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台兒莊碑銘集】中的台兒莊故事

2024-04-11文化

□鄭學富

近日,筆者得到台兒莊區收藏家協會原主席吳兆明先生編著的【台兒莊碑銘集】,由著名詩人賀敬之題簽。書中收錄了百篇記事碑銘,且點校註釋。這些碑銘既有獨特的文獻研究價值,又有極高的書法藝術水平。透過這些碑銘,我們可以觸摸台兒莊歷史的脈搏,了解碑文背後蘊含的台兒莊故事。

台兒莊名稱溯源

【台兒莊名稱考】記載了台兒莊名稱的碑文、文獻七十七篇,考證了台家莊、台家莊集、台莊、台莊集、台兒莊等名稱的由來和歷史沿革。

比如,立於唐代大中六年的【建立準提閣碑】,是目前發現最早刻有「台家莊」名字的記事碑。碑文說:「氶水南湄,瑯琊台家莊,土宜耕桑,物沃裸叢,瑰異軫尤,於焉郁起。」

「準提閣」亦稱「準提禪院」,始建於唐末,原址位於台兒莊古城中正門外榮橋東北,是台兒莊歷史最悠久的建築之一。

1938年春,「準提閣」毀於台兒莊大戰的炮火,2012年,台兒莊古城重建時,在其原址南側復建,並依據「伽藍七堂制」,增建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忠烈祠、客堂、主持房、齋房、方丈房、碑廊等建築,占地總面積60畝。此外,元代至元六年的【重建花橋碑記】和明代正德六年的【重修泰山行宮大殿碑記】等,都有關於「台家莊」的記載。

根據【台兒莊碑銘集】,台兒莊是因姓氏命名,即台兒莊的始居者為台姓軍戶,便以姓氏立村(莊),始稱「台家莊」,這從已發現的唐代開元十一年【唐故台府君墓誌銘序】中得到確認。碑文稱:「先祖郡鄴人也,世祖簪纓,因軍逐任,食邑於彼,寓居六世,以氏名居焉。」後來花姓、栗姓等軍戶分別留居此地,隨著人口增多,自然形成了交易的場所,逐漸演變為「台家莊集」「台莊集」。

明萬歷二十八年的【重建泰山行宮兩廊碑記】則說:「今我嶧邑東六十裏許之地,集名曰‘台家莊集’,原有古跡泰山行宮之祠……」此碑文記載了泰山行宮始建的年代以及重修時的盛大狀況。泰山行宮重修時由賜進土及第、文林郎、嶧縣知縣淩誌魁撰文,滕縣府學張滇溪書丹。

明代天啟二年仲春立【嶧侯馬公去思碑】也可見關於「台莊集」的記載:「天啟二年仲春吉……台莊集增生……」

最早記載「台兒莊」這一名稱的,是立於明崇禎十二年「運河防務疏旨碑」。碑文稱:「大約南自清河縣起,北至台兒莊止,此三百余裏之內尤為淵藪。」

此碑是1980年11月考古工作者在台兒莊邳莊公社黃林莊大隊進行文物調查時發現的,碑文的大致內容為寫給皇帝的奏章以及皇帝的批旨兩部份,是明代兵部議辦、各司職官員執行的抄出文本。立碑目的是為了震懾當時在運河沿線活動頻繁的「土寇水賊」,以扭轉漕運治安混亂的情況。

「小季河」古稱「滄浪川」

台兒莊有一條自西向東流的小河,河北岸有一處滄浪廟遺址,廟東的村子名叫「滄浪廟村」。不知從何時起,這條河被稱為「小季河」,可能是因為河的下遊有個村子叫「季莊」的緣故。據【台兒莊碑銘集】記載,古時這條小河竟然有一個美妙動聽的名字「滄浪川」。

【台兒莊碑銘集】收錄了清乾隆四十六年立於台兒莊城東滄浪廟內的【滄浪廟記碑】,碑文內容是:「吾鎮東舊有滄浪神祠,鄉人奉之,有求必應,無時不靈,風雷及時,桑麻以盛。」

【台兒莊碑銘集】還收錄了清乾隆五十五年立的「重修滄浪廟山門碑」,碑文說:「台莊東舊有滄浪廟,廟左有潭,每邑大旱則居民相與掘潭,見底雨立(降)……」註釋是:「邳莊鎮滄浪廟村位於台兒莊古城東門外,民居錯落有致,建村於明朝洪武年間,依村西滄浪廟而建,故村依廟名。村前流經此處的河流,古稱滄浪川。春秋時期,孔子曾駐足於此,聆聽歌謠‘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台兒莊碑銘集】還收錄了【重修毛家梁橋碑】。清代乾隆五十四年三月下旬,毛家梁橋竣工通行,舉行了盛大的慶典儀式,民眾歡欣鼓舞。為了紀念修橋的義舉,在橋北面立碑一通,碑正面陰刻【重修毛家梁橋記】,簡述了橋的基本結構及修橋用料、費錢數額,碑背面記載了商號、個人捐錢、捐物的情況。碑文由邑廩膳生員吳機撰文,廩膳生員徐瑾書丹。註釋說:「清雍正年間,毛姓立村於滄浪川(今滄浪河)畔,築梁捕魚為業,故名毛家梁。」

【運河防務疏旨碑】拓片(局部)

毛家梁橋(當地簡稱「毛橋」)是建在小季河上的一座橋梁,舊時是通往台兒莊城的重要通道,筆者在小時候就聽到此橋很多傳說。毛家梁橋現僅存一孔,歷經風雨侵蝕,已面目全非,留有台兒莊大戰時的累累彈痕。

從【台兒莊碑銘集】可知,小季河原名滄浪川,後又稱滄浪河。這個名字型現了這條小河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臧克家與「津浦北線血戰記碑」

【台兒莊碑銘集】收錄了李宗仁所題【津浦北線血戰記碑】。按語說,碑體縱208厘米、橫86厘米、厚21厘米,碑陽楷書陰刻,碑陰無文。

此碑與【台兒莊戰役紀念碑】同立於台兒莊東門外,1948年被毀,碑文曾發表在中國台灣【傳記文學】。

這篇碑文是李宗仁應臧克家之邀而寫,臧克家的【津浦北線血戰記】一書中有記載,並附有李宗仁的題記筆跡。

抗日戰爭爆發後,臧克家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春台兒莊大戰期間,臧克家由武漢來到徐州,擔任第五戰區抗敵青年軍團宣傳科教官、司令長官部秘書、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戰時文化工作團團長、三十軍參議等職。

1938年4月8日,臧克家隨李宗仁、白崇禧等高級將領進入台兒莊前線,一直到4月14日。在此期間,臧克家奔波於台兒莊各部隊駐地及前沿戰壕,采訪了一些基層軍官及士兵,與他們同吃、同住,深入戰場幫助傷兵、難民。4月14日黃昏,臧克家告別台兒莊,於當日晚9時到達第五戰區前線指揮部,即台兒莊南十余公裏的棠梨埠村。在燈光下,臧克家和李宗仁夜談,兩人談了在台兒莊的所見所聞和對難民的安置救濟,以及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

臧克家寫道:「我交給他(李宗仁)隨便的一張信箋,請他替我的小書(【津浦北線血戰記】)寫幾句話,便告退了……第二天一早司令長官叫了我去,把很長的一篇親筆題句交給了我,字句、口氣都很合他的身份。午飯後我向他辭別,他正和白將軍(白崇禧)在一張方桌上批閱軍書。白將軍題了幾個字後我便走出門來……當我們回到別來八日的徐州城時,已經變成一個泥土的人了。」

回到徐州後,臧克家住在朋友王文彬借給他的一個獨院內,閉門謝客,迅速整理自己采訪的資料,六七天便完成了戰地通訊集【津浦北線血戰記】書稿,於1938年5月初由生活書店出版發行。

吳兆明先生歷時五十年搜集了五百余通碑刻,每一幅拓片都凝聚著他對台兒莊真摯熱愛和無限眷戀。吳先生說他正在整理余下的碑銘,期待第二部碑銘集早日出版,以給文史研究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史料依據。

(本文作者為棗莊市政協文史館館員、棗莊市首批社科智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