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龍行龘龘!來聽聽閔行的龍文化 丨乃清敘史

2024-02-19國風

張乃清,閔行區文史專家。長年研究鄉土歷史文化,著有【上海閔行文史叢書(第一輯10卷,第二輯11卷)】【人文閔行叢書4卷】和【上海閔行非遺叢書】10多卷。史海鉤沈,「今日閔行」與張乃清老師攜手推出「乃清敘史」,讓我們在一段段閔行史話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龍年又到了!龍行龘龘,振奮人心。薪火相傳,永珍更新。

龍騰飛的樣子昂揚而熱烈,從上古圖騰到吉祥瑞符,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逐漸演變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與文化符號。 在閔行區境大地上,自古流行的「龍文化」是鄉土人文底蘊的一道高光亮色。

舊時,本地人習慣將老鎮市河上建造的拱形石橋稱作「環龍橋」,取名時喜歡嵌個「龍」字,以示雄風。閔行老鎮橫涇港上有 聚龍橋、會龍橋 。顓橋老鎮六磊塘上有 秀龍橋、神龍橋 。莘莊老鎮莘溪河上有 萃龍橋(東環龍橋)、會龍橋(平橋)、金龍橋 。諸翟老鎮蟠龍塘上有 鶴龍橋、聚龍橋

閔行鄉土「龍文化」最主要的載體是民俗節慶活動。

歡度佳節「裊龍燈」

本地人自古形式舞龍示慶的習俗,「編篾蒙紙,聯以布,承柄舞之」。手舞龍燈的繚繞之態,本地稱之為「裊(繞)」,因此舞龍俗稱「裊龍燈」。鄉人紮制的龍頭額部前沖,眼部內陷,眼珠凸現,嘴巴大開,露出舌頭,還伸出長長的龍須,頭部不見耳朵而長有一對奇特的龍角,視為吉祥瑞符。

在浦錦街道蘆勝村7組龐家南蔭堂的看枋上,至今保存著 「七人舞龍」的木雕,揭示了清代本地舞龍的情景。

「七人舞龍」清代看枋木雕

本地區的「裊龍燈」活動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頂峰。1990年5月,本地9個鄉鎮的舞龍隊聯合排演【九龍呈祥】,參加上海市第九屆運動會開幕式演出,聲勢奪人。9月, 由7個鄉鎮舞龍隊以11條彩龍參加了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火炬傳遞交接儀式的演出

1990年7個鄉鎮11條彩龍飛舞的場面

江川路街道自古風行 「鯉魚跳龍門」 的傳統舞蹈。其源頭是閔行老鎮上清代名士李林松出門赴考,啟航時有鯉魚躍到船上,此去果然金榜題名,考中了進士。為此,鎮上每逢元宵出燈會,最多最亮的總是鯉魚燈。老街上舉辦節慶巡遊活動時,商家爭相參與,組隊競技獻藝。安徽幫以鯉魚燈,蘇北幫以龍舞,兩者有機組合,演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形成對舞競技的格局。

江川路街道「鯉魚跳龍門」已列入上海市級非遺名錄

端午時節賽龍舟

每逢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七寶地區風行 「蒲匯塘賽龍舟」 的習俗,從明嘉靖、萬歷年間起始,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屆時,南鎮與北鎮商界各自出動一艘龍舟,在蒲匯塘上競渡,引來萬眾觀看。【蒲溪小誌】記載著當時的盛況:「是日,觀龍舟競渡於蒲匯塘。龍舟南北各一。舊時旗傘皆絹為之,今則易以大呢顧繡,五彩耀目,每舟費以千計。並有刀槍武藝之徒,乘舟舞弄,曰快艇。又有學習絲竹管弦之輩,乘大船,結燈彩,吹彈鼓唱,曰清客船。觀聚者動以萬計。」

滬劇傳統戲【看龍舟】

從閔行老鎮渡口至黃浦江閘港口,江面開闊,是舉辦龍舟比賽的最佳場所。自清乾隆年間起,逢端午節,在這一段黃浦江上一再舉行龍舟競渡活動。清道光年間陳行鎮胡式鈺所著【竇存】一書記載:「黃浦之闊不三裏,而潮勢洶湧,近海也。雖善舟者恒患之。閔行鎮每端陽並前後數日,為龍舟水嬉,遠近觀者雲集。」當時,只要「波平風穩」,往往還要「張燈夜嬉」。乾隆四十年(1775)陳金浩【松江衢歌】稱:「龍潭五月聚龍舟,瓶酒隨波沒鴨頭。不及閔行喧夜渡,燒燈蕩槳唱吳謳。」作者在詞後自註稱,當時閔行鎮有春申廟,靠近黃浦江邊,龍舟極盛,入夜更喧,挑燈劃槳,吳歌回蕩。

據史料記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端午節,紀王鎮也大賽龍舟,在鹽倉浦吳淞江之間巡回競渡,觀者數千。

跨入21世紀「龍躍浦江」端午龍舟賽

八月十八「龍太子擡頭」

在「浦江第一灣」的東岸,老閘港河由黃浦江入口,如遊龍般曲折東流,形成一個鶴頸灣。每逢秋季潮汛時節,這裏的潮水更顯洶湧,鄉人稱之為「龍太子擡頭」。農歷八月十八那一天,「龍太子」張牙舞爪,盡情撒嬌,漲潮場面尤為壯觀,人稱「潮頭生日」。 「八月十八看潮頭」,自古成為黃浦江流域重大的民俗盛事。

閘港口自然成為「八月十八看潮頭」勝地,屆時舉辦觀潮節,四鄉民眾與各地商客蜂擁而至,「負販(擔貨販賣)者亦成市」,由此形成了閘港鎮。

閘港口觀潮

來源:今日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