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世界讀書日調查:近六成受訪者感覺近幾年閱讀量有所提升

2024-04-25文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誌偉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碎片化閱讀一度成為不少人主要的閱讀方式。但近些年,不少人逐漸發現,「短平快」「速食化」的閱讀難以滿足需要,於是重新轉向深度閱讀。在世界讀書日前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釋出的一項有1000名受訪者參與的調查顯示,59.5%的受訪者感覺近幾年自己的閱讀量有所上升,20.6%的受訪者覺得有所下降。心理學和歷史類是最受受訪者青睞的兩大書籍型別,排在小說類之前。

「讀書是穩定心態、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

在北京工作的95後喬舒琪平時比較愛讀書,每周都會花幾個小時在閱讀上。「現在的社會發展太快了,我時常會有危機感,擔心跟不上節奏,讀書是穩定心態、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喬舒琪感覺,讀書是會「上癮」的,一旦投入進去,會忍不住一直看下去,有時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去年讀了大概20本書,今年打算再多讀幾本。」

杭州90後石雲松坦言,自從工作後,閱讀量顯著下降了,閑暇時間大多用來刷視訊、打遊戲,閱讀的時間不太多。「其實太久不看書會有‘負罪感’,覺得自己沒有提升,但每次拿起書,沒看多久就想看手機,很難投入進去。」

調查顯示,59.5%的受訪者感覺近幾年自己的閱讀量有所上升,20.6%的受訪者覺得有所下降。互動分析發現,95後受訪者認為閱讀量上升的比例更高,為63.5%,80後受訪者認為閱讀量下降的比例更高,為26.4%。

北京的95後朱紅覺得,這兩年自己讀書的時間變多了,閱讀量有所提升。「我現在的休閑方式之一就是去書店打卡,找本書、點杯飲料可以待一下午,讀書會讓內心變得平靜。」

哪類書籍最受讀者青睞?心理學和歷史類書籍排名最靠前

朱紅覺得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帶給人力量。她說自己是容易內耗的性格,如果和別人有摩擦,首先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對,然後陷入後悔、糾結的情緒。「最近在看【被討厭的勇氣】,裏面探討了人際關系、自我接納方面的內容,讓我深受啟發,外部的認可並沒有那麽重要,內心堅定和自信才是力量的來源。」

什麽型別的書籍更受大家青睞?調查顯示,心理學類(38.6%)和歷史類(38.4%)書籍獲選率接近,排名最靠前,小說類(含網路小說)(37.2%)排在第三位。

朱紅覺得,心理學類的書籍受到歡迎,很大程度在於大家更重視自己內心的感受了。「註重探索內在自我的、讓人有所反思的書籍更能引起共鳴。」

山東某高校00後陳墨最近愛看歷史類書籍,前段時間剛讀完【明朝那些事兒】,最近在看【萬歷十五年】。「我對明朝的歷史比較感興趣,在有了基本的了解後,希望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個朝代。【萬歷十五年】是一本經典的書籍,從一個小切口展現明朝的制度設計、社會執行等,可讀性比較強。」

「我讀的書比較雜,有散文類的,也有小說,最近兩年側重在經濟管理類的書籍上。」喬舒琪說,讀書很重要的收獲是鍛煉思維,遇到一時讀不懂的書,過段時間會再看一遍,「我比較愛做讀書筆記,除了摘抄一些寫得好的句子、段落,還會結合自己的思考重新梳理內容,比如這個問題如果拋給我,我會從哪個方面思考、如何執行、會實作怎樣的價值等。一次次練習下來,自己思考的角度會更多樣,內容也會更全面。」

調查中,35.4%的受訪者愛看經濟管理類書籍,32.6%的受訪者選擇哲學類。其他還有:生活實用類(30.3%)、政治軍事類(28.6%)、自然科學類(23.3%)、工具書(9.4%)、非小說類(散文、詩歌等)(6.7%)。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占16.3%,95後占23.3%,90後占39.4%,85後占15.1%,80後占5.3%,其他占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