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希臘悲劇、古羅馬建築、宮廷讀物與流行樂曲,帶你了解一個不一樣的歐洲

2024-04-06文化


書名:西洋景:歐洲的9個文化表情

著者:易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0-6

關鍵詞:歐洲 文化


【西洋景:歐洲的9個文化表情】是四川大學教授易丹在歐洲多地訪學後,將思考的結晶與個人感悟生動結合後寫下的最新力作。

該書從不為中國讀者熟知的歐洲經典出發,以古希臘悲劇【美狄亞】、古羅馬建築萬神殿,中世紀後期義大利的【馬可·波羅遊記】、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繪畫【春】、古典主義時期由義大利傳入歐洲各地的【廷臣之書】、啟蒙主義時期德國的園林建築【無憂宮】、浪漫主義時期英國小說【弗蘭肯史坦】、20世紀後期波蘭電影【紅】、21世紀初的烏克蘭民謠【1944】9個藝術作品為切入點,分析了從古希臘到21世紀初,歐洲文化的生態截面。

書中選取的文化樣本涵蓋了戲劇、小說、建築、電影等多個方向,契合了不同時期中的歐洲藝術潮流,不僅體現了這些作品的藝術特征,也展示了它們背後的歷史局勢。

📖


老鼠動了動嘴邊的大理石毛發,「歐洲文化」的整體概念就開始風雨飄搖......

【西洋景】選取了9個分布於不同歷史時期的焦點,讓它們構成一個在時間上相互關聯、在空間上略有不同分布的陣列。 這些個案由作品引出,但並不限於作品自身。作者不追求文本細讀,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環繞於個案周遭的更豐富復雜的語境中,從一件作品導向更多作品,從更多作品導向文化現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我打算將每一個作品和個案,都鑿成西洋鏡暗箱上那些小孔。透過它們, 讀者可以窺見歐洲不同地方的文化風景,可以窺見不同時期的歷史表情。

唯有理解局部才能想象整體。

【西洋景】前言(節選)

易丹

【西洋景】釋出會現場

被聳人聽聞的名頭吸引,我有時會瀏覽一些網上流傳的自媒體文字。這些文章或長或短,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向讀者傳播所謂歐洲文明和歐洲文化的「硬核」資訊,氣勢逼人。與這些文字類似,更 有諸多冠以「秒懂」「五分鐘讀懂」篇名的貼文,販賣有關歐洲社會、文化、歷史和文明的知識,順位元管道洶湧而來,在各種流量平台上翻飛。

近十多年,國人走出國門,旅行目的地除了東南亞諸國和地區,最顯眼的,當屬隔在十個小時飛行航程之外的歐洲。從曾經10天歐洲15國遊,到15天歐洲5國深度遊,再到眼下一國之內諸種路線自駕遊,中國旅客的足跡,幾乎覆蓋了歐洲所有知名景點。從20年前去歐洲做研究開始,我自己就見證了歐洲各大航空港內中國面孔逐漸增加,中文標識出現,以及免稅店接受支付寶和微信結賬的整個過程。歐洲旅遊的熱潮,帶動巨大資訊需求。對於那些試圖首次前往,或再去歐洲遊歷的人來說,除了上網尋找各種景點美食攻略外,惡補一二歐洲知識,「秒懂」當地歷史和文化,當然是必需的功課。

中國出現了一波空前的歐洲話語熱潮,應該不是誇張。

在那些煞有介事或輕佻放浪的話語裏,我們能讀到多少真實的歐洲?至少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不多。各種說法,言之鑿鑿,都喜歡以一言以蔽之的概括,給歐洲範圍內諸多國家和文化做出結論。這些結論,宏大而空洞,實際上幾乎沒有人文營養。

我也曾拜讀過一位大紅大紫的作者。他的書和言論,現在已經成為網紅,以至於有人把他比做中國的文藝復興式全才。拿到他一本涉及歐洲思想和藝術文化的著作,我剛讀了第一章,就敗了胃口。這位作者對古希臘的描述和判斷,貌似高屋建瓴,卻只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者希臘狂熱的翻版。 西方學者近些年已經解構的歷史敘事神話,在他的文字裏依然被奉為至寶。

當然不能責怪制造這些話語的人。他們並不是專職研究歐洲的學者,在他們和中國高校與機構的歐洲研究界之間,橫亙著一堵學術之墻。那麽,在學院高墻內,在學者們的講課、著述和論文中,有關歐洲的討論是否就抵達了真相,就避免了宏大而空洞的結論呢?

似乎也沒有那麽樂觀。

曾經應邀去國內一所高校講座,題目涉及歐洲文化。講座開始後,我就針對歐洲文化研究領域的一些常見套路和誤區進行了解構。我告訴自己的聽眾,要說世界上哪個國家出版的歐洲文學史最多,恐怕當屬中國。我們的很多大學,都開設有外國文學或西方文學課程,負責這些課程的教研室,一般都會編寫自己的教材。外國文學也好,西方文學也罷,這些文學史的主要內容還是歐洲文學。然而,在歐洲內部,卻很難看到以籠而統之面目出現的歐洲文學史。原因很簡單, 一部囊括歐洲各國文學在內的文學史,應該以什麽語言作為文本載體?英語?法語?德語?還是西班牙語或義大利語?這是個巨大而嚴肅的問題。

我繼續介紹說,在歐洲學界內,有人懷疑是否有一個整體的、具備同一性的歐洲文化存在,因為歐洲各國有自己的語言、歷史和文化,不同文藝作品復雜而多樣。有些學者甚至質疑,地理上是否有一個叫歐羅巴的「洲」存在,因為,現在的歐盟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歐洲,所謂歐羅巴「洲」,不過是掛在歐亞大陸邊上,瀕臨大西洋那塊不算太大的地方。

當然,如果俄羅斯算是歐洲國家的話,情況又會不一樣:歐洲的東方邊界線,就會刻在日俄之間有爭議的南千島群島礁石上......

可以想見,學生們的反應有些驚愕。

講座結束後,這個高校負責「歐洲文化」課程的老師開玩笑地對我說,你剛才的講座嚇了我一大跳,差點把我這學期的課都否定、把我的飯碗砸了。


事實上,講座所提及的問題,只是眾多例子之一二。在我讀過的許多有關歐洲文化的論文和論著中,循傳統而來的認知誤區、由轉譯不當導致的誤讀、基於意識形態框架而制造的誤判,不在少數。這其中,也包括了我自己從事這項工作三十多年來曾經落入的陷阱。我意識到,與其去抱怨那些網路媒體關於歐洲文化的誇誇其談,不如回過頭來檢討學界都還沒有厘清的認知混亂;與其去糾正學院外的業余愛好者對歐洲的誤解,不如先把學院內一些根深蒂固的認知和闡釋套路送去做核磁共振,看看它們是如何生成,又如何影響了我的視力和聽力。

這是我寫這本書的動因。 另一個附帶動因,是想翻越學院派的高墻 。身為人文學科的教師和研究者,我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不過,我又似乎無法把自己的視野完全限定在學術圈內。不論是提供知識,還是提供分析和批判知識的方法,我總以為,學術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應該只針對那些CSSCI期刊的編輯和少量讀者,那些學術論著的少量讀者,甚至不應該只針對大學教室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從20世紀初中國的第一次現代啟蒙以來,尤其自20世紀80年代的第二次啟蒙以來,中國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在歐洲文化研究領域已經做了許多有價值的工作,覆寫了歷史,改造了闡釋,形成了許多新的認知。將這些新的材料和洞見,介紹給課堂裏的學生,是一個高校教師理應完成的任務。與此同時,如果我能找到一條路徑,跳出學院派的研究套路,避免學術操作的經典套話,將自己的工作成果傳播給更多的人;如果在這個歐洲話語熱得發燙的時代,居然會有學界外的讀者,願意突破「秒懂」的喧嘩與騷動,花一點精力來深入認知歐洲的一些文化特點,那麽,讓這兩種努力在一個地方相遇,豈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不是太過理想主義?這種努力是否能達到目標?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