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做人是老實點好,還是「聰明」點好?

2024-04-26文化
有一位7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為我們真誠分享了他的一段故事:1我上學時,剛好是改革開放初期。那個時候,流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受這句話影響,我也一直學習工科,學習許多的專業領域的知識。從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作為年輕人,我也胸懷理想,希望能夠有所建樹。但事實上,社會和我心中所想的並不完全一樣,和我心中所構想的理想的畫面有很大的差距。走向社會之後,我開始觸及到人生社會的一些真正的問題。比方說:做人是老實一點兒好呢?還是「聰明」一點兒好?我當然知道,做人就應該老老實實地認真地去做事。但有時候,我感覺,好像這樣做有些吃虧。因為,有些「聰明」人可以做更好的事,可以更好地做事,因而有更多的收成和收益。類似這樣的問題,總會在我的心中徘徊。仔細想想,這個問題其實又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一個人只要老老實實做事就夠了?是這樣,好像又不是這樣。後來,我看到【中庸】裏的一句話:「誠則明,明則誠」。「誠」就是「真誠」,「明」就是「智慧」。我終於明白:一個人做事情既要真誠,同時又要有智慧。這才發現,之前的那個問題是一個淺層次的問題。做人是老實一點好呢,還是像別人一樣「聰明」一點好?其實,這是把自己和別人對立起來,自己站在「老實」的一邊,把別人推到「聰明」的一邊。似乎,這個世界只有要麽老實一點兒,要麽就是打引號的「聰明」一點兒。透過對這個問題的探尋,我意識到:如果對於人生社會的認識從一開始出現了偏差,那自己所問的問題就都停留於表面,甚至都沒有問到真正的人生本質的問題。所以,在社會上交了很多的「學費」之後,我才逐漸明白:要成一件事,既要腳踏實地忠於職責,同時又要洞察人性,了解事物的本質。2上面這位同仁的真誠分享,帶給我們很多共鳴和共情。憑著自己有限的人生的經歷,我們到底能悟到多少人生根本道理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事實上,僅僅憑借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所體會到的其實是比較有限的。那怎樣才能透徹地認識人生的真相呢?其實,我們可以開啟中華文化經典寶庫的大門,去找尋答案。比如說,做人是老實一點兒好呢?還是「聰明」一點兒好?這個問題的真問題是,何為做人的基礎呢?可能付出很多辛苦之後,才發現,這個問題答案就是「誠」,真誠是做人的基礎。【中庸】裏說,「不誠無物」,一語中的。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這份真誠,就不大值得別人信任和托付。所以,真誠是做人的基礎。陽明心學中,陽明先生龍場悟道,揭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本每個人心中擁有無盡的美德,每個人都可以不斷地開發這樣的美德,以便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的舒展豐盛。原本生命如此充滿希望,原本每個人都有無盡的美德,只需要把它開發出來,不需要找別人去求。【論語】裏,「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有的時候,人難免會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或者一些不大好的起心動念,當經典當中這樣的語言撞到自己內心的時候,就會對自己有個很大的警醒,內心頓時升起力量。【易經】中,「潛龍勿用」「厚德載物」讓我們明白了,原來做大事情是不能著急的,特別是剛剛進入一個領域的時候,「遠見者穩進」。【道德經】中,「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揭示了「無」比「有」更重要。「有」,是指做成事,展示一個人的能耐和本事。「無」,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就是在別人眼中我是一個怎麽樣的人,展示的是人格的力量。這好像比做成幾件事,更重要。【素書】中,「德,人之所得」,啟發我們,「德=得」,這是一個成功與幸福的真實等式。明白這個等式,我們就可以在事上遇到困境的時候,反求諸己,超越出來,建設自己的美德,反作用自然會帶來更豐盛的碩果。3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難免都會有一些不好的起心動念,做出不好的行為作用。比如,有的時候,不大能理解別人,不大寬容,有的時候,對別人嚴,對自己寬……透過經典的學習,讓我們認識到,要讀懂自己,也只有讀懂自己才能讀懂別人。所以,在學習經典的過程當中,一個人可以對人生社會,產生新的認識。作為普通人,也許我們沒有機會像張良使用經典,去利益天下,但我們面臨的問題一點都不簡單。家庭的事情,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對社會的認識,如何和這個時代同頻共振,如何能夠在別人觀望、徘徊、懈怠的時候,能夠堅定地闖出一條新路……這些問題沒有一個問題 是小問題。這些問題,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的重大問題,而借助經過時間檢驗的、歷久彌新的經典,我們就可以從內心深處生起力量,真正地解決這些問題。數理化這樣的專業知識,當然重要,術業有專攻,每個領域裏都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這叫專業的力量。只是,我們要成就一番事業,除了具備專業的力量,務必需要具備人格的力量。這就是來自中華經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