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扁斫輪 」是參照率和講述率很高的寓言故事,故事簡單,卻蘊含了深刻的哲理, 它能精準地回答一個刺痛我們神經的問題: 為什麽讀過很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輪扁斫輪」出自【莊子·外篇·天道】, 中有一個簡單句子,難倒當今一眾學者。 我查了諸多譯本,發現無一人能解釋清楚。 真是你不說我還明白,你說了反而讓我糊塗。
這個句子是: 「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
這是 木匠輪扁 向 國君齊桓王 陳述 制作車輪竅門 的一句話, 是理解輪匾高妙技藝的關鍵,所以很重要!
我們看 古文島 是怎麽轉譯的:
這種轉譯讓人直接墮入五裏雲霧中: 「澀滯而難以削入」是什麽東東? 莫名其妙呀! 「甘」「苦」是一組反義詞,怎麽沒體現呀?
再來看文史哲 的譯本,是這樣轉譯的:
兩種譯本大同小異,且都將 「入」 解釋為「進入 」,這種解釋扞格難通。
我們再來看 百度百科 的譯文:
這種轉譯將物件明確為「榫頭」 ,大抵不錯; 但將「徐疾」理解為「松緊(寬窄)」就很荒唐。 因為榫頭寬窄很好量化,將其傳授給後代也很容易。 那麽, 輪扁難以傳授的制輪經驗是什麽呢?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如果我們就詞解詞,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正確答案;但換一種思路,也許難題便會迎刃而解。
以下是從 制作木車輪的視訊 中截取的一張圖片——
從這張圖片中不難發現, 制作車輪的三種構件是:輪轂(中心)、輪輞(外圍)和輪輻(連線)。 而制作車輪的難點在於將輪輻的雙頭榫眼嵌入輪轂和輪輞之中。 據此推理, 輪匾難以傳授的經驗應該是:要把握好輪輻嵌入的時機,應做到不幹不濕;因為榫頭幹了,雖嵌入方便,但咬合不緊,不牢固;而榫頭偏濕,要嵌入就費力,而且和榫眼不相合。
因為 古代沒有測量濕度的儀器 ,所以難以量度,也難以傳授,只能憑經驗辦事:這就是輪匾七十多歲了,仍要親自動手制作車輪的原因。
所以, 「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應轉譯為 :
砍削輪輻,嵌入輪轂和輪輞,慢了,輪輻的榫頭偏幹燥,就容易敲入(甘),卻因咬合不緊密而使車輪不牢固;快了,輪輻的榫頭偏濕潤,就不容易敲入(苦),並且和榫眼不相合。
這樣一來,將 「徐」和「疾」、「甘」和「苦」 均解釋得清清楚楚,毫無違和感。將「入」解釋為「相合」 ,也順理成章。上述轉譯的硬傷也完全消除了。
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