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書多了會不會失去自我?

2024-04-01文化

讀書多的人會不會失去自我?很難說。書本知識不是十分可靠,也不是完全正確,可能會對讀書人形成「洗腦效應」,讓讀書人變成書呆子。當然,這樣的看法並不全面,大多數讀書人保持了自己的獨立人格,對書本中的知識有借鑒性地吸收和利用,算是沒有失去自我。可是,這樣的讀書並不深入,甚至只是淺嘗輒止,需要理解書中的深意,沈浸進去,不然就會出現誤解誤讀,甚至出現自以為是的現象。

讀書成了矛盾的事。沈浸進去,容易失去自我,變成書的奴隸;不沈浸進去,還能保持獨立人格,卻容易失之膚淺,不能獲得書中的要旨。那麽,究竟應該怎樣閱讀呢?閱讀的時候,要放棄自己的成見,不要形成「所知障」。哪怕暫時放棄自己的獨立思想,進入作者的思維模式,也是值得的。起碼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作者思路,知道作者想要表達什麽,也知道自己應該看中什麽,吸收什麽。要是帶有成見閱讀,就會先入為主,甚至還沒有閱讀就已經判斷書本的優劣了。這樣的判斷往往是自以為是的判斷,並不客觀,也不準確。讀書人往往自負,以為讀過幾本書就算是博學多才了,其實只是淺嘗輒止,並沒有深入知識的海洋,也沒有看到書本帶來的妙處。

雖然人的認知是有限度的,但限度也分大小。讀書多的人限度大,可以囊括很多知識,而讀書少的人限度小,往往局限在某一個範圍,不敢越雷池一步。書籍本身就是促使人進步的,包括很多學科的專業知識,也包括很多技能的記載。倘若沒有書本,人類文明就無法傳遞了。即便現在進入了電子時代,人們也仍然要靠書本傳遞知識,傳遞經驗。網上的電子書本是從紙質書發展而來,並不是憑空產生的。每一本書都有作者獨特的表達方式,有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當然,書籍的水平有高有低,適合不同閱讀層次的讀者。高水平閱讀的讀者可以閱讀研究性專著、古代文獻等,中等閱讀水平的讀者可以閱讀古今中外的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而低等水平的讀者就只能閱讀一些通俗小說,閱讀一些小刊物上的所謂美文了。不管閱讀什麽書,對於讀者來說,都算是有閱讀需求,都算是「開卷有益」。

不過,隨著讀書的增多,人們會發現,閱讀層次逐漸提升。以前唯讀通俗小說,讀小刊物上的美文,讀多了就厭倦了,喜歡看古典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作品了。倘若閱讀不倦,就會繼續提升閱讀水平,會喜歡閱讀一些專業書籍,算是一種個人化研究吧。當然,大學生都要讀專業書籍,即便閱讀有困難也要閱讀起來,以此實作專業化學習和研究,主要還是為了順利透過畢業考試,獲得畢業證。讀專業書可以算作「術業有專攻」,倘若讀書太雜,沒有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就會白白浪費時間,迷失自我。

很多沒有專業化發展的人很容易在讀書中迷失自我,被書本的知識馴化,也就變得唯書是舉,張口就是書本上的話了,看似文縐縐,看似很博學,其實沒有自己的觀點。好不容易發表一下看法,也只是挪用了書本上的話,並沒有自己真實的觀點流露出來,讓人覺得不實在,或者已經成了「死讀書」典型。古人雲:「盡信書不如無書」,與其被書本中的內容纏結,失去主體意識,還不如不讀書,做一個具備主體意識的人呢。一些人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才疏學淺,不堪大用,就要讀書,彌補自己的不足。可是,他們偏偏迷信書本,被書中的觀點俘獲,變成了書本的奴隸。當讀書人對作者和書本頂禮膜拜的時候,就是新的迷信產生的時候。

迷信作者並不可靠,因為作者也有認知局限,也有很多不具備的專業知識,只是作者寫書的時候查閱大量資料,搞了一些實地調查研究,比大腦是一張白紙的讀者要好得多。讀者看到了作者的書,看到書中參照了大量資料,實地采訪記錄等,就覺得自愧弗如,要反復觀看,學一學裏面的方法,還要看到作者觀點的實際效用。這樣看未嘗不可,要是頂禮膜拜就沒必要了。倘若一本書換了作者,作者 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搞同樣的調查研究,卻不會寫出一模一樣的書,是不是人的認知不一樣,形成的觀點也不一樣?很可能兩個人同寫一樣名字的書,寫出來的內容大相徑庭。作者尚且如此,讀者就更是千差萬別了。閱讀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完之後,認識不同,體驗不同,有的還沈浸在書本中,認為作者寫得好,也就失去了自我;有的已經跳了出來,回歸到原來的自我,對書本進行一番評價,算是看過了。其實,書本的所有內容並不是人們能夠評判過來的,人們只看到了喜歡看到的東西,至於不喜歡看到的東西,就忽略不計了。

由此來看,絕大多數讀者都會在閱讀中失去自我,尤其是大量閱讀之後,會形成知識的交融,往往自以為形成了獨特觀點,其實還是某本書中的觀點,並不是自己的獨創。所以,讀書多的人要時刻保持理性,保持理論自覺,要善於反思,還要善於保持獨立人格和精神,更要形成自己的獨特觀點。不然,只會被書本知識束縛,也就不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