感悟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透過別人的解釋明白事物的道理,有明白的地方也會有迷惑的地方,總不如自己參悟獲得的道理那樣明白清楚。 語言可以傳達經驗的結論卻無法傳達經驗的本身。他人的經驗,盡管描寫得十分詳盡,對自己而言,還是隔靴搔癢。每個人的智慧和經驗的累積並不相同,因此,他人的見解,未必能合乎自己的需要。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自己領悟的道理,必能清楚分明,不再迷惑。自古有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自己悟到,才是真正的聰明。

「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從外部環境中獲得某種意趣,有得也會有失,總不如從自己內心中產生的某種意趣更愜意自在。由環境而得的意興,等環境變遷時,往往隨之消失,因為,它是依附環境而生的。至於由自己心中所生出來自得其樂的情懷,則永遠不會失去。人要懂得讓自己心情開朗愉快的方法,不要被環境所左右。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從內心喜歡,才是真正的快樂。

有人言:「人勸人,勸不醒,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好。」人在經歷了挫折苦難的時候,才會真正的覺悟,才會真正的成長。有一種聰明,叫自悟,有一種快樂叫自得。悟透了,就變得聰明了,內心喜歡了,就自然快樂了。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成長和快樂。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