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蘇軾的一首感懷詞,為悼念恩師歐陽修所作,發自肺腑,催人淚下

2024-06-23國風

蘇軾,一位把江山秀麗與人情冷暖濃縮排詩詞裏的文豪,在一首經典的【西江月·平山堂】中,表達了對恩師歐陽修的無盡懷念。

這首詞,簡潔而深邃,以犀利的語言描繪了復雜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我們來一同品味這首詞作中的精妙之處,並探尋蘇軾心中那份悠長的思念。

【西江月·平山堂】

[宋] 蘇 軾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普都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三過平山堂

蘇軾情系平山堂,這已是他第三次步入這片他與恩師共度的土地。半生的光陰,彈指一揮間,十年不見,恩師已然逝去。

然而平山堂的風景依舊,墻上龍蛇飛動的墨跡依舊在,無聲述說著昔日的輝煌和無盡的懷念。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普都春風 。」蘇軾動情地參照了歐陽修的詩句,仿佛在與逝去的恩師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如往昔,共寫春風。

平山堂

平山堂的往事

平山堂,這座坐落在揚州西北郊的堂宇,見證了歐陽修的青蔥歲月和一段段文人雅會。平山堂高聳的堂前,仿佛與江南的群山齊平,給人一種淩虛而下的壯麗之感。

歐陽修在慶歷八年擔任揚州太守期間,主導這座堂宇的修建,以其高雅的品味和卓越的文采,將平山堂打造成了揚州的文化名苑。

重回故地,心潮難平

蘇軾數次過揚州,最後一次是從徐州調任至湖州。此時的他,距離他與歐陽修的最後一面已有九年,而歐陽修已經在世間安息八年。

面對政治命途的坎坷,踏上故地的蘇軾百感交集,思緒湧動。

感悟人生,縱情而歌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 。」一如我們在昔日校園,或曾工作居住過的地方,感嘆時光荏苒,蘇軾站在平山堂,生出一種如夢如幻、恍如隔世的感嘆。

他的內心波瀾起伏,既有對往昔歲月的感慨,也有對現即時局的無奈。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故地重遊,物是人非,最容易喚起對曾經的思念。

蘇軾望著歐陽修留下的墨寶,仿佛再次聆聽恩師的教誨,感受到那飛動的筆勢,令人心馳神往。

心靈對話,意緒繾綣

蘇軾站在堂中,心靈仿佛展開了一場與歐陽修的對話。歐陽修遺留下來的文字如同一根無形的線,將他們的心緊緊聯系在一起。

那份深厚的師生情誼,在這一刻顯得愈發真實和清晰。

極致懷念,詩意哲理

在詞的下片,蘇軾繼續述說對恩師的懷念以及他個人的人生感悟。「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普都春風 。」這句詩將歐陽修的身影再現,讓人仿佛看到那文壇英才與友人對酌唱和的畫面。

堂前的普都依舊是歐陽修當年親手栽下,歌女依舊唱著歐陽修的詞,然而昔日的風貌雖存,人卻早已離去。即便是如蘇軾這般豁達的人,也不禁感嘆「轉頭空」。

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這一感慨源於白居易的言辭,蘇軾無盡感慨,歐陽修雖已仙逝,但是活在世上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在夢境中度日呢?

夢境Dreamland

人生如夢,豁達面對

人到中年,經過許多風雨,學會在經歷種種挫折和失利後,仍能保持淡然豁達的態度。蘇軾深感,人生何其短暫,仕途的成敗不過是滄海一粟,又有何好計較的呢?

即便被貶謫至他方,蘇軾依舊展現出超凡的堅韌和坦然。人生如夢,寵辱不驚,唯有持這一份閑適自在的心境,方能真正走得更遠,活得更美好。

結語

蘇軾的【西江月·平山堂】,飽含他對恩師歐陽修的深切懷念,也深刻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詞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無常與真情的恒久。

歲月流逝,但那份師生情誼,那份對人間永珍的洞察,將永遠鐫刻在文壇的記憶中,催人淚下。

這篇文章,犀利,卻不失優美;簡潔,卻情感豐富,引領我們走進蘇軾的內心世界,與他一同感受那份深沈的懷念與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