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財主喜得貴子貼對聯,窮書生大笑:你大禍臨頭了!財主驚慌失措

2024-08-20國風

財主喜得貴子貼對聯,窮書生大笑:你大禍臨頭了!財主驚慌失措

北宋洛陽,一位富甲一方的財主終於喜得貴子。欣喜若狂的他決定在門前貼上一副對聯,慶祝這份遲來的喜悅。然而,就在眾人圍觀稱贊之際,一位衣衫襤褸的窮書生卻突然大笑起來。他的笑聲引來眾人側目,更讓財主心生不悅。誰知這位看似寒酸的書生卻開口道:"你大禍臨頭了!"這番話頓時讓財主驚慌失措。究竟是什麽樣的對聯,竟能引來如此大的禍端?這位窮書生又為何會有此一說?而這看似簡單的對聯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玄機?

一、洛陽財主喜得貴子

在北宋年間,洛陽城內有一位名叫趙元的富商。趙元經營著一家頗具規模的綢緞莊,生意興隆,家財萬貫。他不僅在洛陽城內擁有數座宅院,還在城外接辦了大片良田。可以說,趙元是當時洛陽城內數一數二的富豪。

然而,趙元雖然事業有成,卻一直為一件事情所困擾。他已年過半百,膝下卻一直沒有子嗣。在古代社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趙元雖然家財萬貫,但沒有子嗣傳承,這讓他倍感焦慮。

為了求得一子,趙元可謂是費盡心思。他廣納妾室,希望能夠開枝散葉。同時,他還四處尋訪名醫,希望能夠找到生子的良方。趙元甚至不惜重金聘請道士做法,祈求上天賜子。

趙元的夫人張氏也為此事操碎了心。她常年在家中燒香拜佛,祈求觀音娘娘保佑。每逢初一十五,張氏必定前往城外的送子觀音廟上香祈福。她還經常施舍給貧苦百姓,希望能積累功德,得到上天的眷顧。

就在趙元快要放棄希望的時候,奇跡終於出現了。他的一位小妾突然傳來喜訊,查出了身孕。這個訊息如同一道驚雷,瞬間點亮了趙元家中的所有人。

趙元欣喜若狂,立即吩咐下人準備最好的補品,專門照顧這位懷孕的小妾。他還請來了城中最有名的穩婆,專門負責照看小妾的起居飲食。整個趙家上下,都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

終於,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小妾順利產下一名男嬰。當趙元聽到嬰兒響亮的啼哭聲時,激動得老淚縱橫。他小心翼翼地抱起這個粉雕玉琢的小生命,感慨萬千。多年的等待和期盼,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報酬。

趙元立即派人向親朋好友報喜,並在家中擺下宴席慶祝。他還大手筆地向城中的貧苦百姓施粥散米,與民同樂。整個洛陽城都因為趙家得子的喜訊而沸騰起來。

在孩子滿月的時候,趙元更是大辦了一場宴席。他邀請了洛陽城中的達官顯貴,一同慶祝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宴席上,賓客們紛紛向趙元道賀,贊美這個孩子福澤深厚,將來必定前程似錦。

趙元聽著這些祝福,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他想到自己已經年過半百,終於盼到了這個傳宗接代的孩子。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趙元決定在家門前貼上一副喜慶的對聯,與眾人分享這份遲來的喜悅。

就在這時,趙元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決定邀請當朝刑部侍郎的公子倪大官人為自己寫一副對聯。倪大官人不僅出身名門,更是有才學之人。由他來寫這副對聯,想必能夠彰顯趙家的門第,也能夠表達趙元對這個孩子的期望。

於是,趙元立即派人去請倪大官人。他相信,這副對聯不僅能夠慶祝自己得子的喜悅,更能夠為自己的孩子帶來好運。然而,趙元萬萬沒有想到,這副對聯竟然會引來一場風波,甚至差點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二、倪大官人為財主寫對聯

趙元派人去請倪大官人的訊息很快傳遍了洛陽城。倪大官人名叫倪雲,是當朝刑部侍郎倪承宗的長子。倪家世代為官,在朝中頗有聲望。倪雲不僅出身名門,更是才華橫溢,在洛陽城中素有"才子"之稱。

倪雲收到趙元的邀請後,欣然應允。他知道趙元是洛陽城中有名的富商,能為其題寫對聯,不僅是一種榮譽,也是一個展示才華的好機會。於是,倪雲帶著幾名隨從,來到了趙家大宅。

趙元見倪雲到來,立即親自出門迎接。他將倪雲請到正廳,奉上香茗,並將自己喜得貴子的經過詳細講述了一遍。趙元向倪雲表示,希望能有一副既能表達自己喜悅之情,又能彰顯門第的對聯。

倪雲聽完趙元的訴求,略作思考,便提筆在紙上揮毫潑墨。他的筆勢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不一會兒,一副對聯便躍然紙上。

上聯:金榜題名,三代同科;
下聯:玉堂聯璧,五雲駢集。

倪雲將對聯交給趙元,並為他解釋道:"這副對聯既表達了對令郎的美好祝願,又彰顯了貴府的門第。上聯'金榜題名,三代同科',寓意令郎將來必定高中科舉,與祖父、父親一起成為三代同科的佳話。下聯'玉堂聯璧,五雲駢集',則預示令郎日後必定入朝為官,位列玉堂,五福臨門。"

趙元聽完倪雲的解釋,不禁拍手稱快。他認為這副對聯不僅寓意深遠,而且字字珠璣,完美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趙元當即決定將這副對聯貼在自家大門兩側。

倪雲見趙元如此滿意,也感到十分欣慰。他覺得自己不負趙元所托,寫出了一副上乘的對聯。在趙元的盛情挽留下,倪雲答應留下來參加趙家為慶祝得子而舉辦的宴席。

宴席上,趙元將倪雲寫的對聯展示給在場的賓客。眾人紛紛贊嘆,認為這副對聯不僅文采斐然,而且寓意深遠,實在是難得一見的佳作。有人甚至說,這副對聯足以傳頌百年,成為洛陽城的一段佳話。

趙元聽到眾人的贊美,更加堅定了將對聯貼在大門兩側的決心。他認為,這副對聯不僅能夠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更能夠為自己的兒子帶來好運。於是,趙元命人將對聯裝裱好,準備在第二天一早就貼在大門兩側。

然而,趙元並不知道,這副看似完美的對聯實際上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隱患。它不僅沒有給趙家帶來好運,反而差點給趙元招來殺身之禍。

第二天一早,趙元便命人將對聯貼在了大門兩側。很快,這副對聯就引來了眾多路人的圍觀。人們對這副對聯贊不絕口,稱贊趙家不愧是書香門第,連貼的對聯都如此有水平。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一位衣衫襤褸的書生從人群中擠了進來。這位書生看上去面容清瘦,衣著寒酸,但目光如炬,氣質不凡。他仔細審視了一番對聯,突然放聲大笑起來。

書生的笑聲引來了眾人的註意。有人好奇地問道:"這位先生為何發笑?莫非這副對聯有什麽不妥之處?"

書生聞言,收起笑容,嚴肅地說道:"這副對聯看似華麗,實則大有問題。若是貼在門上,恐怕會給趙家招來大禍!"

這番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圍觀群眾的嘩然。有人不相信,認為這位衣衫襤褸的書生是在故意找茬。也有人覺得此言有理,想要一探究竟。

就在這時,趙元聽聞門外喧嘩,急忙趕了出來。他看到眾人圍著一位陌生的書生,不禁問道:"這位先生,不知您為何說我家的對聯會招來大禍?"

書生聞言,對趙元拱手行禮,然後說道:"趙老爺,在下並非有意冒犯。只是這副對聯中隱藏的禍端,實在不得不說。"

趙元聽到這裏,心中不禁一驚。他急忙請書生詳細解釋,究竟這副對聯有何不妥之處。

三、窮書生呂蒙正路過觀看

那位衣衫襤褸的書生正是呂蒙正,字尚賢,河南洛陽人。呂蒙正出身寒門,但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他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都未能如願中第。盡管如此,呂蒙正並未放棄學習,反而更加刻苦鉆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

當日,呂蒙正原本是準備去城外拜訪一位老友。途經趙家大宅時,他註意到門前聚集了不少人,便好奇地湊了過去。擠進人群後,呂蒙正看到了那副引起轟動的對聯。

呂蒙正仔細閱讀了對聯的內容,頓時眉頭緊鎖。他發現這副看似華麗的對聯實則暗藏禍端。正當他想開口提醒時,卻聽到周圍的人紛紛贊嘆這副對聯的精妙之處。

有位老者感嘆道:"這對聯寫得真是絕妙啊!'金榜題名,三代同科',這是多麽美好的祝願啊!"

旁邊一位中年人附和道:"可不是嘛!'玉堂聯璧,五雲駢集',這寓意更是非凡。趙家這個小少爺將來必定前程似錦啊!"

聽著周圍人的議論,呂蒙正不禁搖頭嘆息。他深知這副對聯的問題所在,但又不便貿然開口。就在這時,一位年輕人註意到了呂蒙正的異常表情,好奇地問道:"這位先生,您為何搖頭嘆息?莫非對這副對聯有什麽看法?"

呂蒙正被這一問,不由得苦笑起來。他本不想多言,但見眾人都投來好奇的目光,便決定實話實說。

呂蒙正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諸位,這副對聯雖然看似華麗,實則大有問題。若是貼在門上,恐怕會給趙家招來大禍!"

這番話一出,頓時引起了圍觀群眾的嘩然。有人不相信,認為呂蒙正是在故意找茬。也有人覺得此言有理,想要一探究竟。

就在這時,趙元聽聞門外喧嘩,急忙趕了出來。他看到眾人圍著呂蒙正,不禁問道:"這位先生,不知您為何說我家的對聯會招來大禍?"

呂蒙正聞言,對趙元拱手行禮,然後說道:"趙老爺,在下並非有意冒犯。只是這副對聯中隱藏的禍端,實在不得不說。"

趙元聽到這裏,心中不禁一驚。他急忙請呂蒙正詳細解釋,究竟這副對聯有何不妥之處。

呂蒙正點了點頭,開始解釋道:"趙老爺,這副對聯的上聯'金榜題名,三代同科',雖然寓意美好,但實際上卻有大問題。"

趙元聽到這裏,不禁追問道:"這有何問題?難道祝願孩子將來金榜題名,與祖父、父親一起成為三代同科不好嗎?"

呂蒙正搖了搖頭,繼續解釋:"趙老爺,您想想,如果您的孫子要與您和您的兒子同科及第,那豈不是意味著您和您的兒子要等到孫子長大成人,參加科舉考試時才能金榜題名?這豈不是在詛咒您和您的兒子數十年都無法考中進士?"

趙元聽到這裏,頓時臉色大變。他萬萬沒想到,這看似吉祥的對聯,竟然暗藏如此惡毒的詛咒。

呂蒙正見趙元神色震驚,便繼續道:"不僅如此,下聯'玉堂聯璧,五雲駢集'也有問題。'玉堂'指的是翰林院,'聯璧'意味著同時入選。這是在說您父子孫三人同時入選翰林院。但要知道,翰林院是朝廷最高學府,入選者必須是當朝最優秀的進士。三代人同時入選,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趙元聽完呂蒙正的解釋,冷汗直冒。他意識到,這副對聯不僅沒有給家裏帶來好運,反而可能會招來禍端。

就在這時,人群中有人認出了呂蒙正,驚呼道:"我知道這位先生是誰了!他就是洛陽城有名的才子呂蒙正啊!"

此言一出,周圍的人頓時議論紛紛。原來,呂蒙正雖然家境貧寒,但他的才學在洛陽城中卻是有口皆碑。許多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只是沒見過其人罷了。

趙元聽到呂蒙正的大名,更加確信了他的話。他急忙向呂蒙正道謝,並請求他幫忙修改這副對聯。

呂蒙正見趙元誠心求教,便答應下來。他說道:"趙老爺不必擔心,這副對聯雖有不妥,但還是可以修改的。只要稍加改動,就能成為一副真正吉祥如意的對聯。"

趙元聞言大喜,連忙請呂蒙正入內,一同商議如何修改這副對聯。而圍觀的人群也漸漸散去,但他們都在議論著這位學識淵博的窮書生,以及他如何化解了趙家的危機。

四、呂蒙正修改對聯

趙元將呂蒙正請入府中,兩人來到書房。趙元命人取來文房四寶,恭敬地請呂蒙正修改對聯。呂蒙正提筆沈思片刻,然後開始揮毫潑墨。

呂蒙正一邊寫一邊解釋道:"趙老爺,原對聯雖然華麗,但實際上不符合您的心意。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慶祝您喜得貴子上,同時也要為您的家族和孩子未來描繪一個美好的藍圖。"

他寫下了新的上聯:"麒麟送子,五福臨門"。

呂蒙正解釋道:"'麒麟送子'源自古代傳說,麒麟是祥瑞之獸,能帶來吉祥和好運。用這個典故來形容您喜得貴子,既喜慶又吉利。'五福臨門'則寓意著五種福氣齊聚趙家,包括長壽、富貴、康寧、修好德和善終。這樣的祝福既恰當又全面。"

趙元聽後連連點頭,對這個上聯十分滿意。

接著,呂蒙正寫下了下聯:"鸞鳳和鳴,三代榮昌"。

他解釋道:"'鸞鳳和鳴'是形容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的成語。用在這裏,既祝願您夫婦恩愛,也暗示您的孩子將來能找到好的伴侶。'三代榮昌'則是祝願您的家族三代同堂,興旺發達。這樣的表述既避免了原對聯中'三代同科'的不妥,又表達了家族興盛的美好願望。"

趙元聽完解釋,不禁拍案叫絕。他感嘆道:"呂先生果然學識淵博,這副對聯不僅意境優美,更是寓意深遠,真是再好不過了!"

呂蒙正謙虛地說:"趙老爺過獎了。這副對聯只是將您的心意表達出來罷了。相比之下,原對聯雖然看似華麗,但實際上卻不符合您的真實意願。"

趙元深以為然,他感慨道:"是啊,我原本只是想表達喜得貴子的喜悅之情,卻不想差點惹來禍端。多虧呂先生及時指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呂蒙正點頭說道:"趙老爺不必自責。對聯之道,講究的是言簡意賅,寓意深遠。有時候一字之差,就可能導致意思完全不同。這也是為什麽寫對聯需要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閱歷。"

趙元聽後若有所思,他問道:"呂先生,您能否再詳細講解一下這副新對聯的妙處?"

呂蒙正欣然應允,他說:"這副新對聯的妙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它緊扣您喜得貴子這一主題,用'麒麟送子'和'鸞鳳和鳴'這樣的吉祥語來表達喜悅之情。其次,它采用了對仗工整的結構,上下聯字數相同,音律和諧。最後,它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既有典故的運用,又有成語的巧妙嵌入,既雅致又易懂。"

趙元聽得連連點頭,他感嘆道:"呂先生真乃學問淵博之人。這番講解,讓我對對聯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呂蒙正謙遜地說:"趙老爺謬贊了。對聯之道博大精深,我所知甚少。今日能為趙老爺略盡綿力,實乃榮幸。"

趙元見呂蒙正如此謙遜,更加敬佩。他站起身來,鄭重地對呂蒙正說:"呂先生,今日您不僅為我家化解了危機,更是讓我獲益良多。我想重金酬謝先生,不知先生可否應允?"

呂蒙正聞言,卻擺手謝絕:"趙老爺,在下今日所為,不過是盡了一個讀書人的本分。既然趙老爺如此看重在下,不如給在下一個機會,讓在下為趙家的小少爺啟蒙如何?"

趙元聽後大喜,連忙說道:"那是再好不過了!呂先生如此學識淵博,若能為小兒啟蒙,實乃小兒之福啊!"

就這樣,呂蒙正成為了趙家小少爺的啟蒙老師。而那副新對聯,也被趙元鄭重地貼在了大門兩側,引來無數路人駐足觀賞,贊嘆不已。

這件事很快在洛陽城中傳開,人們紛紛稱贊呂蒙正的才學和品格。許多人慕名而來,希望能請呂蒙正為自己寫對聯或者教導子女。呂蒙正的名聲因此更加響亮,也為他日後的仕途奠定了基礎。

而趙元也因為這次經歷,對呂蒙正更加敬重。他不僅為呂蒙正提供了優厚的待遇,還常常向他請教各種學問。在呂蒙正的影響下,趙元也開始重視文化修養,逐漸成為了一位有學識的商人。

這個故事在洛陽城中廣為流傳,人們常常以此來教育後輩要謙虛好學,珍惜機會。而那副對聯"麒麟送子,五福臨門;鸞鳳和鳴,三代榮昌"也成為了洛陽城中的一段佳話,被後人傳頌不衰。

五、呂蒙正後來的仕途

呂蒙正在趙家任職期間,不僅盡心盡力教導趙家小少爺,還經常與趙元討論時事政治。他的學識和見解給趙元留下了深刻印象。趙元逐漸意識到,呂蒙正的才能不應僅限於教書育人,而應該為國家所用。

一日,趙元對呂蒙正說:"先生學識淵博,見解獨到,何不再次參加科舉考試?若能登科及第,定能為國家效力。"

呂蒙正聞言,嘆息道:"趙老爺厚愛,但在下已多次落第,恐怕難以再試。"

趙元卻不以為然,他說:"先生不必妄自菲薄。古人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只要先生繼續努力,定能金榜題名。"

受到趙元的鼓勵,呂蒙正決定再次投身科舉考試的準備中。趙元不僅為他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資源,還請來了當地的名士為他指點。

經過數月的刻苦鉆研,呂蒙正終於在次年的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一舉中第。這個訊息傳來時,趙家上下歡欣鼓舞。趙元更是設宴慶賀,邀請洛陽城中的名流共襄盛舉。

在慶功宴上,趙元舉杯祝賀道:"呂先生終於得償所願,實乃國家之幸、百姓之福啊!"

呂蒙正謙虛地回應:"此番能夠中第,全賴趙老爺的支持和鼓勵。在下定當勤勉為官,不負趙老爺和諸位的期望。"

就這樣,呂蒙正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初任官職時,他被派往地方擔任縣令。雖然是個小官,但呂蒙正卻勤勉盡責,處處為民著想。他推行了多項惠民政策,如減輕賦稅、興修水利、改善教育等,使得當地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呂蒙正的政績很快引起了上級的註意。幾年後,他被調回京城,擔任了更高級的官職。在朝廷中,呂蒙正依然保持著他一貫的作風,剛正不阿,敢於直言。

有一次,朝廷討論增加賦稅的提議時,許多大臣都保持沈默或附和。但呂蒙正卻站出來,據理力爭。他說:"國家增加賦稅,看似可以增加收入,但實則會加重百姓負擔,導致民不聊生。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國家根基。"

呂蒙正的這番話引起了皇帝的重視。皇帝命令重新審視這項提議,最終決定暫緩實施。這件事讓呂蒙正在朝中的聲望大增,也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隨著時間的推移,呂蒙正的官職不斷升遷。他先後擔任了禮部侍郎、吏部尚書等重要職務。在每個崗位上,他都盡心盡力,為國家和百姓謀福利。

有一年,北方發生了嚴重的旱災,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朝廷決定派遣大臣前往賑災。呂蒙正主動請纓,說:"在下出身寒門,深知百姓疾苦。願前往災區,盡綿薄之力。"

皇帝被呂蒙正的誠意所感動,批準了他的請求。呂蒙正帶領一隊人馬,攜帶大量糧食和物資,趕赴災區。他不辭辛勞,深入災民中間,了解實際情況,合理分配救濟物資。同時,他還組織災民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為災後重建打下基礎。

呂蒙正在災區的表現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稱贊。當他完成使命返回京城時,沿途百姓夾道相送,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回到京城後,呂蒙正向皇帝匯報了賑災情況,並提出了一系列防範自然災害的建議。皇帝對他的表現十分滿意,當即下令采納他的建議,並賜予他高官厚祿。

然而,面對榮華富貴,呂蒙正始終保持著他的本色。他經常對身邊的人說:"吾輩讀書人,應以天下為己任。位高權重不過是為民服務的工具,切不可貪戀。"

多年過去,當年那個在趙家門前指出對聯問題的窮書生,如今已成為朝中重臣。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趙元的知遇之恩。每逢休沐,他都會抽空回到洛陽,探望趙元一家。

趙元見到昔日的門客如今已是位高權重,不禁感慨萬千。他對呂蒙正說:"先生如今已是國之棟梁,老夫深感與有榮焉。"

呂蒙正卻說:"若非趙老爺當年的提攜,在下又怎能有今日?趙老爺的恩情,在下永世難忘。"

就這樣,呂蒙正在仕途上越走越高,但他始終保持著謙遜和感恩之心。他的故事也成為了後人津津樂道的佳話,被視為讀書人應該追求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