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蔣碧薇和徐悲鴻離婚另有隱情,離婚後獲賠百萬,晚年卻甘當情婦

2023-12-13國風

1926 年,留學歐洲的徐悲鴻夫婦在中國駐德國公使館的一次酒會上結識了英俊瀟灑的青年畫家張道藩。

張道藩

暑假到了,張道藩和傅斯年到柏林度假,有一天,兩人接待了一對回訪的夫婦,女的風姿綽約,顯得雍容華貴,可謂一幅絕妙的圖畫,她就是蔣碧薇!前兩天張道藩主動拜訪了她和她的丈夫,今天,蔣碧薇和她的丈夫徐悲鴻特地來回訪。

張道藩拜識徐悲鴻,是真心想結識這位有才氣的畫壇人物,徐氏夫婦回訪張道藩,給張道藩留下終生印象的卻是黑頭發、白皮膚的蔣碧微。

一個午後,蔣碧微收到了一封燙手的信。面對這封信,蔣碧薇驚慌失措,她糾結著,迷惘著,但低頭一看手上的那枚戒指,想起和徐悲鴻風雨同舟的日子,最終還是拒絕了張道藩。

自從徐悲鴻愛上孫多慈之後,蔣碧微一連幾個月,都見不到自己的丈夫。徐悲鴻幹脆一人去桂林,連一聲最基本的問候都沒有。

彼時,南京城頻遭空襲,蔣碧薇帶著兩個孩子整日惶惶不安,失落和無助比炮彈更強烈地搖撼著她的心。蔣碧微獨自挑起生活重擔,一人有時兼 3 份工作,獨立艱難地撐持著一個家庭,期間若沒有張道藩從旁相助與不斷慰藉,實在不可想象其處境會多麽不堪。

當初被蔣碧微拒絕後,張道潘滿懷失落,並和一位名叫 susan 的法國姑娘成婚,但他仍無時無刻不關切蔣碧微。

此時,張道藩受政府重用,器宇軒昂、春風得意,在人前盡顯風度,對蔣碧微一如既往,不斷地給蔣碧微寫信,幫她安排工作,躲避空襲。

她有些忐忑,有些不安,感情上也開始有些動搖。可為了兩個年幼的孩子,她不敢動心。當聽聞廣西戰事緊張,她南下桂林,勸說徐悲鴻回家,保重自己才可以更長久地為國效力。可徐悲鴻仍堅持留在桂林。

他說:

「吾人之結合,全憑於愛,今愛已無存,相處亦不可能。」

她給張道藩的信中寫道:「我平生最喜歡放鞭炮,因為它一經點燃,便勇往直前,絕無退卻,覺得有一種大無畏的精神,你說對不對?」

1937 年初,蔣碧微和張道藩走到了一起。兩人寫了 2000 多封甜膩膩的情書,把日子過得有情有趣。

雖然多年後很多人為她感到不齒,甚至連兒女也嫌厭她的選擇,但那時的蔣碧薇,一半是負氣,另一半更多的是需要用愛,來抵禦徐悲鴻所給的絕望。

1942 年,客居新加坡三年的徐悲鴻回到國內,蔣碧微十分尷尬,作為徐悲鴻相濡以沫的妻子,她無法拒絕丈夫返家。

這個一向自認為占據道德高地的女子,最後反而陷入了一種尷尬境地。

她寫信給張道藩,傾訴矛盾,張道藩提出四條出路:

一、離婚結婚(雙方離婚後再公開結合);

二、逃避求生(放棄一切,雙雙逃向遠方);

三、忍痛重圓(忍痛割愛,做精神上的戀人);

四、保存自由(與徐悲鴻離婚,暗地做張道藩的情人)。

蔣碧微選擇了最後一條路。

遭遇丈夫婚外情的女性通常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沒什麽好說的,離婚;

第二種,努力讓丈夫回心轉意,修復婚姻,只要丈夫不再犯,便相安無事;

第三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不知道,以給予丈夫常妻所不能忍的絕對自由,來換取婚姻的不解體。

而蔣碧微卻幾種都沒有選擇,一方面,她內心承受巨大的委屈與不甘,另一方面,為了消解自己的委屈與壓制在心底的憤怒,她以自己的出軌來謀求一種「平衡」,並獲得對丈夫施報復。

失戀或者失婚,對一個女人的打擊,其最嚴重的後果,不是其它,而是讓其陷入無盡的自我懷疑,喪失自信,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導致愛人離去。最致命的傷害,莫過於此,讓一個人失去自信。

而蔣碧微表面似乎自信滿滿,選擇了所謂的自由,用自己也出軌的方式報復,堅持認定自我正確,完全不反思、不自省。這不是自信,這是自大,甚至是愚蠢。

既然真心相愛,為何不敢破釜沈舟,張道藩的權宜之計,損失的,到底還是蔣碧微的利益。

沒有白過的人生,沒有白經歷的挫折,前提是:你足夠自省。很多愛上已婚男子的女人都難逃心碎。原因不過是她想做他的一生,而他註定是她的過往。

她到底是被離婚了,最終卻並沒有換來自己想要的結局,註定是兩敗俱傷。

四十八歲那年,徐悲鴻戀上 28 歲的女學生廖靜文。為了打動佳人,徐悲鴻故技重施,再次在【貴陽日報】上發表聲明:

「悲鴻與蔣碧微女士,因意誌不合斷絕同居關系,此後悲鴻一切與蔣女士毫無幹涉。茲恐社會未盡深知,特此聲明。」

哀莫大於心死,對於和徐的感情,蔣碧微已深覺像是前塵舊夢。

無怪乎女兒徐靜斐寫信控訴:「爸爸 ,為什麽您每次追求一個女人,就要登報跟媽媽脫離一次關系?假如您要追求十個女人,您是不是要登十次報呢?

愛有多深,恨有多切:她把「分居啟事」鑲在玻璃鏡框裏,赫然放在客廳迎門的書架上,命名為「碧微座右銘」。

她不爭不吵,走到法院簽字離婚,條件是一百幅畫,四十幅古畫,一百萬元錢。徐悲鴻默然接受,就此結束了這段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