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丁勝如:我讀【論語】|【論語·八佾第三】3·7

2024-06-18文化

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譯】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麽爭奪的事,除非是射箭比賽。相互作揖行禮,上堂比試,完畢後下來喝酒,這競爭是君子的競爭。」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麽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的話,那一定是射箭比賽吧。(即使是射箭比賽時)也是互相先作揖謙讓,行禮後比賽。比賽後飲酒祝賀,這是一種有禮貌的君子之爭。

這裏的無所爭,幾近於道。中國文化所講的君子是無所爭的,不但於人無爭,於事也無所爭,一切是透過講禮讓而得。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君子的目標是求仁,利萬物而不爭。

即或有所爭卻風度在。孔子以當時射箭比賽來說明君子立身處世的風度。人類在進入農耕社會以前,靠狩獵為生的原始先民們最先掌握的謀生技能可能就是射箭。它成為後世直到孔子時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之一。透過孔子的描述不難想見射箭時的情形:當射箭比賽開始的時候,比賽雙方對立行禮,表示對不起(禮讓)。然後開始比賽。比賽完了,不論誰贏誰輸,彼此對飲一杯酒,贏了的一方表示「承讓」,而輸的一方表示「領教」。(參閱南懷瑾【論語別裁】)可能雙方只有肢體語言或者面部表情來傳達情意、表達禮貌。而這正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而彰顯出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君子不論於人於事,都應該無所爭,即或是射箭這種競技計畫,也應當爭得彬彬有禮,正如孔子描述的那樣,「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射箭等競技比賽明顯是在爭,但雙方卻始終保持君子所應有的風度。

這裏,孔子僅舉射箭一例,以此來形容君子之爭。君子在競技場看上去是與對手比,實際上更是與自己比:勝不驕,他只是展示自己努力的結果,戒除自滿情緒;敗不餒,明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繼續勤學苦練。君子哪怕在競技場都能表現出無爭的狀態,沒有與世人的攀比心,透射出內心的平胡安靜。這正是君子內心強大的體現。

您的內心修煉到了什麽程度,請在留言區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