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凜冬將至,心之所至

2023-12-21國風

冬至大如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恪遵憲度抄本】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至’者,極也。」

凜冬亞歲,終藏之極,日短之至,數九之始。

陰盡陽生,水泉初動,麋角漸解,梅影初成。

明天是冬至,是冬天的倒數第三個節氣,是仲冬之尾,標誌著數九寒天的開始,是嚴冬真正的啟幕。

冬至,至者,極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

冬至之「極」,是日影之極、晝夜之極,也是陰陽之極、終藏之極。

它作為四季更替之中最重要的節點之一,同時兼具節氣與節日的身份。

它堪稱「節氣之首」,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被測算出的節氣,是其中資歷最長的節氣。

同時,在民間冬至還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它是周代歲首,後改為「亞歲」,至今還有「 冬至大如年 」的說法,其地位不言而喻。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的重要性來源於它獨特的季候標誌,而作為亞歲,它與春節一樣充滿了儀式感。

它更像是春節的預演和彩排,提醒人們一年終了,時光匆匆,回顧過往,珍惜當下,感悟嚴冬,靜待新春。

冬至同時擁有雙重身份,「至」為到達,亦為開始,是嚴冬伊始亦是一陽之啟。

它是數九寒天真正的開始,冬日高潮自此而始;此時,陰氣之極,陽氣始生,日漸長夜漸短,它亦是關於新春的希望與期盼。

冬至意味著極寒的開始,又潛藏著溫暖的孕育,兼具晝夜之極的長久等待與凜冬三九的漫長開始,是來自冬天的宣誓與承諾,是關於時間的回環與深情,也是關於生命的決絕與篤行。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曉雲舒瑞,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冬至,冬季真正的開始

【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

冬至與夏至相對,分別是一年中白晝最短與最長的兩天。冬至當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太陽高度角最小,日影最長。

此時,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此日之後,晝愈長夜愈短,故有「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的說法。

雖然白晝漸長,但冬至卻是冬天真正的開始,天文學上將冬至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冬至之前,地表尚有「余熱」,通常不會太冷。冬至之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遠遠抵不上散失的熱量,嚴寒將至,成為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冬至,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我們常說冬至交九,即冬至是「 數九寒天 」的開始。

這裏的數九寒天以每九天為一九,九九數盡,寒冬遂去,新春漸至。

雖然凜冬已至,但因中國南北跨度大,氣溫差異較大。

北方已經瓊裝素裹、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前不久故宮雪景更是引得眾人圍觀打卡,雪中的紫禁城洗去鉛華,洗凈喧囂,仿佛回到它最初的模樣。

而華南地區,氣溫依然溫和,在5°C以上,冬作物繼續生長,菜麥青青,一衍生機,有著冬日裏難得的溫暖與明媚。

茫茫原野一片白,萬物冬藏詩春來

冬至三候:蚯蚓結,麋角解,水泉動

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冬季初候,蚯蚓結,在陰氣之極之時,蚯蚓蜷縮著身體,交結如繩。

有一個說法是陽氣未動之時,蚯蚓屈首向下,陽氣初生,則回首向上,一上一下,屈曲而結。

二候麋角解,傳說鹿是山林之獸,屬陽,而麋是水澤之獸,屬陰。

冬至陽氣始生,陰氣衰落,於是麋鹿頭上的角感受到陽氣而逐漸脫落。

三候水泉動,天一生水,陽生而動。雖然此時天寒地凍,但冰層之下的水泉感到陽氣生發而開始暗暗湧動。

冬至二候,麋角解

陰極陽生,剝極必復——冬至,一陽來復,更待新生

冬至一陽生,正如它所對應的卦象復卦,是迴圈往復、也是重生復興,代表著一種初萌與希望。

和復卦相對的是「剝卦」,秋冬之時,寒意漸深,草木雕零,萬物蟄伏。

正如花無百日紅,蕭條雕敝也不可能永遠持續,就如同否極泰來,陰極陽生,剝極必復。

復卦中有五個陰爻在上,一個陽爻在下,雖然只有一陽初生,但那樣的微弱卻代表著新生。

它是燎原星火正燃,是雪中紅梅初綻,是清晨曙光一線,雖然微小卻卻蘊藏著無盡的力量,昭示著無限的可能。

剝卦——坤卦——復卦

陰極陽生,在極致的衰落之後,必然隱藏著向上的路徑。

天地有好生之德,總會為萬物留一線生機,四季變遷、歷史興衰、自然人間,莫不如此。

雖然面對的境況各不相同,但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如果正在人生的谷底,也許下一秒就意味著觸底反彈的可能。

願我們步履不停,無畏西東,走過那些曲折與掙紮,回看之時,也許談笑從容,雲淡風輕。

如同冬去春來,寒極必暖,經過生命的寒冬,等到可愛的暖春,讓我們各自努力,頂峰相見。

冬至,願未來和美好如期而至

一陽初起處,萬物未生時——冬至,陰陽相伴,冷暖相生

就像寒冷和溫暖總是相伴而行——冬至是陰陽二氣相互角力、彼此融合的過程。

陰陽相生相形,二者在對抗之外更多是互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變化,缺一不可。

陰陽消長、寒暖碰撞,造就了這個看似矛盾卻蘊藏和諧的時節,它是冬天極寒的開端,又是陽氣回升,白晝增長的起始。

地上冰天雪地、寒風呼嘯,土層深處的草芽卻在慢慢蘇醒、蓄積力量,準備著萌發的可能,堅硬的冰層之下已有融化的跡象,等待著春水流動、奔赴大海的旅程。

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無限總是讓人滿懷期待和熱忱,讓人發自內心地震撼和感動!

春生冬至時

陳誌歲【載敬堂集】:「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冬至是源自寒冬的約定,更是關於暖春的等待,它是四季流轉中平凡不過的節氣,又是陰陽交替最為特別的時刻。

它是節氣,也是旅程,是四季、更是人生。

它位於生命的寒冬,瑟縮踟躕、進退維谷,恰如有時你已經拼盡全力卻仍然一無所獲,甚至落敗失意,好像被生活拋棄,被時間嘲弄。

但在土層深處,你可曾聽到了生長的聲音,在內心深處,你可曾聽到生命的吶喊。

最深的谷底也許就是轉向山頂的開始,最絕望的時刻也許已經孕育著希望的全部。

冬至之暖

觸底反彈依靠的是看不見的隱忍和堅持,也許再往前一步,你就能等到明媚的陽光,照徹黎明前的黑暗,照亮斑駁與闌珊。

直面生活,咬牙繼續,迎接你的或許就是全新的自己,甚至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就像人來到世上,總會經歷跌宕起伏,走過幽深漫長,才能走上寬闊的坦蕩,踏入光明的前方。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黎明前的至暗時刻亦是美好到來前的看不見的承諾。

雪中暖陽

放棄不易,堅持更難,而當你登上心中的山,微風輕拂,陽光和煦,回看一路走來的蜿蜒曲折,會感慨萬千,更會感謝未曾放棄的自己!

勇敢前行,堅韌無畏,冬至之至,是挑戰自我、突破極限,人永遠比想象中更加強大。

春生冬至時——如同溫暖蘊藏在寒冷之內,希望生長於絕望之下,在看似冷酷的嚴冬之中還住著一個滿懷生機的暖春!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我們經常說「冬至大如年」,冬至最初地位高於春節,在唐宋時期更是成為與春節並重的節日,它受到官方到民間的喜愛,具有諸多儀式感。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冬至節,祭祀奉親,閉關休歇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曹植【冬至獻襪頌表】記載:「千載昌期,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甦」。

冬至陽氣起,具有吉祥的寓意,由此成為盛大的年節。

冬至當日,天子要去郊外祭天,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北京天壇就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的場所,其中的「圜丘壇」就是皇帝冬至當日祭天大典的最重要場所。

圜丘壇為 雕砌的三層露天圓台,壇面為艾葉青石,漢白玉欄板、欄柱雕,兩道外方裏圓的圍墻象征著「天圓地方」。

相比於我們熟知的華麗精美,重檐碧瓦的祈年殿,圜丘壇顯的簡單空曠,實則它代表著與天相接的無窮想象,充滿著空靈之美和獨特的寓意。

圜丘壇中心的天心石

圜丘壇象征著天、地、人三者和諧相通,它的三層欄板總數恰好為三百六十個,象征著一年「三百六十天」,周而復始,輪回不息。

圜丘壇的壇面、台階、欄桿的石制構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數,即陽數,用以象征天,也對應著天子代天行命,九五之尊的地位。

有趣的是,壇中心的圓形石板「天心石」,站在上面大聲說話或敲擊,周圍會有回音,聽起來聲音很大,好像一呼百應,設計的巧思和文化內涵在此完美契合,讓人驚嘆。

與天地對話,敬拜祖先,是中國人自古以來不變的信仰,冬至則是其中最重要的儀式感之一。

冬至,自古而來的儀式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冬至,最長的一夜,最遠的思念

【歲時廣記】:「冬至之日,薦黍糕,先薦玄冥以及祖稱,其進酒尊老及謁賀君師、耆老一如元旦」。

某種意義上,冬至是專屬於中國的「感恩節」,除了天子祭天外,民間還有敬老尊師的儀式,分別稱為「履長節」和「豆腐節」。

冬至有「亞歲迎祥,履長納慶」 的習俗,在魏晉時期,新婦要用新鞋、新襪孝敬公婆,表示添壽之意。

此日,上學的孩子要宴請先生,並給先生送豆腐,表達對於老師的敬重。

敬拜天地、父母、師長等,不僅是一種尊重,更是發自內心的感恩,是對天地長養之恩、父母生養之恩的回饋。

感恩自然的賜予,感謝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和最深的守護,讓我們擁有行走在世間的力量和獲得幸福的可能。

冬至,關愛長輩,盡享天倫

冬至給予我們無言的溫暖,更像父母悉心的關懷和無聲的培養。

終有一天,孩子要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年邁的父母再也無法為孩子擋住一切困難,但依然會默默陪伴和關註。

他們用目光護送孩子們走入另一片天空,註視著他們走向更遠的人生。

每每走了許久,總會感覺到背後雙十溫暖熱切的目光,讓我每每感動之余又深覺慚愧。

跨越千山,轉身之時,還有家在等你,借用那句最為樸素的話「冬至,記得回家吃餃子」。

冬至,總有一碗等你回家的餃子

數九寒天的開始,內心荒蕪的靜止——冬至,關於「躺平」的快樂

復卦的大象中說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就如復卦中所說,雖然冬至陽氣已生,但此時人體陽氣很弱,需要守護,時令交九,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段。和陰陽相對應,人也需要安神靜體,閉關休息。

據【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所以在古代冬至除了帝王的祭祀拜謁父母、老師之外,民間冬至之日,是一個法定「躺平」的日子,深受大眾的喜愛。

冬至,享受「躺平」的快樂

冬至不僅作為曾經周代的歲首,在一些朝代還成為重要的法定節假日。

數九之始,寒冷襲來,邊關閉戶,商旅停止,從官方到民間都享受著難得的休息。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和自然萬物一樣,人們也需要一個讓自己「收斂」和「修復」的過程,像動物一樣躲避寒冷,像昆蟲一樣蟄伏安靜。

冬至如雪般簡單,如雪般純凈,看似寒冷的背後卻充滿讓人向往的溫暖。

嚴寒之中,或守於屋內或於暖陽之下,冬日問候和親友的溫暖,都會讓人安然閑適,脫離煩惱和瑣碎,回歸生命中的溫情。

圍爐煮茶,人生樂事

在團聚之外,凜冬也是適合安靜思考,讓自己的身心得以休歇的時節。

冬天總是易於睡眠的時間,漫長的寒夜為修養身心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此時最想像一只屋頂上的老貓,被冬日暖陽融化。

在寒冷的冬天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去除內心的繁蕪,撥開那些籠罩在生命中的愁雲,拔掉那些隨意生長的雜草,讓外面的陽光照進來,也讓心中的溫暖走出去。

找到來自內核的能量,成為自己的太陽,不再單純依靠別人給予的溫暖,這是冬至最堅定的快樂!

冬至,幸福悄然而至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冬至美食,關於人間煙火的思念

【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冬至為交九之時,自古以來都被作為吉日,民間會用買新衣,備辦飲食等許多方法慶賀。

而和現代人聯系最為密切的一定要屬冬至飲食,此時,南北湯圓餃子之爭又將拉開序幕,別人才做選擇,吃貨兩種都要。

作為冬至招牌美食,餃子是有來歷的,相傳張仲景告老還鄉看到受凍的百姓凍爛了耳朵。

於是叫弟子搭起棚子。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模樣,做成「驅寒嬌耳湯」給老鄉們食用。

後來鄉民的耳朵都好了,每到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起嬌耳湯,更多是對醫聖的懷念和敬意。

冬至吃餃子

而冬至的南方美食還有「冬至團」,它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現在的湯團有肉菜餡兒、花生芝麻餡兒、還有水果餡兒,五花八門;

除此之外冬至美食還有軟糯適口的糍粑,驅邪正氣的糯米飯,美味的燒臘和姜飯等等。

冬至團

蘇州人還會在冬至夜就著各色鹵味喝冬釀酒(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

桂花的香氣,米酒的醇厚,鹵味的鮮香,混合其中,一家人團聚於此,這是凜冬的幸福。

除此以外,羊肉味甘不膩,性溫不燥,也是此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羊肉搭配白蘿蔔煮成羊肉湯,補腎壯陽,暖中驅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可以改善困倦乏力,腰膝酸軟等癥狀,是冬天最為適合的藥食佳品。

走過不同的地方,吃過不同種類的餃子,但唯有媽媽親手包的餃子才夠味,總也吃不夠。

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

冬至之養——氣血之潤,陽氣之守

當然在飲食以外,冬至的養生也是至關重要的。

冬季氣血向臟腑內流動,所以皮膚更加幹燥,會造成脈象微弱,氣血不足的情況,精神狀態比較差,顯得非常疲倦,一定要多多休息,早睡晚起。

此時天氣寒冷,體內陽氣剛剛生發,要順應自然,註意避寒添衣,適量運動,勞逸結合,養護陽氣。

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冬至宜進補

因為陽氣開始增長,人體較易吸收,故而冬至前後是進補的好時機,但也要註意方法,遵循「補虛益損」,不要盲目和過度進補。

此時天氣寒冷此時應該多飲水、少吃鹽,增加蛋白質、維生素類食物的攝入。

適宜吃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桂圓、白果、山藥、枸杞、核桃仁等,用以補腎養肝,以保氣血暢通。

冬至福至

冬至將至,年關漸近,關於一年的思考和回顧即將上線,關於未來的希望也即將展開。

走過諸多長路,最遠的其實是自己的心路,曲折探索、仿徨無助又開闊豁達、義無反顧。

無論黑暗籠罩前路,只要有一線陽光,就要朝向它無畏篤定。

無論腳下冰天雪地,只要有一縷溫暖,就要懷著它勇往直前。

冬至,寒夜最長,思念更長

冬至蘊含著無窮的希望,開啟了寒冬的最強模式,也同時也奏唱著新春的序章。

而我們也將在這個時節裏守護身心,整裝待發,繼續走向人生新的旅程!

冬至,心至,福氣將至,喜樂將至!願大家安康順遂,在嚴冬守候元旦和新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