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人去世後為何要燒紙?延續千年的習俗,當然不僅僅只是一種迷信

2024-06-01國風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臨川

編輯|t

引言

每逢家人去世舉行葬禮,或是到清明節、中元節這樣的特殊節日時,全國的大部份地區都有這樣一個習俗,那就是 燒紙錢。

(燒紙)

人們將紙錢點燃,認為這樣就可以將這些錢財送往陰間,讓死去的親人不必在另一個世界忍凍挨餓。

但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麽大多數現代人都不信「鬼」的存在,但燒紙錢這一習俗卻能存在並延續至今? 燒紙錢,真的僅僅是一種「封建迷信」嗎?

一、燒紙常為祭逝者,寄托哀思盡孝心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將「婚喪嫁娶」視作人生要事。其中的「喪」,作為生者對死者身後之事的操辦,也備受重視。

古人相信,人在死後雖然入土為安,但靈魂卻不會消亡,而是去了另一個和現實一樣的世界生活,那就是陰間。

為了讓死者在那裏能過上和生前一樣的生活,親屬就必須為他們置辦生活必需品,錢財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因此,燒紙這一習俗也就應運而生。

燃燒被視作一種連線陰間和陽間的一種儀式,當紙錢燃燒殆盡之後,它們就是被送去了陰間,送到了已逝之人的手中。

(燃燒的紙錢)

為剛剛離世的人停靈和送葬時,燒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式,因為人們認為死者去陰間還要趕路,路上需要盤纏,到陰間後還需要置辦地產,這些都是很大的開銷,所以紙錢燒得越多越好。

(子女為老人燒紙)

這就是燒紙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供死者陰間花費。逢年過節祭祖時,也需燃燒紙錢。如果子女親屬沒有為老人或祖先送去足夠的錢財,還要被鄰裏嘲諷沒有孝心,「忘了本」。

而在一些地區還演變出了獨特的燒紙習俗。例如在北方,如果病患或老人狀況忽然惡化,生命危在旦夕時,家人們會連忙在屋外燒紙,此舉意為賄賂陰差,不要帶走人的魂魄,放一條生路。

還有些地方在送葬時會沿路撒下紙錢,稱作「買路錢」。這是為了賄賂野鬼,讓逝者順利入葬。

(撒買路錢)

而在燒錢時,我們還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紙錢的面值頗大,有些人甚至調侃, 陰間很可能會因為這些大面值冥幣,發生通貨膨脹的現象。

(冥幣)

而之所以將冥幣的面值做得如此大,其實也是生者對死者的一種美好祝願。

並不是人人在生前都能過上衣食富足的日子,有的人窮苦一生,去世後人們就會用這些紙錢,讓死者能夠彌補生前的遺憾,在地下開啟新生,過上好日子。

總之,雖然我們不能證明這些錢是否真的能送到死者手中,但 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燒紙這一行為,傳遞出的是生者對死者的尊重與哀思。

人們把這些物資傳遞給已故的親人,向他們傳達自己的祝福。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得到安寧,過得幸福。

這種對逝去親人的緬懷和悼念,是中國人骨子裏「孝道」的體現。

二、祭祀習俗有講究,燒紙反映祭祀史

而燒紙這一民俗,在歷史的演變中也出現了不少特定的規矩。

例如,在清明節、中元節、這樣與陰間文化緊密關聯的特殊節日中,燒紙是必須的。到了冬至或春節這樣的節日,人們還會燒紙紮成的棉衣,食物等。

(紙別墅)

家族成員集體上墳時,通常由長輩主持燒紙祭祀,旁邊還會擺放瓜果、糕點等食物供祖先享用。如果是各家單獨燒紙,則需要在路邊畫一個圈,在圈內燒紙。如果被風吹走幾張,也不要去撿,因為那些錢是被無人祭祀的鬼魂拿走了。

讀到這裏,也許有人會產生疑問,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出現的時間是在漢代 ,西漢以前沒有紙,古人怎麽燒紙錢?

這一想法有些本末倒置,因為燒紙這一儀式的重點,是祭祀。不管你燒什麽,還是不燒紙單拿貢品,都是為了祭祀。

在遠古時期,人類就有了祭祀的儀式, 那時他們祭祀的物件是天地日月,是庇佑他們的神明,借此加強家族凝聚力和民族認同感。

到了商周時期,祭祀就已經演變出完整的流程了,【禮記】中甚至還對周王、諸侯等不同等級的貴族喪葬或祭祀規格,隨葬明器,祭祀規格都有具體規定。

例如,天子祭祀貢品規格須用太牢。就是牛羊豬均有,而諸侯祭祀只能用「少牢」,只有羊和豬。

(太牢)

他當時也已經有了。死者可將陪葬品,也就是「明器」帶到陰間繼續享用的說法。因此,貴族墓葬裏會有大量精美的陪葬品。歷代王侯將相墓中都會有青銅器、玉器、衣食器皿等物品。

(青銅器)

但農耕文明下,只有地主階級才能夠享受這樣的特權。普通百姓家遇到災年或是苛政,甚至連幾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更別說給死者享用了。

但隨著造紙技術的前進演化,紙張成本越來越低。 人們開始用紙塑出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魏晉時期就出現了用紙錢祭祀的行為。

唐代的【法苑珠林】中就記載,祭祀時紙張會被視為絹帛的替代,供鬼使用。

(紙錢)

而考古學家也在不少唐代墓葬中發現許多紙鞋和紙冠帶。

(唐代紙鞋)

能夠節省祭祀的成本,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的紙質明器和紙錢,讓平民百姓也能夠為家人厚葬,就這樣流傳開來,延續至今。

三、燒紙並非全迷信,增添家族凝聚力

但也許有人又會質疑,說來說去,燒紙不還是為了祭祀,還是一種迷信?其實不然,你仔細想想,如果你家族親屬約你一同上墳祭祖,你會說出這是封建迷信,你堅決不去的話嗎?

現在相信鬼神之說的人並不多。但如果家族長輩邀你,你還是很難拒絕, 這就是燒紙錢這一習俗的真正核心意義:增添家族凝聚力。

祭祖時,天南海北,分散各地的親屬都會齊聚一堂,人們在這一過程中會加強集體認同感,從而達到維系互助共同體的目的。

(燒紙祭祖)

這種情況下, 你們再次加深血緣連線起的關系,即使你不喜歡某些人,也不會否認他們是你的親人。

盡管如今燒紙因環境汙染,引發火災等種種隱患受到管控,快節奏社會也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日漸淡薄。

但不可否認的是,提到燒紙,你最先聯想起的還是那些與你有著血緣關系的家族親人。 燒紙過程中共同創造的記憶,加深了成員的感情連結。

參考資料:

孫晨.燒紙錢的人類學觀察[J].大眾考古,2023,(12):25-29.

宋坤.填還陰債與預寄珍財——古代「受生」「寄庫」觀念考辨[J].敦煌研究,2017,(03):121-131.

李祥林.亡靈奠祭中的生命祈盼——「燒紙錢」民俗別解[J].民族藝術,2005,(0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