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年過完了,孩子們也都回城上班了,80多歲的我們咋辦啊

2024-04-01文化

導語

雖然還沒有到十五,但是現在年輕也都回去上班了,我的孩子們也都在外地,我的外孫、外孫女現在一個在外地上學,一個也已經上班了,我一直都跟老伴兒生活在村裏,原來我真的是沒有感覺,但是今年過完年,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孩子,我感覺老伴兒的眼圈都紅了。

你們說我們些老人該怎麽辦啊。

我叫劉秀娟,今年79歲,我的老伴兒比我還大5歲,現在已經80多了,我倆相伴這麽多年,可以說是相濡以沫,春秋轉瞬即逝。歲月如梭,我們這對老夫妻,便這樣相依為命,紮根於這片鄉村的土壤之中。

年節之際,家中熱鬧非凡,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仿佛讓整個屋子都煥發出勃勃生機。然而,隨著年節的落幕,那份熱鬧與喧囂也逐漸散去,留下的只有我們兩人與這寧靜的鄉村。

每當看到孩子們的車漸行漸遠,我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惆悵。而老頭子,他是一個沈默的人,但是這次送走小女兒的時候,竟也偷偷轉過身去,用手背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水。我知道,他和我一樣,心中充滿了對孩子們的思念與不舍。

但我們深知,生活就是這樣,有聚有散,有歡笑也有淚水。而我們,這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將繼續攜手走過每一個日出日落,留在老家。

我,20歲的時候就嫁給我的老伴兒,風風雨雨這麽多年,一共生了兩個女兒,曾經還有人笑話過我,說我生不出兒子,但是兩個女兒都出息又懂事,村裏就兩個考上大學的,都是我們家的,女兒出息,再也沒有人說風涼話了。

他們都在繁華的城區奮鬥,只是普通的公司職員。大女兒快要退休了,也快能享受退休的閑適,而小女兒還得奮鬥,聽她說,她現在正好到了很關鍵的時候,小女兒還依偎在我的身邊跟我說,等退休後,便會回到老家回鄉村,陪伴在我們身邊,為我們盡孝。然而,我和老伴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只能無奈地笑笑。

我們不確定,是否真的能等到他們退休的那一天。更擔心的是,即使他們真的退休了,家庭的責任和孫輩的撫養又將成為他們新的牽掛。他們真的能如願回到我們身邊,陪伴我們度過晚年嗎?

這,也許是大多數老年人的生活狀態吧,期盼著子女的陪伴,卻又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無奈。而我們,只能在這寧靜的鄉村,繼續相依為命,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但是跟其他老人不同,值得慶幸的是,我和老頭子都有穩定的退休金,這讓我們在眾多老年人中顯得頗為幸運,也算是因為孩子們都去了大城市,我跟老伴兒早就做出了打算。盡管退休金不是很多,但是在這寧靜的鄉村生活中,足以支撐我和老伴兒的日常開銷。我們二人素來節儉,也不亂花錢,每月還能有些結余,這些剩下的錢,我們就存起來,期待著孫兒們回家時,我們會給下一輩兒一些零花錢,這也是我們作為老人的愛。

其實我沒事兒的時候,也會想,若是沒有這份退休金,那我們的日子將會如何度過?我們的孩子們是否還會像現在這樣關心我們,回來看望?現在壓力這麽大,他們自身的負擔已經很重,既要忙於工作,又要養育子女,為孩子們籌備婚事,甚至幫助他們購置房產,真的還有多余的精力照顧我們嗎。

我一直都知道,我們的退休金,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生活的保障,更是孩子們心中一份溫暖的依靠。我們深知,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這份依靠將始終存在,溫暖著他們的心,也讓我們在晚年生活中得以安心。

其實大多數家庭都面臨著相似的重擔,都是一樣的情況,孩子們的精力自然被分散,無法周全地照顧老人。而我跟老伴兒想的也明白,也深知農村的生活更適合我們的節奏。在這裏,房子大,小院子,還可以種菜,我去年還養了兩只小烏雞,我閑不住,總喜歡侍弄些這些,享受那份自給自足的喜悅。

然而,這幾年,隨著歲月的流逝,我覺得自己身體還挺好的,走路什麽都沒問題,但是老伴兒的身體狀況卻不是很好,尤其是感冒了兩次以後,非常的明顯,身體也愈發虛弱。其實就是到年紀了。我們年級都不小了。

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我們無法回避。大女兒和小女兒曾說要給我們雇個保姆,但是我跟老伴兒沒有同意,而是選擇相互扶持,攜手走過每一個清晨和黃昏。這樣簡單而真實的生活,對我們來說,已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其實不瞞各位,老年病我也有,之前也去做過一次手術,原本我能做一手很好的手工活,但是現在連線都任不上。就是老了。花眼了。

其實作在的村子也沒有太多年輕人,雖然有些年輕人學習不好,但是他們也挺勤快的,不是說能勤快到種地,至少,大部份都已外出打工,留守在村裏的多是五十、六十多歲的。年輕人對於農村生活的渴望已然減弱,他們更傾向於城市的繁華與機遇。

我的女兒們也曾提議,希望我跟老伴兒能與他們同住。他們表示,無論選擇住在哪個女兒的家中,他們都會照顧好我們的,但是退休金可能需要交到家裏,但是會而留下一些零花錢,不會讓我們手中沒有錢花的。

大女兒說,這樣做是因為畢竟女婿家也有老人,其實我們也理解,我們現在的積蓄最終也將留給孩子們,他們提議現在就以這種方式來處理。我們深知,這是孩子們在盡力平衡家庭與責任,而我們,也願意以這種方式支持他們。

我跟老伴兒商量過,老伴兒的意思是,咱倆現在也不缺啥,還能動,沒必要跟孩子們一起,那樣哪有在自己家住的舒服。雖享受天倫之樂,但自由卻受到限制,短時間可能挺好,但是遠香近臭,時間長了就遭人嫌棄了。

我對此深感認同,然而,面對孤獨無助的晚年生活,我們仍有些許仿徨。我們並非吝嗇於那微薄的退休金,正如女兒所言,這些積蓄最終也將歸他們所有。

然而,他們或許並未完全理解我們的顧慮。作為老人,我們渴望保持一份獨立與尊嚴,手中握有一些積蓄,才能讓我們在需要時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想象一下,若我們生病需要醫治,或是需要請護工照料,那時再期望孩子們出錢出力,恐怕會面臨諸多困難。我們深知,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隨時可能出現,而我們希望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晚年生活預留一份保障。

我心裏都明白,孩子們並非不孝,只是他們身處的環境與條件,使得他們無法長期陪伴在我們身邊。他們忙於工作,無法時刻照料我們的生活。如果只是一時的短暫離開,或許還能勉強應對,但時間一長,各種生活瑣事和潛在的矛盾便會逐漸浮現。

當然,我跟老伴兒確實也想過,考慮過請護工來照料生活,然而如今的護理費用確實不菲,可以說就我們的退休金加在一起都不夠支付的。孩子們也並非沒有孝心,只是他們確實沒有額外的經濟能力來承擔這筆費用。

因此,我跟老伴兒只能選擇繼續留守在這熟悉的鄉村老屋中,珍惜每一天的時光。我們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身體健康,努力不給孩子們增添更多的負擔和麻煩。

其實然而,人生本質上就是一個持續成長和修煉的過程,我們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時間所帶來的痕跡。每一次經歷都是成長,這些年苦過、累過,我跟老伴兒兩個人也都挺過來了,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向成功的墊腳石。我們應該珍惜歲月留下的銘印,用它們塑造更成熟、更睿智的自己。

然而,生活中的不確定性總是難以預料。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不禁思考,像我們這樣情況的老人究竟有多少?我們是否只是眾多孤獨老人中的冰山一角?這些問題,或許並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它們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憂慮和不安。

去年老伴兒摔倒了一回,我也曾提議我們兩人聘請一位保姆來照料生活,但是讓保姆來農村也不是很現實,現在尋找一個合適且可靠的保姆也成了一個難事兒。此外,女兒也說,一旦我們中哪一個生病,如果只是保姆可能也無法提供必要的醫療照顧,屆時仍需要他們親自前來照料。

目前,我們身體狀況還行能動,還是先維持現狀吧,我跟老伴兒兩個人相依為命。至於未來的種種可能,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順其自然了。

朋友們,你們現在有這樣的憂慮嗎?你們會選擇在農村養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