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修仙探密,怎樣才算是修仙

2024-05-26文化
修仙探密怎樣才算是修仙 修仙是中國文化裏獨有的一個概念,也算是中國古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畢竟人間的皇帝還要受到世俗的約束,然而仙人卻能夠逍遙於三界之外,神遊於太虛之中。從古至今,不管是書聖王羲之,還是詩仙李白,又或者是韓愈、蘇軾、白居易,這些活躍在歷朝歷代的文人才子,無一例外都是重度的修仙愛好者。那所謂的成仙到底是什麽呢?真正的修仙方法又是什麽呢?公元724年,24歲的李白第一次踏上了他的尋仙之路,結果在行至江陵時,他真的遇上了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老者稱贊李白有仙人之根,邀請他和自己修仙人之道。李白則寫下了一篇大鵬玉溪有鳥賦,將老者的出現比作是仙人之路,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後來李白身上的仙骨、李白世俗中的仙器,大多都源自於這次相見。20年後,為了紀念這位仙人,李白還寫下了一幅上陽台帖,這也是他唯一一幅留存於世的書法作品,而這個指點李白的老者,就是開創了天台仙派、被譽為大唐帝師的司馬承禎,然而造化弄人,這位一心想要隱居山林,連續多次拒絕官位的道人,卻接連受到了武後、睿宗、玄宗這三位皇帝的召見。可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多年徘徊在長安和洛陽的李白卻被玄宗逐出了大唐朝堂。那這位讓李白心心念念的道人到底有什麽神奇之處呢?他為什麽會得到三代帝王的召見呢?因為他建立了一套全新且可行的修仙方法。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確實存在著大量關於修仙的記載。從時間上來看,大概可以分為尋丹、煉藥和修道這三個階段。第一個尋丹發生在先秦時期,代表人物有春秋時期的方仙團體和秦始皇身邊的方士徐福。他們認為想要成仙,就要去到昆侖、蓬萊等仙境之地去尋找那傳說中的長生之藥。為此,齊威王、燕昭王、秦始皇等帝王都曾組織過大型的巡洋活動,但每一次的結果都是皇帝們想要長生,方士們想要的卻是大撈一筆。因此從秦朝之後,采集藥草、煉制丹藥就成了求仙之路的主要方式,並且一直延續到了唐朝時期。在這個期間,淮南王劉安煉出了豆腐,醫聖張仲景煉出了五石散,藥王孫思邈煉出了火藥,東晉的葛洪發現了水銀。盡管一直都沒人煉出長生之藥,但因為在煉丹的過程中確實會出現很多古人難以解釋的化學現象,所以就算有不少人都死於丹藥之手,但人們對於煉丹的追求卻依然很狂熱,尤其是在以道治國的大唐盛世。在這個時期,有不少人都開始假扮方式,以煉丹服食為名隱居在名山之上,為的就是想要借此引起朝廷的註意,透過這種捷徑來博取功名。因此,司馬承禎所說道,如今鐘南山不是修道的捷徑,反而變成了這些人做官的捷徑。在察覺到外丹術的弊端之後,司馬承禎透過整合道家經典以及丹祖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構建了一套全新的修仙體系,這就是修道這一階段的由來。而這個修道的主要方式就是在莊子一書中被反復提到的心齋坐忘。司馬承禎解釋說,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一個個復雜至極的矛盾體,人們都喜歡道德的名聲,但是卻又厭惡道德的行為,人們都喜歡富貴,厭惡貧困,但大多卻只能過著窮困樸素的生活。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命運都沒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被掌握在了上天的手中。這個上天指的就是人們天生的欲望,也就是說,所謂的成仙,首先就要超脫欲望的控制。這裏要註意一下,坐忘指的不全是打坐和禪坐,而是指一種狀態,這種狀態還體現在茶道、圍棋,甚至讀書、作畫等日常的活動之中,大意就是透過這類枯燥又復雜的訓練來讓自己消除所有的念頭,從而達到超然物外、物我兩忘的修道境界。此後,坐忘就代替煉丹成為了人們求仙問道的主要方式。比如在西遊記中所講述的就是坐忘悟空、悟虛的修道理念,西行路上的妖魔鬼怪,道觀寺廟裏的假道妖僧,所追求的都是一步成仙,一步長生。殊不知,這條枯燥繁瑣的西行之路才是磨練心性、修道成仙的唯一通路。再例如,蘇軾也曾在水龍吟中寫道: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凈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意思就是有了坐忘後,修仙這個虛無的理想就成為了一個可行的事實。這裏所講的坐忘指的就是司馬承禎的坐忘論。司馬承禎根據天隱子八篇的觀點,將修道之法大概分為了五個階段,分別是斷緣、修心、虛己、真觀和泰定。我們用較為通俗的說法來解釋一下,首先是斷緣,人為什麽要斷緣呢?這就引出了道家思想的一個核心概念,叫做復歸於樸,這個樸指的就是嬰兒,也就是說每個人天生就是符合於大道的人,要不然我們也不會降生於世。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本性卻被逐漸隱藏了起來,於是我們開始求取財富,索取名利,甚至不惜求神拜佛、求仙、煉藥,想方設法的讓自己回到年幼時那個最開心的狀態,但卻忘了真正的救贖之道不再是我們遙遠的仙境,不在於什麽靈丹妙藥,而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那到底是什麽隱藏了天性呢?他說,有些人假借修道,忙於傳名,為的就是想要借此升官發財,有些人安排酒局、邀人赴宴,為的就是貪圖別人以後的報酬,人的一生所做出的各種舉動,大多都是為了去得到一些東西。我們之所以整日忙忙碌碌,就是害怕自己會失去某些東西,那按照這個邏輯來看的話,難道是情緒、名利、欲望等這些我們追求的東西隱藏了我們的天性嗎?是因為我們想要好的情緒,想要滿足自己的欲望,想要更高的名利,所以才迷失了我們的天性嗎?司馬承禎的理論沒有局限在這些相互對立的觀念之中,而是指出了一個最為根本的東西,什麽東西呢?比如說,我們正在以朋友打賭,如果是用塵土作為賭註,那我們就會變得得心應手,如果是用絲綢作為賭註,那我們就會變得小心翼翼,但如果是黃金,那我們就要坐立不安,心神不寧,如果是生命,那可能還沒開始就被嚇暈過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之所以會出現心態上的變化,是因為生活的環境告訴我們這件東西到底有多麽珍貴。換句話說,人作為一族群體性的動物,它的行為必然會受到社會經驗的指導,但反過來,這種社會經驗卻又會給我們帶來心態,帶來情緒上的波動。這就是人之所以要斷緣的原因,也就是說,是我們面前的世界,是社會生活遮蔽了我們的天性。但問題就是斷緣指的是要脫離世俗,然而人作為一種社會化的產物,又不可能真正的脫離社會,那應該怎麽辦呢?這裏就引出了第二個階段,修心。什麽是修心呢?他舉了這麽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看影視作品、看文學作品時,會習慣性的將其中的人物分為是好人和壞人兩類,每次看到壞人要做出惡的行為時,我們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厭惡難過的情緒。在司馬承禎看來,這就像是一個人要拿刀砍自己,而你卻故意把脖子伸過去,把頭放在他的刀下一樣,明明是別人犯下的錯誤,卻讓我們自己產生了一種心病。嗜欲深者天機淺,凡外重者內必拙。他借修心的觀念,緊接著又引出了第三個階段,也就是虛己,源自於道德經中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理念。意思就是求學的人要不斷的去增加知識,而想要尋求真理的人就要不斷的去減少知識。因為知識本身只是自己主觀的思維偏見。比如說,因為我們知道什麽是好,什麽是壞,所以才會尋求好的,厭惡壞的,因為我們知道什麽是美,什麽是醜,所以才會尋求美的,拋棄醜的。那如果是去掉這些概念呢?因此,虛己的核心就是忘掉自己所堅持的標準,忘掉身體和自己的感官,忘掉精神上的念頭,忘掉所有的認識,甚至是忘掉七情六欲。有些人可能會感到疑惑,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為什麽要去拋棄好壞的分點呢?這就到了第4個階段,作者將其稱為真觀。所謂真觀,就是發現了事物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任何一件事物都必然具備著數不清的多面性。他們本自具足圓滿無缺,因為人們無法用有限的語言系統去描述一件無限可能的事物,所以就只能簡單的將其分為是好壞兩面,並且就連好壞本身也只是立場上的差別。而如果從不同角度觀察不同門類分辨,就會發現它除了好與壞,還有著多到數不清的性質。如果能夠看到一件事物的多個方面,不再執著於那些相互對立的概念,這就是最後一個階段,泰定。司馬承禎將這個狀態描述為形如幹枯的木柴,心如熄滅的灰燼,這個狀態也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清靜無為。那這個狀態有什麽作用?對了,他是這麽解釋的。他說,歷史上有很多奇人,就是在絕境之中大徹大悟,人在絕境之下,會觸發一個極為特殊的狀態,叫做萬念俱灰,就是感覺怎麽樣都找不到一個出路。平常人一秒鐘都要出現無數個念頭,但是在絕境之下,所有的念頭都蕩然無存。這就像是一個人身患重病,除了趕緊讓身體好起來,別沒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一樣,對什麽美聲美色、功名利祿完全都提不起任何興趣,這也就是所謂的心死則道生。總的來說,真正的修仙不在山上,真正的修道也不在廟裏,而是在具體在切實的生活之中。有的人整日磕頭打坐,坐禪論道,卻依舊改不了多年的習氣,有的人雖然生活在鬧市之中,但卻能做到「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所謂的修仙,修的就是一顆超脫於世俗之外的心,讓自己隨時都能回到年幼時那種無憂無慮的狀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