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孫青瑜:「誠」在儒學裏的發展史

2023-12-15國風

「誠」在中國文化裏有多種所指義。

第一就是指「哲學」,同「道」。什麽叫哲學呢?就是透過對經驗進行抽象,並可折言而出的能力。成言而出,誠也,誠,成言而出也。正是因為哲學的本質屬於折言而出,所以與哲學有關的文字比如道、誠、信、哲……都與說有關。

因此「誠」字從「言」成意。

「誠」的第二層意思,是指功夫。什麽功夫呢?就是一元化的良知功夫,常與實和信聯用,組成誠實,誠信。

【說文】中將「誠」譯為「信也」,嚴然是不對的。

事實上誠是誠,信是信。

誠信二字屬於補充短語,功夫透過勤學苦練致誠後,自然會信手而來。換句話說,信是誠的結果,只有功夫達到「返身致誠」的境界了,才有能力信手而來。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皰丁解牛」,技能透過皰丁多年的勤學苦練,內化成了「後天本能」,才有塔克辛手而來的大自由表演。言外之意就是把外在著的知識、技能、德教,內成為了自己的本能和本性,不作理性認知的參與,才能致誠達信。

誠字的第三種所指,引申為一種品德。

【荀子】曰:「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

孔子曰:「請問何謂真?」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也就是說,誠字的第三種所指,表達儒家真善美品德中的「真」 ,所以用「誠」來組的詞很多,如真誠、誠實、誠懇、誠心、誠信、誠意等等。

孫思邈的【大醫精誠論】,就同時包括後兩種所指。第一所指的就是醫術內化的「功夫」:學成了,成,誠也。但是把功夫修精達「誠」了,只是「體」,只有「反身而誠」,體用合一的去致用,才是儒家為學問題的終極目標——精誠。所以【大醫精誠】反復提倡「精」:醫道屬「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方能達誠。

由此可見,「大醫精誠」裏的「誠」和誠信的「信」一樣,屬於學精後達到一元化套用的狀態——良知良能。

在【大醫精誠論】裏,「誠」字除了指一元化的良知良能的功夫,同時還指一種儒釋合流的「品德」:要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

可縱觀整個文化發展史,「誠」字在中國文化發展史裏的最主要所指,還是指一元化的——良知良能之意,也就是說「誠」是良知良能的另一種叫法,屬於儒家的為學和修養功夫。

什麽意思呢?就是技能、本事、禮德學成了,內化成了本能和本性,進入套用才能達到「苞丁解牛」的天人合一狀。

只是這個天人合一的狀態在中國文化裏叫法實在太多,名字太多,總是讓很多無力「至精至微」者,學的一頭霧水。

也就是說,一元化的認知方式和行為狀態,在中國文化裏,尤其儒家為學和修養功夫裏,名字很多,可不管她叫「真」、「誠」、「良知」、還是叫「本心」、「致誠」、「致良知」、「知行合一」、「天人合一」……其所指基本上都是一個意思:天人一合的一種狀態,或者修到天人合一的標準。

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元認知的狀態和一元認知的標準。

正是因為「誠」和良知、良能、知行合一、本心一樣,是儒家為學和修養功夫論的最高標準,所以從【論語】、【大學】、【孟子】【中庸】開始,「誠」就是儒家為學工夫論的核心問題:「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到了宋明理學時期,以周敦頤為首的宋儒們在人道部份也襲承了先賢之理想,對「誠」字極為重視,甚至把「誠」提到了本體論上。

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完全可以把周敦頤的【通書】和【太極圖】進行互訓,或者說,完全可以用他的【通書】駁倒他的【太極圖】。

因為他的宋氏【太極圖】把傳統「太極」分為兩個部份,一個無極,一個太極。無極屬於不動狀——絕對零度以下的「寂」,而太極則是指正在「化」和「化成」的部份。可他【通書】裏的「大誠論」的「誠」,卻屬於「有」與「無」、「動」與「靜」、「寂」與「感」的統一體。所以他天道論的本體和他人道論的本論,成了他哲學體系裏的最大矛盾。

於是張載在老子氣一元論的基礎上,用他的「太虛」大論否定了周敦頤的「無極」真空說,在人道的部份自然也把誠字拉到了「實」的層面上:心之實為誠也。

朱子也襲承了張載的理論:「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 方可「心理合一」。

到了陸九淵時代,同樣襲承了張載的「實誠」說,以「真」、「實」訓「誠」:「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

而王陽明作為儒家為學功夫和修養功夫的集大誠者,卻綜合了朱子之誠論和陸九淵之誠論:「誠是心之本體……誠是實理,只是一個良知。」

從而我們可以看出,「誠」字作為儒家為學和修養功夫論的一元狀態和標準,無論是叫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功夫……形容和所指都是一個事,也就是如何把外知、技術、教化……內化成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本能,從而進入一元化的「用」——不假思索的貫入行為中,從而達到「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的天人合一狀——一元的行為境界,這就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這就是儒家大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