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為什麽古人不用標點符號,我們什麽時候才用的標點符號?

2024-10-05國風

如果讓你讀一本沒有標點符號的書,你一定很難讀下去,因為標點符號的作用,就是標明句讀和語氣。所謂句讀,就是斷句,它能讓我們更快更準確地理解文字所表達的內容。

但是你知道嗎,我們的古人是沒有使用標點符號的習慣,他們寫文章,一張紙密密麻麻全部都是字,沒有一個標點,你要讀,就得自己識文斷字,才能讀懂。

為什麽古人不用標點符號,原因大概有三點,一是統治階級擡加文化的門檻,讓普通人識文斷字的難度提高;第二是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也能起到斷句的作用,第三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只要多讀幾遍,自然可以正確理解。

所以古代的書籍都不帶標點,當時的文人在讀書的時候,必須拿一支筆做批註,哪裏要斷句,就在哪裏畫個圈做個記號,這就是【三字經】裏所說的「明句讀」,不明句讀,就讀不懂書中的意思。

比如過去有這樣一句話:「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如果沒有標點符號,那也可以讀作「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很顯然這兩種斷句所表達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所以韓愈在【師說】一文中講: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就是說,古代的啟蒙老師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孩子掌握怎樣正確地「句讀」。

那麽古人在閱讀時加註句讀的動作,就叫「圈點」,如果在一旁加上註解,就叫「圈註」,所以即便是句讀、通常也就打個點或畫個圈,不像現在有逗號頓號的區別,更沒有所謂的問號和感嘆號。

古人的書面文字,都是文言文,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他們在讀的時候卻抑揚頓挫很有節奏,而且不同性格的人在讀同一篇作品的時候,他們讀出來的味道也截然不同,因為文言文沒有固定的標點符號,所以讀者可以根據個人的理解因聲求氣,從而充分將自己的個性呈現出來。

那麽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才有使用標點符號的習慣呢?答案是從新文化運動開始,這場轟轟烈烈解放思想的浪潮,讓白話文開始取代文言文。

1919年4月,胡適先生與其他五位著名學者向北洋政府送出關於頒行新式標點符號的議案,1920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準了這一議案,自此,標點符號開始在中國得到全面推廣。

很快,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了一套帶有標點符號的水滸傳和紅樓夢,這批帶有標點符號的古籍一經面世,就受到讀者的熱烈推崇,因為過去讀這些書籍都讓人非常吃力,但是有了標點符號以後,讓閱讀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閱讀的難度。

但這個時期的書籍,依舊是直行的豎版排列,那麽到了六十年代以後,漢字的書寫和出版,都由豎版排列改成了橫向排列,然後在1995年,相關部門又制定了【標點符號用法】的國家標準,這樣也就逐步形成了今天我們的文字和標點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