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德經】第38章。決定你能走多遠的,從來都不是智力,而是心性

2024-06-27國風

上徳不德以是有徳,下徳不失德是以無徳。

徳:直視「所行之路」的方向,本性、本心。順乎自然,內心充實便是遵循徳。

憨山大師:「學道者,唯務實德充乎內,不必計其虛名見乎外,雖不求知於世,而世未有不知者也。」

21章「孔徳之容,唯道是從。」審視「德」的形態和運作方式,會發現「德」只是遵循於「道」而來的變化,「道」用之於人,即為「德」。「道」是一種客觀存在,在宇宙裏無形無象地執行,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遵從道,跟隨道,能依據道的規律而行事便是有「德」之人。

上徳之人內心充實,能夠依「道」而行事,內無分別心,不以「善、不善」為標準,順應的是事物的本性,不執著外在形式上的徳,因此上徳的人不以徳為徳,所以不會失去徳。

下徳之人始終以「善、不善」為標準,從不偏離「徳」,始終以「徳」為標準來衡量萬物,被「徳」所 束縛,所以他獲得「徳」名,實則失內,是舍真求偽,似得實失,所以說「下徳不失徳是以無徳。」下徳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徳,實際上是達不到「徳」的。

  • 上徳」之人心中沒有德的概念,凡事順應物性,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即不執著名或利,也又不執著於成事後的事情走向,事是自然而成,無刻意為「徳」痕運,所以不會失去「徳」。
  • 下徳之人也能夠依「道」而行事,但執著於成,執著於不失於「徳」。過於執著於「德」就會被「德」所束縛而偏離道,最終因刻意為「徳」而留下痕跡(善行無轍跡,善於做事的人不用刻意造就,一切自然而然,所以就不會有痕跡。)所以說「下徳不失德,是以無徳」。
  • 【莊子】:「水真正平了,就不流了。靜止的水是平的極致,它可以成為我們行為的準繩,內心平靜如水,外物就不能撼動。所謂德,就是形成完美純和的修養。德不外露,萬物自然親附而不能離去。」

    上徳之人徳不外露,不留「徳」的痕跡,人們發現不了他的「德」,更不會以此來稱頌,但時間久了,事件多了,人們會慢慢察覺他的「徳」,自然能親附;下徳之人,時時把「徳」放在第一位,以「徳」為準繩,時間久了,人們也發現他為「徳」的刻意痕跡,便會不再自然親附,最終是無「徳」。

    上徳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

    上徳是不刻意追求「無為」的自然無為。上仁是追求「有為」的無以為。上義是為追求名或利的有所作為。上禮:是為追求名或利,當得不到響應時,會強制別人按照禮義制度去做的有所為。

    表面上老子是在說人,實則是借「徳、仁、義、禮」來闡明自己心中的理想社會,只有在有誠信的社會裏,人民才會有安全感,也才會上行下效,以信侍人。

  • 第一等級社會。徳治,政府能順其自然規律,無為自治,每個人都可以按其自然本性生活,無拘無束。最大的特點是,①好似政府不存在,統治者是誰民眾不知道,只有在有災難時,政府才會出現。②無規則,無限制,行為自發。
  • 第二等級,仁治,最仁德的政府,不是為了統治而對老百姓好,是為百姓好而統治。特點是①要做事,為老百姓著想,為人民服務。②無以為:沒有目的,我做事是讓老百姓過得好,不要求報酬。老百姓知道統治者是誰,會自發的歌頌統治者。③有規則,有限制,行為自發。在規則內自願!
  • 第三等級,上義。政府:我要維持統治,我知道我做壞事我統治不了,所以我做好事,做好事方便統治。特點:①我要做事,我要有所作為。②有以為,我做了好事,你們要歌訟我,我要名聲,我要報酬。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是有目的的為老百姓著想。③有規則,有限制,行為不是自發的。
  • 第四等級,禮治社會,儒家 創立的等級制度。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級制度森嚴,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位置,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都安排好了。最大的特點①有所作為,我認為這是好的,我就做。 不但我要做而且你還得必須跟著做,如果你不做,就違背了「好」的 定義。②規則強制,行為強制,無個人意願。③看似合情合理,實則是無形的監獄,毫無人性、毫無人權可言③強權專制,強者制定規則,弱者執行遊戲規則。
  • 失道而後徳,失徳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

    所以失「道」後「徳」出來了,失「徳」後「仁」出現了,失「仁」後「義」出現了,失「義」後「禮」來了。禮來 了是因為忠信淡薄了,需要用禮來束縛,規範。所以當禮儀制度出現的時候就說明社會已經開始混亂了。

    「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

    老子認為:人類歷史,「有道」的時候,社會安定,秩序良好時,不需要仁義禮。不以「道」為依據時,才開始講「徳」,「徳」是什麽,是遵循本性、本心,然而怎麽可能事事時時能隨心?所以無法講「徳」了,只好講仁,仁是什麽?仁就是將心比心;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是,真正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想事的人越來越少了,只好講義;義是什麽?義就是合理、公正,有利於公眾的道理,義沒人管的時候,是無法讓所有人遵從的,所以只好講禮;禮就是行為準則、規範,不管有沒有人,你必須這麽做。所以講禮才是失禮的開始。

    如果大家都不亂來,都會自發的去遵循「仁義」,何必用「禮」來規範。所以說「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禮出來的時候,正是說明了誠信已經失掉了,社會早已無誠信可言,到處是欺蒙騙,所以需要禮趕快出規範。

  • 【莊子】古時候的人,生活在混沌鴻蒙、淳風未散的境況中,人與外部世界混為一體恬淡無為、互不交往,陰陽諧和而又寧靜,四季變化順應時節,萬物都能盡享天年,人們即使記憶體心智,也沒處可用,內心始終保持著天然。
  • 燧人氏、伏羲氏統治天下時,道德已衰退,世事隨順卻已不能渾然為一。神農氏和黃帝統治天下時,世道安定卻已不能隨順民心與物情了。唐堯、虞舜統治天下之時,開啟了治理和教化的風氣,淳厚質樸之風受到幹擾與破壞,已然背離大道,寡有德行,人世間舍棄了天然本性而順從於各自的私心。再後來教化、民風無法安定天下,就又貼上了浮華的文飾,增加了眾多的俗學。文飾浮華毀壞了質樸之風,掩沒了純真的心靈,人民開始迷惑和紛亂。
  •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知其華。故去彼取此。

    人們開始註重表面形式時(禮),就是在註重道的表面浮華現象,這是愚昧無知的,流於表面將導至奸偽欺詐的行為出現。所以大丈夫一定要讓自已處於厚實的境界,而不要讓自己陷入到淺薄的境地。一定要「徳」充於內,守住內心的「樸」外順其自然,遵循天道而行,而不要流於表面,失了內心的「真」。37章「化而欲作,吾將闐之以無名之樸。闐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辱。」

    所以要去掉表面和糟粕,而守住內心的自然真實的狀態。做到「內不化」而外能隨順。如果一個人丟掉了內心的自然樸實,那麽將丟掉一切,從失道開始,就會失去德,而後又失去仁義,最後只剩下表面形式。

  • 【易經·坤卦】「厚德載物」,心性厚重之人才能包容承載一切。
  • 【莊子】「生死之事夠大的了,能夠守住自然本性使德充於內的人的心境,能不隨死生而改變本心,哪怕天崩地裂,也不能改變他的心境。他所達到的至真之境,已超越一切的生滅相,固守了自己的根本。」
  • 為什麽說註重表面形式是愚昧無知的?

    當 大家都流於表面的時候,沒有人會用心經營誠信,總是竭其聰明才智去做些蠅頭小利的事,長久以往就會形成奸偽欺詐的不良風氣,人與人之間再無誠信可言。

    人靠信譽來維持、國家也需要靠信任來維持。個人失去信用後,寸步難行。國家失去公信力後,國將不國。

  •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莊子說: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無論什麽事情都是這樣,開始的時候能夠做到彼此信任,最後變成相互欺詐;開始時單純細微,臨近結束就會變得紛繁巨大。
  • 從信任到相互欺詐,從單純到復雜,根本原因就是過於註重表面的禮、形式,而無真誠的「信」,所以走著走著走向了欺詐。
  • 【莊子】「古之行身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窮天下,不以知窮德,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故曰:正己而已矣。」

    古人保全自身不用狡辯文飾的智慧,不用智謀令天下困頓,不用心智來困擾心性獨立自處而返歸自然的本性,又何需有所作為。道本身不是小行,德本身也不是小識,但是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所以說匡正自己就可以了。

    外在的機巧和文飾,都是傷及自身心性的根源。保持純正的自然本性,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