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晚唐詩人的一首熱血邊塞詩,此詩篇幅雖然短小,境界卻是極為開闊

2024-08-07國風

在唐詩中,描寫邊塞風光和邊地征戰的作品屢見不鮮。

早在盛唐時期,高適、岑參、李頎等人就以寫這一方面的題材而聞名於世,形成了著名的所謂「邊塞詩派」,此後的一些詩人也屢有創作。

但是盧汝弼的這首小詩,卻能在寫同類生活和主題的作品中,做到「語意新奇,韻格超絕」,不落常套,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

盧汝弼〔唐代〕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這首詩的大意是:

寒風吹來,夾雜著飄雪,凜冽如刀割一般;騎著戰馬在長城窟飲水,更加嚴寒。

半夜裏烽火升起,將士們都知道有敵人來侵犯,立刻都沖鋒上前線,決心要保衛賀蘭山。

盧汝弼,字子諧,範陽人。景福進士。今存詩八首。他的詩語言精麗清婉,辭多悲氣。

詩八首,皆是佳作,尤以【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為最善。

這首詩中寫邊庭生活,一片悲氣彌漫之中又含著雄壯,十分動人心魄。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這兩句描寫北地嚴寒,多大風雪,這是許多邊塞詩人都曾寫過的情景,但總沒有風吹飛雪、雪借風勢,而至於穿透刀瘢鉆心般疼痛這種形容使人印象深刻。

邊疆將士身經百戰,留下累累瘢痕,已經痛苦萬狀,現在風雪穿透戰袍,再從刀瘢處鉆透身心,加倍地寫出了他們的這種痛苦。

「刀瘢」一詞還說明這些戰士,已經是久戰沙場的老兵了。他們雖然負傷累累,卻仍堅持守衛邊疆、保衛祖國。

「飲馬長城窟更寒」,此句是由古樂府「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句化來,詩人稍加變化,添上一個「更」字,寒氣驟增,境界全出。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這兩句敘述烽火夜燃,傳來敵人夜襲的警報,邊塞將士緊急動員,齊心協力共保賀蘭山地帶祖國山河不失的情景。

」火,指古代邊防報警的烽火。「一時」側重於時間一致,「齊」側重於動作一致,形容聞警後將士們在極困難的自然條件下,團結一致、共同抗敵的英雄氣概。

這是一曲格調高亢的保衛邊疆、反抗侵略的戰歌,也是一首歌唱英雄主義、充滿積極樂觀精神的愛國詩篇。

從全詩看,前兩句在於襯托鋪墊,寫天氣嚴寒,是為了表現將士們的英勇頑強,不畏艱苦;

後兩句寫邊庭夜警、虜騎窺邊,一時萬甲齊趨,共同保衛西陲險隘。軍令之整迅,將士之爭先,皆於末句七字見之,覺虎虎有生氣也。

標題稱怨,其實不怨,相反寫得慷慨豪邁,不落俗套,詩中戍邊將士同仇敵愾、奮勇抗擊敵軍夜襲的英雄形象十分鮮明,還讓讀者有馳騁想象的余地。

無怪乎胡應麟要稱贊盧汝弼的這首詩為「語意新奇、韻格超絕」了。

【聲明】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