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菩提有12代弟子,為何只有孫悟空在三界闖蕩?其他師兄們去哪了?

2024-10-05文化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都知道孫悟空有兩個師傅,一個是唐僧,這個是救孫悟空逃出五指山的恩師。另一個就是菩提祖師,這位的來頭可不一般,孫悟空有這麽大的本事可都是這位菩提祖師的功勞。

那這菩提祖師又是誰呢?原著中沒有提起過,而菩提祖師的神秘之處可不止這一處,按理來說有這麽大本事的人名氣一定很大,但菩提老祖在教授孫悟空本事之後就消失了,連帶自己的弟子都消失得一幹二凈。

要知道,菩提老祖的弟子可不止孫悟空一個,按照原著當中描述,菩提老祖門下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等輩,每個輩分約有四十人。這人數可以說的上是相當多了,但是這些弟子又去哪裏了?

方寸山上心之師

一開始,孫悟空不過是山間一個無憂無慮的猴大王,整日只是和自己的猴子猴孫們吃吃喝喝。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得知人生是有盡頭的,於是便開始了尋仙之路。

但仙人不好找,道也不好求,孫悟空在大海上漂流了好久才找到方寸山上的斜月三星洞,然後憑著自己的一顆誠心打動了菩提祖師,還得了孫悟空這個名字。孫悟空十分聰明,菩提祖師也喜歡這個徒弟,不過七年的時間,就把門中的核心技術傳授給孫悟空。

菩提祖師有多愛護孫悟空呢?書中有一個細節,就是菩提祖師傳授給孫悟空本事時是偷偷進行的,這是為什麽?其實菩提祖師門下弟子眾多,每一個弟子學的東西都不太一樣,甚至是完全不一樣。

這就像現代大學上的通識課和專業課,平時大家都在一起上通識課,但提升自己更大的還是專業課,而每個人的專業又不太一樣,所以有區別就會有比較,有比較就會有不公。

菩提祖師也是擔心門下的弟子有別的心思才叫孫悟空私下裏來找他。

但這也無法說明菩提祖師是專門給孫悟空開小竈,畢竟孫悟空的師兄弟們也見到過悟空的本事,並沒有幾個表現出嫉妒不平的情緒,反而為悟空叫好。可見菩提祖師對其他弟子也是很好的,最起碼也教了些不輸筋鬥雲、七十二變這類的法術。

然而,書中始終未提到這位菩提祖師究竟是一位什麽樣的人物,它是儒、道、佛?似乎都不像,有不少人認為菩提祖師應該是道家的人物,但是菩提一物卻是實實在在的佛家用品。

在佛教傳說中,當年的佛陀就是在菩提樹下接受天魔的考驗,最後修成正果,後來菩提也被看作智慧之果,這是其一。

另外,其實不難註意到,菩提祖師門下的弟子很多,而且他們的名字有門道,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這麽看來孫悟空在菩提祖師的門下輩分不大,而且這幾個字怎麽看都像佛家用語。

佛家的禪宗就出現過類似的十二字用語,所以這不一定是巧合,菩提祖師身上有不少佛家的特點。因為這個,有人推測菩提祖師其實就是西天安排的,甚至還延伸到孫悟空的一切都是佛家的一個局。

這樣的觀點未免狹隘,其實原著中的菩提祖師不僅有佛家的特征,也有道家的特征。嚴謹的說菩提祖師是一個三教合流的人物,他不單單代表某一個宗教,而是作者的一種美好願景。

由魔幻到現實

我們都知道,現行的百回版西遊記是明代作者吳承恩根據元雜曲的回目改編而成。雖然集合了前人的傳說,但是做出了一些改編。

這些改編可能在現代人的眼中似是而非,有著種種不合理之處。有些似乎還是一些陰謀,但如果結合當時明代的現狀,就會發現,這些不合理的陰謀就是明朝百姓每天要面對的現實。

明清的世俗小說都喜歡代指的皇帝或者時期出奇的一致,就是那位鼎鼎大名傳奇道士嘉靖皇帝。關於這位皇帝小說裏描寫的不少,古代人喜歡,現代人也喜歡,不少人認為嘉靖帝是個英明的皇帝,但也有很多人不這麽想。

古代人暗著諷刺,現代人明著誇獎,其實那也算不得誇獎,嘉靖帝在小說裏被挖苦的次數還真是不少。除了西遊記這樣明著陰陽的,還有金瓶梅這樣暗著嘲諷的,甚至是紅樓夢中也有類似的傳言,說是某位人物的原型就是嘉靖皇帝。

這位皇帝為什麽這麽出名,要說他聰明,確實聰明,能把大臣耍得團團轉,但這位皇帝好像也沒什麽功績。除了喜歡玩制衡也沒做出過什麽大事,簡單來說就是辦公室政治賊溜,再者就是沈迷修仙差一點被宮女刺殺。

如果結合嘉靖皇帝的一生經歷和部份明史,再去看西遊記其中大量問題就迎刃而解。孫悟空的人生一共有兩個師傅,他的人生也可以分成兩部份。第一個師傅影響下的人生,也就是菩提祖師學藝開始大鬧天宮結束,這一部份也是大多數人最喜歡的孫悟空,目空一切,敢於反抗,是不少人心中永遠的孫大聖。

但自從孫悟空被唐僧從五指山下救出來,昔日的大聖似乎變了一個人,變得沒那麽心浮氣躁,變得圓滑守禮了或者是更加懂得人情世故了。情商的增加是一個好事,但不知道怎麽回事,武力值下降了,最明顯的就是,大鬧天宮前誰都打不過,壓了五百年誰也打不過。

到底是這五百年讓孫悟空的實力下降,還是五百年前沒有一個人認真打?這時候就要輪到陰謀論登場:「其實西遊就是天庭的一盤棋,鬧天宮都是安排好的」

從虛擬的故事裏找現實的邏輯實在是沒必要,因為這個故事原本就是虛構的,存在一些邏輯上的漏洞也算合理,有時候就連現實也不是那麽有邏輯,何況虛構的故事呢?

其實孫悟空的實力沒有變,天庭也在認真打,但是猴子的心境變了。五百年壓下的不止是孫悟空躁動的心猿,也是猴子的一腔熱血,更是明朝一些奮發圖強意圖變法強國的能人誌士那一顆躁動的熱心。

西遊記原著中有明顯的揚佛貶道的傾向,但書中唯一一個沒有被罵的道士是鎮元子,其他的類似車遲國的妖怪道士,比丘國的道士都是一些霍亂國家的壞人,還有道士們的祖宗太上老君也被孫悟空推了個跟頭。

這不僅讓人懷疑作者是不是對道士有什麽偏見,尤其是官方的道士。但是對野路子的道士觀感不錯,可能這些就是作者那個年代的日常,皇帝沈迷修仙荒廢朝政。

而這些「官方」的道士借著皇帝肆意妄為,但那些真心修道的人卻從來不與這些人同流,也就不是一路人。有在朝的就有在野的,在朝的不是好人,但是在野的就不是這樣。

皇帝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修仙的,其實嘉靖皇帝一開始也想幹一番事業,但是他的雄心壯誌沒持續多久就消失了,因此那些因為相信嘉靖皇帝三分鐘熱度的人只能卡在那裏不上也不下,被一時的熱血打動上了天,卻發現不是那麽一回事。

最終深陷復雜的政治格局被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一朝醒悟過來也明白了自身的無能為力,也從一個敢於捅破天的潑猴變成了一個找鐵飯碗的行者。

可以說,孫悟空其實是明朝部份失敗改革者的真實寫照,照這麽看,孫悟空的師兄弟們去了哪裏也就明了。

孫悟空的師兄弟們不過是一段路的同行者,這些人大多數和孫悟空一樣,理想破敗以後為自己找到人生的下半程,或歸於山林,或和孫悟空一樣,在天庭或者西天給自己找一個營生。

作者的心路是變化多端的

一部小說,一部作品所承載的也不止一樣。以上的觀點也只是從作者的生平來推測的,至於真實的情況如何沒人清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西遊記的內容是按照修心的邏輯去寫的,書中包含了很多修心,修行方面的詞匯。

例如孫悟空代表的心猿,豬八戒代表的木母,還有六賊二心都是修行過程中需要克服的難關。但是做飯的時候不會只放一種菜,也不會只放一種調料,那樣就太單調了。同樣,寫書的時候也不會是一種暗示,誰能保證作者在寫書的時候沒有感嘆自己的一生呢?

參考資料:【西遊記】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