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梁周洋與曾祖母林徽因:刻在基因裏的人生交集

2024-04-01文化

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劉越)在梁周洋眼中,曾祖母「林徽因」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她們從未見過面,距離最近的時候,兩人隔著一塊墓碑,一個人在裏頭,一個人在外頭。在北京的日子裏,梁周洋偶爾會同家人去八寶山看望林徽因。公墓肅穆寧靜,梁周洋的心也跟著靜下來。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很早以前,梁周洋就將曾祖母看作人生道路上的燈塔,幾乎每一個重大軌跡都與其重合:她們都受中西文化雙向熏陶長大,少女時期都在異國他鄉求學,學成後都選擇回國投身古建築事業……

一年又一年,循著林徽因的足跡,梁周洋堅定不移地往夢想走去。

山西佛光寺,梁周洋和曾祖母林徽因的同款打卡姿勢。受訪者供圖

親愛的曾祖母,這次有個好訊息帶給你

這一次,梁周洋為林徽因帶來了一個好訊息。

三個月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弗裏茨·史坦納教授邀請林徽因家屬後代到北京進行談話。校方計劃邀請梁周洋及家人在2024年5月18日共同前往美國賓大,參加林徽因的學位補授儀式。在此之前,賓大已宣布將向林徽因頒發遲到的建築學學位。

家祭無忘告乃翁。梁家人決定選在北京晴朗的四月早天裏,到林徽因墓前一訴衷腸,「她如果知道了,在天之靈也會很安心的。」

七歲就搬到美國生活的梁周洋,對林徽因的初印象是「一位有距離感的長輩」。林徽因1955年逝世,梁周洋80年代出生,軌跡並無交集。然而,成年後的梁周洋對建築美學樂在其中,開始閱讀林徽因著作,領略其學術成就,曾經的「陌生」轉為「敬仰」。林徽因對古建築保護的執著精神,深深影響梁周洋,成為她的精神支柱。

梁周洋(右一)與父親(左二)。受訪者供圖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為延續曾祖母的遺誌,梁周洋在短短幾年內周遊6大洲、75個國家,在旅行中領略西方建築的特色。遊歷結束後,她對古建築的保護和修復產生了濃厚興趣。

2015年,梁周洋加入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註於古建築保護和教育工作;2020年,她成為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青年理事發起人,並在2024年作為亞洲及中國國際顧問委員會的創始發起人,推動亞洲和中國建築計畫的保護、修復和人員培訓。

「希望借助文化傳播,保護亞洲和中國的建築,提升國際社會對亞洲和中國文化的關註。」梁周洋笑稱,這可能是「基因覺醒」。畢竟其曾祖父母在30年代已率先系統性追尋、測繪和記錄古建築,最終記錄了兩千多座古建築,豐富了中國建築史,提高了亞洲建築的世界地位。

曾祖父母前行的道路,如今亦成了梁周洋為之努力奮鬥的事業。「從高祖父梁啟超,到曾祖父母梁思成、林徽因,祖輩們對我的影響非常重要。他們讓我得以選擇自己的方向,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我不是名媛,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高祖父梁啟超名留青史,曾祖父母梁思成、林徽因是新中國著名建築師,外高祖父周培源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眾眼中的梁周洋可謂「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而她本人的成績也對得起如此清貴的家世:擁有牛津大學賽義德商學院MBA、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SIPA)公共管理碩士、喬治華盛頓大學學士學位。另一方面,在投身於文化遺產修復和保護的同時,她還將家族事業打理得井井有條。

顯赫家世疊加傳奇人生,梁周洋內建「流量密碼」,名門之後、社交名媛的頭銜鋪天蓋地而來,她卻對此表示反感。「很多人給我發過一些媒體和自媒體的報道,把我打造成一個所謂的‘上流社會名媛’,我很不喜歡這樣的稱呼。」梁周洋直言:「我不是名媛,我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出生在一個‘不太平凡’的家庭裏。」

梁周洋與古建築合影。受訪者供圖

梁家家風家訓自成一脈。迄今為止,梁啟超的精神依舊對家族有著深遠的影響,歷經五代仍未動搖。「他強調的價值觀成為我們的教育核心。他教導我們追求熱愛,貢獻社會,而非強求名利。」

梁周洋說,與當下許多「雞娃」父母不同,家人並未給她設定過高而大的學府目標,如北大、清華或海外常青藤名校。

在成長的過程中,梁周洋信奉天道酬勤,努力延展人生的道路,「這種開放的教育方式賦予我安全感、愛和力量。在人生選擇中,我感受到了家族的堅定支持。延續他們的使命,便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何謂傳承?戰火紛飛的年代,梁周洋的先人們用雙腳丈量華夏大地,為後世留下珍貴文化遺產;如今生於盛世,見證祖國飛速發展,梁周洋深感使命在肩。她立誌要繼承先人遺誌,守護東方建築之美,並以筆為劍,繼續書寫民族的榮耀與自豪——這便是梁周洋作為「普通人」堅定不移的決心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