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徐州非遺傳承人劉振蘇:讓更多人愛上「陳井面塑」

2024-03-08文化

將面粉調變成面團,然後上鍋蒸熟變成彩面。彩面弄好後,利用雕刻工具,經過點、切、壓、按和挑等一系列手法,做成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形象……這就是徐州市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睢寧面塑的制作方法。今年35歲的劉振蘇,是睢寧面塑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睢寧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劉振蘇

一家三代都會面塑,廚師專業的他選擇成為一名非遺傳承人

「我爺爺和爸爸都是做面塑的,從小我就特別喜歡中國傳統文化。」35歲的劉振蘇一邊擺弄著手裏的面團,一邊跟記者聊天。

劉振蘇是徐州睢寧人。從小,他就看著爺爺和爸爸捏面塑,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什麽是「陳井面塑」,更不知道什麽是非遺。他回憶說,初中時,他就獨自捏出了一組人物,受到了老師的表揚,那時候面塑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大學他學的是廚師專業,因為從小接觸面塑,所以在食品造型方面比別人更「手巧」。大學畢業後,他去了天津,在當地他遇到了很多手藝人,心中又燃起了做面塑的想法。隨後,他開始系統地投入到面塑的學習中。2018年,他回到老家徐州睢寧,沈浸地學習和研究面塑。2023年,他被評選為第五批徐州市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睢寧面塑代表性傳承人。

△龍年面塑作品

「面塑作品不僅需要技法純熟,對手藝人的細心程度也要求極高,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日復一日的勤加練習。」劉振蘇坦言。制作面塑作品,大致可分成兩步,第一步是制作彩面,首先選用面粉,根據一定的比例調變成面團,混合顏料後上鍋蒸熟變成彩面,靜置一段時間。彩面制作完成後,第二步就是利用雕刻工具,經過點、切、壓、按、挑等特殊手法,將面團制作成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或動物形象。

△劉振蘇面塑作品【悄悄話】

「【悄悄話】是我最喜歡的一件面塑作品。」劉振蘇指著陳列櫃中的作品說。這幅作品的靈感來自初中課本中的一幅配圖,內容是一個小女孩給爺爺說悄悄話的場景。從前期構思到後期制作,劉振蘇用了15天左右。他說,整個作品的難點就在於竹筐,當時他用面直接搓成小細條,編好後發現容易塌掉。他偶然發現把很細的銅絲裹在面團中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七夕節的一張照片,讓他發現「新玩法」

大部份人對面塑都是抱著傳承的想法,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劉振蘇有了創新的念頭。一個七夕節的前夕,劉振蘇的朋友突然把女友照片發給他。當時他還很詫異,原來,朋友希望他可以根據照片用面塑的手法把女友「捏」出來。

△劉振蘇根據結婚照捏出的面塑作品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經過整夜趕工,劉振蘇第二天將捏好的面塑給朋友寄過去了。沒想到朋友收到後很滿意,打電話跟他說,捏出來的面塑簡直跟女友一模一樣。這件事也給他帶來了啟發,他開始大膽嘗試,把平面的婚紗照片轉換成三維立體面塑。這個創新之舉,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歡。現在,他經常收到別人寄來的婚紗照,想讓他幫忙做成面塑。他說,能用面塑的形式幫助大家記錄甜蜜瞬間,自己也有種滿足感。

△劉振蘇教村民們面塑技藝

成立「陳井面塑工作室」,教授村民非遺技藝、幫助大家增收

如今,劉振蘇還在老家成立了「陳井面塑工作室」,教村民面塑制作技藝。在姚集鎮第二小學,劉振蘇成立「面塑名師工作室」,把面塑課程加入學校社團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文化。

△劉振蘇透過直播展示面塑

劉振蘇還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把面塑銷往全國各地。2023年,共銷售村民創作的面塑達100多萬元。劉振蘇對現代快報記者說:「以後我還會帶著面塑作品走進學校、走進群眾家中,讓大家認識面塑、感知面塑,把這門古老的藝術傳承下去。」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鄭陽 文/攝 通訊員 顧士剛 張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