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獻給心中的孩子,獻給所有人|【寫童書的人】上市

2024-09-24文化

2021年6月,「新京報小童書」開設「寫童書的人」專欄。

創作如何從具體的人的生活中生長出來?

什麽樣的作品具有不會被時間磨滅的價值?

什麽樣的人能創作出具有永恒價值的作品?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盡量全面、準確地講述創作者們的人生故事,嘗試探究那些極具原創性的童書,到底從何而來,而每個性格迥異又永葆童心的人,是如何在現實中作出取舍並持續創造。

2024年9月,【寫童書的人】上市。在這本書中,我們講述了兒童文學作者羅爾德·達爾、林葛倫、托芙·揚松、安房直子、米契爾·恩德,繪本作者畢翠克絲·波特、謝爾·希爾弗史坦、嘉貝麗·文生、昆汀·布雷克、安東尼·布朗、莫·威廉士、長谷川義史、瑪麗蓮·布魯克·戈夫史坦、雷蒙德 ·布裏格斯、 讓-雅各·桑貝,以及童謠作者新美南吉的人生故事。

我們相信:看見不同的人生,或許能讓我們的心中有更多的活法,不至於被當下的諸多定義、規則束縛。

而童心,正是我們的來處。

【寫童書的人】,作者:新京報書評周刊 主編,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24年9月。

撰文|王銘博

2021年6月,「寫童書的人」專欄開設,第一篇稿件是關於【長襪子皮皮】作者林葛倫的。

在導語中,「新京報小童書」編輯申嬋這樣寫道:「【夏洛的網】【時代廣場的蟋蟀】【柳林風聲】【野獸國】……這些已經成為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童年、自然、社會、成長等人生內容的叩問。盡管它們創作的年代不一樣,但今天的孩子讀起來,仍然會深深地喜歡上它們。是什麽樣的經歷與文化促使作者們寫出了這樣的故事?又是什麽讓他們在長大成人後依然對孩童時期保持著敏感?為了更好地理解那些兒童文學作品,我們將陸續推出‘寫童書的人’專欄文章,為大家講講寫書的人背後的故事。」

【寫童書的人】書影。

緣分使然,「寫童書的人」專欄第一篇文章【寫〈長襪子皮皮〉的林葛倫:用戰鬥的姿態爭取孩子表達的權利】是我寫的。彼時,我正在出版社做繪本編輯,覺得生活像北京春天飄來飄去的一團團柳絮,對「童書」和「人生」都充滿了困惑——創作中的原創性到底和創作者這個人有什麽幽深的關聯?一個人到底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

我重讀了林葛倫的作品【長襪子皮皮】【淘氣包埃米爾】【吵鬧村的孩子】,看遍了能讀到的一切關於林葛倫的資料,嘗試以她的人生為觀照,尋得答案。當然,答案是無法被尋得的,但這麽難以回答的問題讓寫書評的過程變得更復雜,也更有趣。

同樣,每位為「寫童書的人」專欄撰稿的作者,一定都極其欣賞自己所探究的童書大師,也有自己想要探索的問題。不然,大家哪來的動力查閱大量資料,重新閱讀作品,梳理邏輯,提煉觀點,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呢?在這個過程中,撰稿人本身也能汲取許多養分。

到2023年初,我已在「寫童書的人」專欄釋出了六篇稿件,並接手了「新京報小童書」的編輯申嬋的工作,成為「新京報書評周刊」童書板塊的編輯。在與撰稿作者溝通時,我更確信了這個專欄撰稿者的抱負——撰稿作者李茵豆在交稿時說:「我盡量寫得非常準確(或者說接近準確)和全面了。」

正如新京報小童書所秉持的——關註極具原創性的優質內容,做童書與圖書從業者、家長還有兒童讀者之間的橋梁。在「寫童書的人」專欄中,我們探討了童書大師們的兒童觀、創作方法、日常中的靈感時刻、在出版領域的合作細節,還有他們所處時代的紛繁變化。或許讀者能從中看出創作是如何從具體的人的生活中生長出來,什麽樣的作品具有不會被時間磨滅的價值,什麽樣的人能創作出具有永恒價值的作品。

【寫童書的人】內文圖。

我們精選出16篇文章,詳細地講述了16位元童書大師作品背後的故事。包括兒童文學作者羅爾德·達爾、林葛倫、托芙·揚松、安房直子、米契爾·恩德,繪本作者畢翠克絲·波特、謝爾·希爾弗史坦、嘉貝麗·文生、昆汀·布雷克、安東尼·布朗、莫·威廉士、長谷川義史、瑪麗蓮·布魯克·戈夫史坦、雷蒙德 ·布裏格斯、 讓-雅各·桑貝,以及童謠作者新美南吉。

這些童書作者的作品都極具原創性,富有童趣,並被一代代讀者反復閱讀。閱讀這些創作者的故事,不僅為家長提供了一份書單,也讓親子共讀時可延伸講述的故事更多,可挖掘的深意也更多。

更重要的是,看見不同的人生,能讓我們的心中有更多的活法,不至於被當下的諸多定義、規則束縛,讓心失去活力。

我們相信創作與具體的人密不可分,「人」是根本。同樣,我們也期待著中國原創童書領域的發展,希望更多才華橫溢的創作者從自己的本性和生活出發,去為兒童創造。

就像下面這些創作者的故事一樣……

喜歡安房直子的人,對她「童話森林」裏透露的恬淡寧靜和憂傷總是深有共鳴。有人評論安房直子幻想小說的最大特點是她「將現實沈入了幻想的底層,從而最大限度地模糊了現實與幻想之間的界限」。

安房直子性格內向,深居簡出,在互聯網上能找到的關於她的資料不多,或許是小學到中學的頻繁轉學給她帶來了不安全感和孤獨感,使她的幻想中總彌漫著一種無邊的寂寞,她卻神奇地為這種寂寞註入了美好,使它們看起來一點都不灰暗。除了【天鹿】等為數不多的幾部長篇外,她的作品都很短,寫得極其精美。她的睿智和淡泊令她筆下不算完美的角色在幻想世界中都獲得了治愈。

【寫童書的人】內文圖。

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安房直子,本名峰岸直子,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國文科。1969年發表成名作【花椒娃娃】,獲第三屆「日本兒童文學家協會新人獎」,從此走上幻想小說創作之路,其作品【狐貍的窗戶】曾被收入1992年日本小學教材。國內接力出版社和少年兒童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曾引進出版過她的大部份代表作品。

她的「童話森林」有著濃郁的日本民間氣息,故事中常常出現古老而神秘的精靈,以「隨風潛入夜」的方式悄然而至,單純,美好,自然。安房直子的幻想故事不僅是寫給孩子的,更是寫給孩子背後那些忙得焦頭爛額的大人們的……

除了童話作家,

【寫童書的人】中也講述了許多繪本、插畫創作者的故事,

比如讓-雅各·桑貝:

法國插畫家讓-雅各·桑貝1932年8月17日出生。年少時,他曾夢想成為一名爵士鋼琴家,但迫於童年期間的拮據生活,只能無奈輟學。接受媒體采訪時, 桑貝曾坦言自己的童年並不快樂,甚至可以用悲劇性來形容。

他的插畫代表作品【小淘氣尼古拉】講述了一直深受父母寵愛的小尼古拉得知爸爸媽媽要生小弟弟後,誤會父母可能會不要他,因而四處尋求幫助的故事。這似乎在對映中又補償著桑貝失意的童年生活。

【寫童書的人】內文圖。

桑貝或許在用一生治愈他的童年,但他從不吝嗇表達對這個世界的善意。他將人物放置在柔和線條繪就的廣袤世界中,揭示著藏在那些刻薄背後溫情有趣的一面。

2022年8月11日,桑貝在其度假住所中逝世,享年九十歲……

經典的童書能夠跨越時間,

甚至可以預言未來

米契爾·恩德的作品就是這樣的:

2023年是米契爾·恩德的代表作【毛毛】(Momo)出版五十周年。翻開這部20世紀的幻想兒童文學作品,讀者必會陶醉於故事中人物被毛毛激發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而毛毛僅僅是凝神傾聽),然後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恩德式寓言的核心——對人心羸弱之處的剖析與診斷。

在【毛毛】中,恩德塑造了一群靠哄騙人們拼命工作、教唆人們不要花時間在與人為善上的「灰先生」,他們盜取人們「節省」下的時間,延續自己虛無的、充滿巧取豪奪的生命。而只知道工作和節省時間的人們會漸漸得一種叫「無聊得要死」的病,變得什麽都不想幹,對一切失去了興趣……感覺越來越煩躁,內心越來越空虛,對自己、對世界越來越不滿。後來,甚至這種感覺也逐漸消失了……

「你會完完全全心灰意冷,對什麽都不在乎……到那時你就會變成灰先生的一員。」

在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社會性議題的當下,米契爾 ·恩德的作品凸顯出超越時間的恒久價值。當下的孩子仍然需要了解恩德,閱讀他的作品,因為我們可以在恩德的故事中獲得看待現實困境的新視角,並獲得開辟路徑的勇氣。

在【毛毛】裏,時間老人站在了小女孩毛毛這邊。毛毛最終喚醒了因心中的貪念和恐懼而被「灰先生」裹挾的人們,人們重新掌握了使用自己的時間的權利。

在童書領域,

也有許多獨立且堅定踐行自己人生信念的女性創作者,

比如彼得兔的創作者畢翠克絲·波特:

在大眾的印象中,畢翠克絲·波特是一位富有生命力的女性。她健行於英國湖區農場中,面龐紅潤寬闊,眼神堅定溫和。她經營超過4000英畝的農場,還飼養牲畜及其他動物,遺囑中,她把半生耕耘的農莊都捐贈給了英國國家信托組織。也是這樣一位女性,自費出版了【彼得兔的故事】,開啟了兒童文學的新時代。

在創作出【彼得兔的故事】、搬到湖區生活前,波特是位敏感、受都市生活壓抑、被新貴族規則束縛的女性。少女時期的她厭惡倫敦,體弱多病,還發明了一套密碼,寫沒有人看得懂的日記。

【寫童書的人】內文圖。

或許波特少女時期的痛苦來自想要走出自己的路的強烈意願。在「畢翠克絲·波特協會」(Beatirx Potter Society)的網站上,寫著這樣一段話:「畢翠克絲·波特遠超前於她的時代。作為一位維多利亞-愛德華時代的女性,在丘頂農場做科學研究,出版自己的書,賣明信片賺錢,成為在湖區買土地的女商人,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但波特實作了以上全部。」……

閱讀16位元經典童書作家作品背後的故事,跨越時間去感受他者的生命體驗與創作,撫慰自己心中的孩子,將眼光重新投到那些曾讓我們心動和驚嘆的事物上吧:

寫【彼得兔的故事】的畢翠克絲·波特

——事情糟糕透頂的時候,正是開始好轉的時候

寫【長襪子皮皮】的林葛倫

——用戰鬥的姿態爭取孩子表達的權利

寫【去年的樹】【小狐貍阿權】的新美南吉

——「我寫出來的故事,值得一個孩子美麗的眼淚」

寫【姆咪和大洪水】的托芙·揚松

——從童話世界「姆咪谷」出走的島嶼隱士

寫【了不起的狐貍爸爸】的羅爾德·達爾

——「我害怕孩子合上書後說我寫的故事很無聊」

寫【艾特熊和賽娜鼠】的嘉貝麗·文生

——「不忍心看見父母被要求著掏錢購買這些產品的樣子」

寫【毛毛】的米契爾·恩德

——五十年前他預見了今天人們的困境,並在幻想王國中給出良方

畫「小淘氣尼古拉」的桑貝

——「如果不欣賞人性的光輝,我就會變得很悲傷」

畫【愛心樹】的希爾弗史坦

——幽默的筆觸下藏著許多「壞孩子」

寫【小醜從來不放棄】的昆汀·布雷克

——「我從未見過不愛昆汀·布雷克的孩子」

寫【雪人】和【聖誕老爸】的雷蒙德·布裏格斯

——最平淡的恰恰最綿長,被無視的恰恰最值得

寫【做玩偶的戈蒂】的瑪麗蓮·布魯克·戈夫史坦

——「希望我的繪本簡潔又有力,像石頭或貝殼」

寫【手絹上的花田】的安房直子

——開啟一扇通往世外桃源的門

寫【我爸爸】和【我媽媽】的安東尼·布朗

——為孩子畫出表象之下的真實

寫【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長谷川義史

——「不要做高高在上的奇怪大人」

寫【別讓鴿子開巴士!】的莫·威廉士

——用脫口秀的幽默賦予孩子生活中最稀缺的體驗

【寫童書的人】先發優惠售價2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