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達摩東渡之前中國有佛法嗎?解開這個問題,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2024-01-20國風

什麽是祖師西來意?佛法大意是什麽?關於這樣的問題,在中國禪宗史上被了問了不下幾百遍,但禪師的回答總是花樣百出、莫衷一是,沒有定論。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也很重要,達摩東渡之前中國有佛法嗎?如果能明了這個問題,或許就能給前面的問題找到答案。

有一些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古印度佛教大約在東漢初年漢明帝時期就傳入中國的,而達摩東渡大約在公元526年。

顯然佛教傳入中國要比達摩斯來早了差不多500年,那麽達摩東渡之前中國就已經有「佛法」了啊,那麽問「達摩東渡之前中國有佛法嗎」顯然是多此一舉了。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這樣簡單,關系著「什麽是佛法」等禪宗的核心問題。

「達摩東渡之前中國有佛法嗎?」在【五燈會元】第二卷中關於這則公案的記錄如下,分為兩段來評說。

第一段原文:

問:「達摩未來此土時,還有佛法也無?」師曰:「未來且置,即今事作麽生?」曰:「某甲不會,乞師指示。」師曰:「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僧無語。

意譯與評說:

這是關於天柱山崇慧禪師的一則公案,崇慧禪師承牛頭法融的法脈,而牛頭法融得四祖道信的真傳。

有一僧人問崇慧禪師:「達摩沒有到中國的時候,中國有佛法嗎?」

這是一個理性的問題,把佛法當成了知識或學問,這個問題與修行毫無關聯,只存在於思維中而脫離了現實。就好像在問:「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

崇慧禪師說:「先不要說達摩沒來之前,就說現在,你明白什麽是佛法了嗎?」

崇慧禪師沒有回答「有沒有」的問題,而是反問他「如何是的問題」。他的反問一下子就把僧人從無關修行的思維中拉回到了現實,「有沒有佛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知不知道什麽是佛法!」對修行者來說,此刻此處自己的體悟才是有意義的。

「我不知道,請師父指點。」僧人面對崇慧禪師的提問,答不出來,希望師父開示。

崇慧禪師的反問,讓僧人回到當下,把問題與自身修行關聯起來,開始審視自己修行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某甲不會」,就比第一次問的問題現實多了。所以希望師父指點什麽是佛法,而不再去糾結有沒有佛法。

同樣,不要去管「人生有沒有意義」,而是「你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麽」,這才是和你有關的事情。

崇慧禪師的回答富有詩情畫意:「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僧人聽了禪師的回答仍然一頭霧水,答不上話來。

佛法的要旨、意義是什麽?什麽是佛法?如果這樣說,那樣就不是;如果那樣說,這樣就不是。如果佛法有一個確切的定論,這個問題早就不是問題了,註定是會被找到的,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簡單而分明。

什麽是「萬古長空」?無法描述,但可以從「一朝風月」中感受到它的真實無虛。如果說什麽也沒有,春夏秋冬、萬物生長,勝敗興衰、人生沈浮又是那麽的真實可信。

什麽是「一朝風月」?真實可見,但可以從「萬古長空」中感受到它的世事無常。如果說一切都真實不虛,可是王朝更替、亦生亦死、花開花謝,什麽都來去匆匆,無法恒在。

「萬古長空」展現「無」的一面,「一朝風月」展現「有」的一面。從「一朝風月」可以見「萬古長空」,從「萬古長空」可以現「一朝風月」。「一朝風月」是現象,「萬古長空」是本質;後者是體,前者是用,體用不二,非空非有。

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不是什麽道理,也不是某一現象。只知道現象,那是把世界看簡單了;只知道原理,那是把世界搞復雜了。真相並不是這樣一分為二的,而是「性相如一」、「心法不二」。原理與現象自始至終就沒有分開過,如果有所分別的看待,就不是佛法真義了。

就拿佛法來說,「佛法真義」就好比「萬古長空」,達摩傳法就猶如「一朝風月」。離開達摩傳法、執於「萬古長空」,那是「真空」;無視「萬古長空」執於達摩傳法那是「幻有」,不可執於某一端。

所以,哪裏有什麽佛法?佛法都是方便之名而已,一切「二元對立」的概念或定義都是不實的。

又有什麽不是佛法?佛法就是當下自然而然的顯現。花開花謝、雲卷雲舒......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好像什麽也沒說,正因為沒有「實指」,所以什麽都說了。

所以,人生的意義是什麽?接著看這個公案的第二段,你會找到答案的。

第二段原文:

師復曰:「阇梨會麽?」曰:「不會。」師曰:「自己分上作麽生,幹 他達摩來與未來作麽?他家來,大似賣蔔漢。見汝不會,為汝錐破卦文,才生吉兇,盡在汝分上,一切自看。」僧曰:「如何是解蔔底人?」師曰:「汝才出門時,便不中也。」

看見僧人不說話,崇慧禪師再問:「和尚,你明白了嗎?」

僧人不說話要麽是悟了,知道言語無法表達;要麽就是還在迷惑之中,不知道怎麽回答。

僧人答:「還是沒明白。」

看到僧人的確是沒有體悟佛法大意,崇慧禪師繼續解釋道:

「什麽是佛法就在於自己的體悟,與達摩來不來傳法何幹系?他來給你說法,就好比「半仙」給你算命,你以為他給你蔔上一卦你的命就定了?卦上顯示的吉兇並不是真相。」

「其實你的命不是因為卦而有所分別,而一直都是由你自己決定的。蔔卦都是采用你現有的資訊而成,卦象都是在展示你自己的現狀,並不是在自身以外給你創造的吉兇。」

大智慧的人、「不信命的人」,他的命是算不準的,因為他知道「改命」。老子說「反者道之動」,任何事物都是向著自己當前狀態的反面變化的,事物的發展總是在否定自己的現狀。

這個「反」並不是說「物極必反」,而是時時刻刻都在反。月亮不是一下子就變圓的,天也不是一秒鐘就變黑的,「反」無時無刻不在持續進行著。

因此,下一秒就由這一秒決定,只要立足於當下,懂得進取,你的命運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人定勝天」只是強調了主觀能動性的一面,卻忽視了「客觀現實」的一面。如果把主觀能動性當成了絕對,就容易落入「心學」的主觀主義、「精神勝利法」。

比如:「虛心使人進步」

不滿足的心是好的,但進步的空間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必須要知道事物的變化離不開客觀條件的限制。

正常的成年人能舉起100斤的重物,如果透過科學的訓練以及堅強的意誌力與進取精神或許能舉起400斤乃至更高的重量。但這個上限是不能違背了人體生理結構的客觀條件的。

如果想舉起1000斤或更高的重量,就不單單是主觀能動性的問題了,人體結構和組織不經過「大改」是不可能辦到的。

也可以這樣說:主觀能動性決定了下限,客觀條件決定了上限。從這個層面來說,兩者也是「有無」、「陰陽」的關系。

因此,按道家的說法,變化的前提基於「當前狀態」;按佛家的說法,「當下即是」,都是基於當前的條件。至於當前狀態是什麽,就不是語言可以說清楚的了。

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而佛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脫離當下客觀世界的見解、道理都不是真相。至於真相,就在客觀存在中,不是以人這個觀察者角度能說清楚的。

但有一種人的命是能被算準的,那就是所謂的「庸人」、「信命的人」,以為命由天註定,什麽都是「命中註定」,不思進取、躺平擺爛,註定是做不得自己人生的主人的。

你看,剛給你蔔了一掛,是基於你在家裏待著時的相關條件而得出的結果。可是,只要你一出門,一切現有條件都變了,剛才預見的吉兇就當不得真了。因為出門後將要面對什麽樣的客觀環境,在家裏蔔卦時是不知道的。

基本佛理緣起性空講的就是以上這個道理。

所謂「緣起」,指的是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基於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變化則結果也相應變化。緣聚則生,緣散則滅,一切事物都不會「無緣無故」的存在,不可自主的存在,這就叫做「無自性」。

因為「無自性」,所以事物會隨著外緣的變化而流變。因此,任何事物當前的狀態都是可變的不穩定狀態,這種「存在的不確定性」就叫做「空性」。佛學中的「空」指的就是「不確定性」,而不是什麽也沒有的真空、空寂。

佛學不是只講「放下」的毒雞湯,也不是只崇尚「燒香拜佛」的形式主義。佛學,特別是禪宗是很接地氣的關註當下、關註內心、關註人生真實體驗的修行。

佛學所倡導的「當下即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皆「空」,但不離因果。所謂的「空」,只是虛位以待,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另一種說法。會有什麽樣的結果就看你自己當前采取什麽樣的行為了。

回過頭來,人生的意義是什麽?不在書本上、別人的言語下、自己的思慮中,而就是「當下即是」,「當下如何」?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當然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衷心的感謝您的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