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一首宋詞,借回憶杭州美景,展現了詞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2024-06-29文化

讀詩陶冶情操,解詩以娛自心

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北宋·潘閬【酒泉子·長憶西湖】

【酒泉子】共十首,是北宋詩人潘閬回憶杭州美景而創作的組詞,分別從山水寺塔等多個角度描寫杭州勝景,這首詞為其中的一首。

潘閬,字逍遙,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縣附近)人,北宋詞人。

北宋至道元年(公元995),潘閬被朝廷賜進士出身,授四門國子博士,後因「狂妄」追還封賜。

潘閬性情豪放,做事不拘小節,因此常常得罪權貴,宋真宗時被人排擠,外放為滁州參軍。

潘閬擅長詩詞,風格清麗淡雅,富有浪漫色彩,【酒泉子·長憶西湖】就是這樣的作品。

詞的題目【酒泉子】是詞牌名,又名「杏花風」,唐朝詩人司空圖曾寫過【酒泉子·買得杏花】。

詞中提到的「西湖」,就是今天的杭州西湖。

盡日:成天。

憑闌:靠著欄桿。

島嶼:西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島。

依約:隱隱約約。

白鳥:即水鳥,白鷗、白鷺等。

詩詞大意: 我經常想起漫遊西湖,整天站在樓台上,扶欄遠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兩兩的釣魚小船,小島上天高淡遠的秋色。

最難忘的是,一陣悠揚的笛聲隱隱約約地從蘆花蕩裏傳長時,驚動了棲息在那裏的白鷺,它們倏地成群飛起,排列成行。

西湖的景色使我艷羨神往, 因此一旦離開它,閑暇時,又撩起我垂約的情趣,開始整修釣魚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於清涼爽闊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潘閬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借回憶西湖的美景,展現了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詞的上片勾勒了一幅遠近相宜、恬淡自然的清秋景色。

秋高氣爽的時節,西湖水如明鏡,孤山清朗,三兩漁船悠然自得,作者以寥寥數筆便已繪出一幅淡墨點染的西湖秋景圖,使人如在畫中。

開篇 「長憶西湖」 ,先寫回憶中的西湖山水美景,而後抒發詞人內心的情感,情景交融,於樸實的白描中透出無限空靈,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盡日憑闌樓上望」 ,詞人站在樓上,整日眺望西湖,無數美景盡收眼底,卻怎麽也看不夠。

一個「盡日」,不僅點明了時間的流逝,更暗示了詞人對西湖的深情厚意。

詞人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長久以來都對西湖懷有深深的眷戀。

接下來, 「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詞人用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西湖的秋日美景。

湖面上,三三兩兩的釣魚舟悠閑地飄蕩著,遠處的小島在秋日的陽光下顯得分外清晰。

這兩句詞,既寫出了西湖的寧靜與和諧,又透露出詞人內心的平胡與滿足。

詞的下片以笛聲依約、白鳥成行烘托出景致的素雅靈動,營造出釣翁漁隱、寥闊蒼茫的詩境,寄托了詞人出塵遁世的誌趣。

「笛聲依約蘆花裏,白鳥成行忽驚起」 ,這兩句詞更是將西湖的美景推向了高潮。

笛聲悠揚,從蘆花叢中傳來,打破了湖面的寧靜。

白鳥成行,被笛聲驚起,翩然飛去,為寧靜淡雅的畫面增加了動態的美感。

詞人巧妙地運用了聲與色的結合,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

最後 「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詞尾兩句,詞人將思緒從回憶中拉回現實,描繪了自己的生活狀態。

詞人整理著釣魚竿,仿佛又回到了那個與西湖相伴的日子。

「閑整釣魚竿」 與上片 「釣魚舟」 遙相呼應,寫出了詞人如今遠離西湖以後的生活狀態,平日一有空閑還會收拾好魚竿,打算駕舟去煙波浩渺的湖中垂釣,沈浸於水雲深處的孤寒之美。

然而,現實與回憶之間畢竟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他只能將自己的思念寄托於那清冷的水雲之間。

這兩句詞,既表達了詞人對西湖的深深眷戀,又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

同時,說出了詞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與向往。

正如清朝文人陳廷焯在【詞則·別調集】中說的那樣: 「瀟灑出塵,結更清高閑遠。」

【酒泉子·長憶西湖】是一首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詞作。

詞人透過回憶西湖的美景,借助西湖這一具體的意象,展現了自己內心的情感世界。

這首詞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