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戰國列子:宇宙天文學發展的鼻祖,比愛因史坦相對論還早2000年

2023-12-17國風

| 笑史雲煙

編輯 | 笑史雲煙

浩瀚的星空下,一位身著長衫的老者手持拐杖,慢慢踱步而來。

他就是列子,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

列子生活在戰國中期,是一個少言寡語的隱士,他不求權勢,不問世事,獨自隱居在故鄉,潛心鉆研學問。

盡管我們對他的生平所知甚少,但列子留下的思想財富,卻蓄積成一部開創性的經典—— 【列子】

01

列子出生於戰國時期的鄭國圃田,也就是如今的河南鄭州,他曾拜許多人等為師,學習道家思想,隱居鄭國達四十年之久,不求名利,專心修道。

後世尊稱他為 「沖虛真人」

列子一生創作了二十本書籍,所寫字數總計超過了十萬個。

據莊子在【逍遙遊】中的描述,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似乎已經練就了一身卓絕的輕功。

然而,由於莊子書中往往虛構許多子虛烏有的人物,如「無名氏」、「天根」,故有人懷疑列子也是莊子杜撰的「假人」。

不過,【戰國策】、【屍子】、【呂氏春秋】等文獻中都提及列子,所以他應該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列子所主張的思想見於【列子】一書,他最早提出了宇宙生成有四個階段的思想。

【列子】中的許多學說,都遠早於西方的同類觀點,他開創了 融寓言與哲理為一體 的先秦散文文風。

02

事實上,列子出身寒門,40歲時鄭國上下 幾乎無人知曉他的存在 ,直到鄭國發生大饑荒,列子被迫離鄉避難至衛國,弟子們懇請列子傳授遺訓,列子這才留下那段著名的「黃帝篇」。

這段文字雖然晦澀難懂,卻引發後人無數解讀和討論。

列子沒有直接闡述自己的思想,而是參照遠古黃帝的言論來表達核心觀點:天地萬物的更替迴圈,都源自一個不生不死的根本法則。

列子高深的哲思總結了道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的宇宙論;又吸收黃老學說的「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來形容道的執行;甚至說到玄牝、天地之根,已接近坎卦的義理。

我們不得不驚嘆,列子的思想竟然比老子和莊子還要早悟到天地自然之道。

其實列子並非生而知之,他有過非常坎坷的求道歷程。

列子少年時期便顯露非凡資質, 但求學過程並不順利 ,幾經輾轉才遇到心儀的老師。

20歲時列子拜關尹子為師,學習兵家思想;30歲時轉投壺丘子門下,研習黃老道家;40歲時列子又向老商氏學習陰陽五行;直到老年時才從支伯高子那裏領悟到玄學奧秘。

列子幾十年如一日苦讀,才逐步開悟,最終能夠「禦風而行,泠然善也」,說法驚為天人。

他將道家思想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然而高深的學問並未使列子目空一世,相反,他從未在鄭國主動傳道,只隱居深山, 過著極簡樸寡欲的生活。

直到走投無路才流亡衛國,面對弟子們的哀求,列子微笑著說:「吾所好者,人能無所好;吾所惡者,人能無所惡。」

簡單的一席話,道出了列子一生的追求,不求名譽,不爭利祿,與世無爭,淡泊明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03

列子的思想確實可以說源自於上古時期的道家思想,尤其是對黃帝文化中關於道的理解。

列子先參照了 【黃帝書】 中的一段話:「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段話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玄牝」,意指生成天地萬物的根源,也可以說是宇宙的母體。

這一點與【道德經】中對「道」的描述非常相似,都認為世間萬物皆 由同一根源衍生而來。

但是列子擔心弟子們無法理解這個抽象的概念,於是又對「玄牝」做了進一步闡釋:「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

意思是說,「玄牝」本身並不真正「生」或「化」萬物,它不會經歷生滅變化,而是永恒常存。

我們描述它「生化」「形色」等,都不過是借喻, 「玄牝」超越一切 ,是不能用言語形容的。

這種描述是否定了早期中國有關創世神話,強調「道」的自然內容,與現代科學觀念不謀而合。

說完這段話,列子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

意思是,既然一切有形的存在都來自無形,那麽宇宙天地又是如何生成的呢?這體現了列子追根究底的思想態度。

對此,列子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天地的生成可以分為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四個階段。

太易時,一片虛無;太初時,先天一氣形成;太始時,氣凝結成形;太素時,形體轉化為有品質的物質。

這四階段與現代宇宙學說異曲同工, 太初的「一氣」類似「奇異點」 ,太始的氣凝結成形與「物質暴脹」相當,太素則是各元素形成的過程。

可以說,列子的這一段論述,預示了後世許多科學發現和理論,他從抽象到具體,由點到面闡述了一個連貫的宇宙生成順序,體現了道家思想的深邃與開放。

尤其是強調天地萬物皆由「道」所生,否定各種創世神話,充分彰顯了道家思想的客觀性和對自然規律的尊重。

這種開放的思維方式和探索未知的勇氣,使古代道家思想 超脫於當時的歷史條件 ,仍對今人有啟發。

04

列子不僅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也是一位著述頗豐、思想獨特的先秦學者。

他提出的許多宇宙觀念在當時都頗為超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列子的思想獨特之處,在於他將自己的思維放在無窮無盡的宇宙背景下,而不僅僅局限在世俗中。

這使他保持了極為穩定的開放和超脫, 提供持久的智慧借鑒。

列子的著作【列子】記錄了他獨特的人生思考。

在思想內容上,最突出的是他將抽象的宇宙觀點 巧妙地植入具體的人生話題中 ,他不僅從天地的全域出發,審視地球生命的局部,而且用宇宙的本原來闡釋生命的根源,用宇宙執行的規律來說明生命變遷的必然,用宇宙存在的方式來啟示生命應有的狀態。

這樣,人生觀念就立足於堅實的宇宙觀基石之上,這種方法保證了視角的高度和開闊度,也使他的思想超脫世俗,與道合一。

在思想態度上,列子對道的描述極其冷靜理性,沒有任何形象附加或內容假設,無法描述的直言無法描述。

這種客觀的態度,使他的思想 免受主觀限制。

正因如此,列子的思想至今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時空的流動絲毫未能削弱其中的道理,反而使之越發契合現代科學,提供持久借鑒。

列子開創性地將道家思想推向高峰,對老莊都有重大的完善和超越。

他將道家世界觀的核心——道,描述為不生不死、周而復始的自然法則,這一理念不僅超前於當時, 也遠遠早於西方近現代科學哲學。

「我只是站在宇宙的制高點,洞觀天地萬物的道理,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視角,思考這個世界的奧秘。」

「生命是一條通向智慧的道路,我選擇獨自探索,但你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不要被表面的名利所迷惑,要保持澄明的心靈, 傾聽內心的聲音 ,它會引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這個世界充滿未知和可能,不要被眼前的風景局限,要放眼遠方,拓展視野,天地浩瀚,我們都要努力成為敢於思考、探索未知的人,這需要勇氣和毅力,但過程中你會獲得無窮的收獲。」

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務必秉持謙卑的科學態度,時刻準備接受新的發現與理論,而不是固守陳舊的思維定式。

也許,唯有如此,人類才能不斷推進科學發展的行程, 逐步揭開自然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