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紅樓夢中的葫蘆廟在哪裏?葫蘆隱喻南明分瓜?

2024-06-17文化

賈雨村是胡州人,雖然寄居葫蘆廟,但卻並沒有出家。而第四回中,石濤卻把他寫成了「葫蘆僧」,判了一樁「葫蘆案」。那麽,【石頭記】中的葫蘆廟究竟寫的是哪裏,賈雨村為何是「葫蘆僧」,判的是葫蘆案呢?

欲知賈雨村為何是葫蘆僧,為何判了一樁葫蘆案,葫蘆案又是什麽案,那就得先揭開「葫蘆廟」之謎。【石頭記】中的葫蘆廟,為何在姑蘇閶門外十裏街仁清巷呢?

地陷東南,姑蘇究竟寫的是哪裏?

寫罷女媧補天石,書中便道:「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裏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皆呼作葫蘆廟。」

什麽是「地陷東南」?這四個字要與女媧補天對看。前面解讀四大名著中的女媧補天時,講到這篇神話本出【淮南子·覽冥訓】。後來的【列子·湯問】卻移植【淮南子·天文訓】的一段話,覆寫了這段上古補天神話: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以【淮南子】編目順序,卷三是【天文訓】,卷六是【覽冥訓】,顯然,淮南王之女媧補天是在共工氏與顓頊帝爭帝之後,顓頊帝之天因共工氏怒觸不周山而引出了媧皇氏煉石補天。【列子·湯問】則把時序顛倒了過來,女媧補完蒼天之後,共工氏才怒觸不周山。

【石頭記】中的「地陷東南」卻又是以【列子·湯問】的神話入書,先寫女媧補天,再寫「地陷東南」。寓意大明之天不能再補,朱明即將走向末世。這四個字中,隱藏了大明兩個重大事件:其一,燕王攻陷東南都城,也就是書中實寫的金陵,然後遷都。

「鰲足立四極,鐘山一蟠龍」,女媧補天「斬鰲足以立四極」就被借喻為大明金陵。鰲,大海龜,朱棣自稱玄武轉世,大明遷都也是「鰲足立四極」。

地陷東南,是因為共工氏與顓頊爭奪帝位,書中的「奇比」、「小燕四兒」就是因為與侄子朱允炆爭奪皇位而導致了「地陷東南」的結局。朱棣奪得皇位,於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是以,甄士隱資助賈雨村,叮囑他「 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 」。 東南對應的就是西北,賈雨村要進京會進士,那就得「西上」了。

其二,紅樓三由(尤)之朱由崧於弘光元年(1645年)失陷東南之地。下文故事中,就將以「兩山對峙」的筆法,交錯隱寫這兩段歷史,並且,預伏「烈火烹油」的大明結局。

「地陷東南」交代了時代背景,那麽,葫蘆廟就不會在「姑蘇」了。姑蘇即蘇州,照應後文賈璉、林黛玉「同送林姑老爺靈到蘇州」。然而,此「蘇」卻是書中的「髯蘇」,也就是反復寫到的蘇軾。

【石頭記】為何反復寫髯蘇、蘇軾,當以專文來解讀,這裏先講與葫蘆廟相關的事。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第一首就是【赤壁懷古】,借用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而隱寫大明以及靖江王「喧闐一炬悲風冷」的大結局。靖江王府被隱寫在「這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中的孔有德化為灰燼,南明最後一帝朱由榔則被以夏金桂隱寫的吳三桂付之一炬。葫蘆廟毀於走水,就是朱明最終結局的真實寫照。

作者(應當是八大山人)借髯蘇的【海棠】,戳穿了一個天大的謊言。多爾袞制造假象,說崇禎帝是在槐樹下自縊的,以鐵鏈鎖之,命為「罪槐」,意思是崇禎是罪魁,大清取而代之乃是順應天命而吊民伐罪。而【明季北略】中卻非常清楚地記載: 崇禎帝是在煤山紅閣海棠樹上殉國的 。這就是書中「棠村」的一大寓意,其中還隱藏了大明另外一個皇帝——「棠村」究竟是誰,咱們今後再講。

姑蘇之「姑」,諧音「孤」,指代藩王,隱寫大明「分瓜」。大明分瓜是怎麽回事,請看下文。姑,又指的是黃姑牽牛星,對應的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巧姐,隱寫的是大明皇帝。又以「乞巧」伏元妃之死,隱寫朱由榔的結局。

姑蘇,是春秋時期吳國的都城,此吳借指吳王朱元璋。也就是無稽崖之「吳」,【水滸傳】飛天蜈蚣王道人,【西遊記】烏雞國、蜈蚣之「吳」。無稽崖實則「吳姬鴨」,隱寫的就是大明朱家。這個諧音寓意我在很多文章講過,此處不再重復。

總而言之,姑蘇不是蘇州,蘇州也不是實寫的蘇州,那麽,姑蘇閶門城外的葫蘆廟又是哪裏呢?

閶門之外十裏街仁清巷,實寫大明都城和祖陵?

書接上文,「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這句詩句「互文」,兩句話並做一句寫,猶如「主人下馬客在船」。解開來讀應當是「東南」、「一隅」,什麽意思呢?

東南指的是大明金陵都城,另外一隅就是玄武之地的閨閣。「隅」,拆開是「禺邑」。禺是魚的諧音,一種長尾猿猴,寓意建於猴年(戊申)亡於猴年(甲申)之大明。邑,本義是有祖廟與祖陵的國都。

廟,即廟堂,葫蘆廟隱寫的就是大明祖廟與祖陵,也就照應了「隅」。大明新都從永樂十九年起,也就借指朱棣位下的所有大明皇帝。這是【石頭記】的主線,「金陵十二釵」即長陵至德陵。思陵為大清所建,南明時期,朱家不認可,比如朱由榔就只提「十二陵」。

姑,息也,處,止也,息也。「有處姑蘇」,寓意大明止於此地,也就是終結於葫蘆廟。

姑蘇有閶門城,【吳越春秋】記載:「 立閶門者,以象天門 ,通閶闔風也。」王逸註【楚辭】:「閶闔,天門也」。閶門即天門,【石頭記】中的「閶門」即天門,閶門以外就是太虛幻境。這一筆,就是大明新都的實況描述。

閶門即天門,此「閶門」便是蒯祥設計之門,閶門之外就有十裏街。安為「家女」,女,指的就是玄武七宿中的女宿,大明新都就在女宿之分野。女、宿合起來,就是個「安」字,大明以此地為家,借用天時地利以求「永樂」。「閨閣昭傳」即永樂之後大明皇帝傳。

由閶門外十裏街往西,即大明十二陵,也就是「金陵十二釵」。由閶門而入就是太虛幻境,這裏寫的就是大明祖陵。所以,穿過十裏街,就到了仁清巷,葫蘆廟就在這裏。

仁清巷之「仁」,即欽差金陵生體仁院總裁之「仁」,「體仁」二字出自永樂皇帝的謚號,朱高熾的謚號和廟號(仁宗),以及大清給崇禎上的謚號。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的謚號中也有「仁」,不過是「禮仁」而非體仁。大明藩王城之東門也叫體仁門。「體仁」,絕不是說的清朝辦事機構,而是指的大明皇帝與大明藩王。

甄士隱就是江南甄家,欽差體仁院總裁。欽差是「芹菜」的諧音,甄士隱因而在中秋饋贈賈雨村以「芹意」。芹,就是曹雪芹的「芹」。什麽意思呢?咱們今後再講。

清,朖也,朖者,明也。清,本來就是「明」。但【石頭記】的主背景是南明時期,正是明清之交(清明)時期,因此,「清」其中之一寓意指的是大清,「巷」說的是北京是這兩朝的都城。巷的古字是「邑共邑」。閶門外十裏街仁清巷毫無疑問寫的是大明、大清之都城。

雖然姑蘇閶門城外十裏街仁清巷為明清兩代都城,但是,「葫蘆廟」卻是特指的大明祖陵。

葫蘆廟是全書主線,【石頭記】終局於此?

甲戌本第四回,賈雨村審結葫蘆案,書中有一則批註: 「至此了結葫蘆廟文字。又伏下千裏伏線。起用‘葫蘆’字樣,收用‘葫蘆’字樣,蓋雲一部書皆系葫蘆提之意也 ,此亦系寓意處。」

這則批註必定出自作者之手,交代的是【石頭記】以「葫蘆」提綱挈領,一部書因葫蘆而起,因葫蘆而終。不僅【石頭記】如此,四大名著都是如此,「葫蘆」二字是總綱。

我在講女媧補天統括四大名著這篇文章中講到,【三國誌通俗演義】寫了10處,【水滸傳】中寫了25處寫到了「葫蘆」。【西遊記】中的「葫蘆」就更多了,其中,平頂山銀角大王有一只紫金紅葫蘆。這只葫蘆是「老子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所煉,孫悟空說,當年女媧煉的是雌雄一對,一根藤上結了陰陽兩個葫蘆。

陰陽即「明」,紫金是紫金山,借喻大明金陵都城,紅即朱。這對雌雄葫蘆,也就暗喻了大明兩京。雌雄都以「隹」為形部,隹是鳥的總稱,寓意金陵在朱雀火正之地,燕王(永樂)遷都至北京。雄的聲部是厷,這個字也讀「hóng」,諧音洪武之「洪」。雌為女性,借指女宿。

葫蘆與匏瓜同屬葫蘆科,葫蘆比匏瓜小。說到「匏瓜」,就一定會想到第四十一回中,妙玉給薛寶釵品茶的「瓜分爮斝」,這件茶器就是隱寫的大明分瓜。瓜,古字為「苽」,又叫「蔣」,蔣是蔣玉函的「蔣」,隱寫的是蔣州,蔣州即南京。「瓜分爮斝」第一層寓意,講的是因洪武封藩諸子,大明藩王開始分瓜,「奇比」奪了蔣州。「地陷東南」,陷的也是蔣州。大明朱家爭奪的就是紫檀堡中的「蔣玉函」。

第二層意思,是南明時期朱家藩王為爭奪皇統展開大火並,導致大明家事徹底消亡,葫蘆廟因而是葫蘆僧走水而白茫茫一片真幹凈。

「櫳翠庵茶品梅花雪」,賈母帶著眾人到櫳翠庵品茶,是因為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史太君兩宴大觀園,劉姥姥說了一句酒令「花兒結了個大倭瓜」,倭瓜即南瓜。花,即草化(曹化),隱寫的是大明朱姓化自曹姓。南瓜隱喻南明,之所以有南明,就是因為朱家自己結出的惡果。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有一句「分瓜笑綠媛」,講的就是大明分瓜因木字輩起,至木字輩終。朱棣是朱明第一輪木字輩,南明時期有四帝,書中以江南甄家四次接駕暗喻。四帝中,朱由崧、朱由榔是第三輪木字輩,另外兩帝是唐王朱聿鍵、朱聿鐭兄弟。這四帝除朱由崧「地陷東南」外,其余三帝相互爭餅分瓜。

石濤的父親桂林靖江王朱亨嘉稱帝,參與到朱家藩王「分瓜」之列。大明「分瓜」的結局,是石濤家事消亡,大明化灰,賈家「爬灰」。這樣的結局,早就隱伏在葫蘆廟中。所以,石濤和八大山人說,【石頭記】「 蓋雲一部書皆系葫蘆提之意也 」。

【石頭記】以葫蘆廟為總伏線,第一回中的「葫蘆」就預伏了全書的結局。到了第五回暗寫「葫蘆廟」時,就以洪武四年所定之十二月律之數,仿寫了【紅樓夢曲】。八大山人【問香樓】:「十二風流曲曲新,聞香誰是問香人」,就是說的【石頭記】中的警幻之曲源自太祖朝會宴享樂舞之數。

大明太祖十二月律包括文曲、武曲總共十四首,警幻之曲有【引子】、【收尾】,也是十四曲。其中,就隱寫了「葫蘆廟」。

【收尾·飛鳥各投林】最後唱道:「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凈![甲夾批:又照看「葫蘆廟」。與「樹倒猢猻散」反照。] 」這句批註,就交代了【石頭記】的故事將終結於葫蘆廟,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尚未「了結葫蘆廟文字」。而這句批註又點到了葫蘆廟即「猢猻廟」。

飛鳥,是以鳳陽之「鳳」,朱雀之地金陵燕雀湖上的大明皇城,以及玄鳥燕王指代大明。以「飛鳥各投林」收尾,就是朱明滅亡的詩禪隱語。

「竹木生平地曰林」,這句解讀被四大名著點化為「竹木」,也就是朱家木字輩皇帝的寓意。大明終結於朱由榔,朱由榔則被大火焚燒,焦大、油炸焦骨頭之「焦」,就是火燒群鳥的意思。「飛鳥各投林」,寓意葫蘆廟走水,朱明化為油炸焦骨頭。

葫蘆廟隱寫了大明祖廟與祖陵,更是隱寫了大明末世之劫。那麽,賈雨村為何寄居於此,他為何是葫蘆僧,又判了一樁葫蘆案呢?欲知端的,請看下一篇文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