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往今來,因何成都?

2024-04-25文化

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從來都藏著一個桃花源。

歸於田園山水之間,

山川為屏,築屋安居,

小園柴扉,花木扶疏,

容下洞然天地,丘壑氣象。

我們深深熱愛和依戀的「家園」,

便是有家,還要有園。

一方園林,

便安放著中國人的內心,

更是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

現實表達。

天府之中,

成都,便是園林裏的大城,

更是大城融合園林的典型。

追溯時光,

成都便源自先民樸素的園林。

都江堰,化岷江滔滔江水為滋養沃野的生命之水。

公元前360年,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時,帶領眾人溯流而上至岷江源祭拜,看到源頭 「兩山如闕,仿佛若見神」「岷江之水天上來」 的神聖偉力,使都江安瀾,古堰告成。

李冰祭祀的,不僅是山河大地,更是蜀人的先祖。5000年前,黃河文明南下的馬家窯彩陶文化,飄逸著黃河上遊的炫彩,帶著盛滿小米的陶罐,到達茂縣的營盤山,俯瞰成都平原的水澤大野。於是,等待著來自長江文明西進的人群,開啟稻作文明,良渚的先民將第一支「稻穗紋」,印在了寶墩古城的陶片上。

寶墩遺址

寶墩遺址出土的稻穗紋陶片。攝影/李小波

江河文明在成都平原碰撞的先聲,開啟了古蜀文明的金聲玉振。第一代蜀王蠶叢,桑織錦繡;第二代蜀王柏灌,田獵蜀山;第三代蜀王魚鳧,在三星堆川澤漁歌;第四代蜀王杜宇,農耕之神,金沙滿地;第五代蜀王開明,治水興蜀,風調雨順。

金沙遺址,商周大金面具。攝影/林非

「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為魚」。 蜀人在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中,打造出別樣的生活風景。成都林盤的「天府浮島」,被中國第一部地方誌【華陽國誌】譽為「陸海」。

竹木掩映,農家比鄰,河溪耕田環繞,

林盤是獨屬於成都平原的人居模式。

成都的這片「海」,恰似從川流縱橫行駛出阡陌縱橫的生命之舟。

林木環繞,是家;聚而成落,便是村、是鎮。不變的,是環繞著的茂林修竹。這,便是林盤。

林盤之「林」,穿過金牛道上的翠雲廊柏樹林而來,走過三峽宏闊的峽谷、蕭森的草木而來,翻越橫斷山、渡過青衣江、金沙江,帶著高山杜鵑的冷傲而來。林盤之「盤」,盤旋著水韻天府的大地舞衣,盤旋著竹林雅舍的翠堤春曉,盤旋著四季花卉競相綻放的花環。

油菜花海中泛舟,春天氣息鋪面。

每一個成都人心中都住著一個林盤。

林盤,是詩意棲居的田園景觀,是功能齊備的生態系,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是樸雅悠遊的生活情趣,是中國園林美學的林泉高致,更是獨具天府特色的錦繡花園。

林盤猶如城市的基因,由村落而城鎮,成就成都這一座超級大林盤。

成都就在雪山的註視下逐漸長大,圖為從龍泉山眺望雪山。

一粒米、一張網、一爐火、

一束花、一叢草、一棵樹中,

成都,演繹著

共生共長的生命史詩。

陶冶作器,青銅鑄模,玉琢以雕,

錦繡華服,天工開物,匠心蜀韻,

成聚成邑,煥然成都。

繁華的寬窄巷子裏,銀杏正黃,渲染出濃濃的秋意。

金沙,是成都城市的原點,在太陽神鳥神奇的光環下,烏木群千姿百態,散發出黑金一般的光澤,這是千萬年前古樹生命的躍然而出,觸摸之間,分明能感受到巍巍古木,在歷史的年輪中緩緩醒來。

「名園易得,古樹難求」,成都市域內古樹名木共有9452株,其中珍貴鄉土樹種占比高,楠木、柏木、銀杏共占總數的65.8%。

蜀人的樹崇拜由來已久,三星堆的青銅神樹,象征著昆侖通天之柱,太陽鳥棲息枝頭,或是古蜀人幻想能與天庭溝通的天梯。

三星堆遺址博物館中的青銅神樹。

蜀人的天地崇拜催生了成都道教之源青城山, 青城山的鎮山之寶是天師洞銀杏樹,它有近1800年樹齡,榮膺「天府十大樹王」榜首,是名副其實的成都樹王, 相傳此樹為東漢張道陵親手種植。幾人環抱的巨大樹幹經歷了1800年的風雨洗禮,無數新枝又長出綠蔭,透過太陽的金色,鋪滿大地,詮釋著「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之道。

青城山,古木濃蔭中的普照寺,好個「青城天下幽」。

「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樹之高潔如人之品德,孔子墓前的楷樹與周公墓前的模樹,被譽為「楷模」。楷樹即黃連木,看到邛崍平樂關帝村600年的黃連木,令人想起子貢為老師種植的楷樹苗,長大後「質得其直」,備受贊譽,後人專門建有「楷亭」,以表敬意。

邛崍山是蜀山的中脊,華西雨屏滋養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天台山、西嶺雪山構成成都平原的天然畫屏。邛崍甕亭公園是「漢代富比士首富」卓王孫的園林,一株百年的國槐,延續著位列三公的「槐府」氣魄。邛崍的愛情傳奇,以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驚世駭俗為代表,天台山上的千年紅豆,在「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中,令人怦然心動。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武侯祠不僅是三國蜀漢的都城標誌,而且滿足了人們對歷史王朝的所有美好想象。仁義之君劉備,鞠躬盡瘁的諸葛丞相,桃園結義的江湖大義,盡在君臣合祀和結義樓的森森漢柏之間,「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武侯祠,映階碧草,花木扶疏。 攝影/李子衿

寫下【蜀相】詩詞的杜甫,就在不遠處的草堂安家,經過安史之亂和顛沛流離的杜甫,在蜀道上發出心中的願望,人間有一座草堂足矣。所以,他到成都後,向朋友求來樹苗: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

成都給詩人的最大慰藉,是聽風觀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是江畔獨步,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曉出錦江邊,長橋柳帶煙」「濯錦江邊木有榿,小園封植佇華滋」。 所以,杜甫戀戀不舍地離開成都後,飄然江湘,潸然發出「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的感慨。

府南河畔泡桐花開,盛放如粉紫色的雲霓。

杜甫走了,宋代詩人陸遊來到成都,擔任崇州通判,一心希望奔赴抗金前線,把收復國土的壯誌,暫且安放在崇州罨畫池裏,他被譽為「海棠癡」。

成都海棠十萬株,

繁華盛麗天下無。

陸遊的詩堪稱成都林木花草的風情畫,但是,在他描寫的纖麗美景中,永遠藏不住一顆精忠報國之心。「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罨畫池的海棠作證,大明寺的古楠作證。

崇州罨畫池,後人建有陸遊祠以紀念這位愛國詩人的成都歲月。

流寓成都的詩人融入蓉城的春色,出生在新都的大明第一才子楊慎,將思鄉思親之情,根植於漂泊遠端。 家鄉桂湖所植的紫藤,目前已是中國藤王,千絲萬垂的連理古藤感天動地。 記得桂花飄香時,楊慎摘下贈與妻子黃娥:「銀漢無聲下玉霜,素娥青女鬥新妝;折來金粟枝枝艷,插上烏雲朵朵」。黃娥吟詩作答:「月白湖光凈,波寒桂影繁。人間與天上,兩樹本同根。」小小的桂湖,因為楊慎,讓成都的花舞人間,匯入浩瀚的歷史長河。

新都桂湖,花木蘢翠,曾見證楊慎的精神和愛情。

人民公園裏林木蔥翠,這裏是曾經的少城。

城市是生命的有機體,生生不息的林木園林,是城市歷史的最好見證。

城廓街道的城市肌理,院落房舍的城市生活,半畝方塘的源頭活水,一樹古木的綠蔭滿枝,是城市流淌的活力。

黃庭堅說: 「人得交遊是風月,天開圖畫即江山」 ,在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歲月中,從園林去尋覓成都的歷史,別有一番林木生氣象。

秦統巴蜀,成都修建的「西城東廓」,延續了西周禮樂制度的經典格局,「築城以衛君,造廓以守民」,2000年過去,少城的人民公園,變為城中的「綠心」,熱鬧溫暖的相親角,休閑的鶴鳴茶社,凸起的保路運動和抗戰紀念碑,告訴你閑雅之中,成都敢為天下先的時代精神。

鶴鳴茶社,人間煙火氣息濃厚。

漢代成都位列全國五大都會,絲綢織錦造就了錦官城美名,今天府河、南河交匯的合江亭,便是錦官城的核心區,出土文物中,成都人釀酒、狩獵、織布、市井嬉戲,生活異常豐富,同時,靜心求仙的養生養老之道至今延續,青羊宮的迎仙橋、送仙橋、升仙橋,與今天錦裏古街、耍都、蘭桂坊,構成古今延續的「神閑生活」。

大辭賦家揚雄留下了名篇【蜀都賦】,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

豐蔚所盛,茂八區而庵藹焉。」

泱泱漢風,千年傳頌。

唐代,錦江自西向東形成環抱成都的翡翠項鏈。 女詩人薛濤愛竹,「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為緣春筍鉆墻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在多少個竹影搖曳的日子,用自制的薛濤箋寫詩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人唱和,傳為佳話。

春風點染錦江花樹,春色不改,

薛濤和她的朋友們也曾見過如許絢爛。

滿城花樹,花開時節滿城香,宋人陸遊為此有著「春風沈醉的夜晚」,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裏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昭覺寺內,禪房花木深。攝影/林非

大樹之下,竹椅,清茶,早就成了成都人的生活符號,一爐老虎竈,一壺蓋碗茶,歷史學家王笛說,成都的茶館是微觀的歷史,是微縮的風俗,是普通人的反抗與豁達。宋代成都高僧圓悟克勤,悟出了 「茶禪一味」 的真諦,後來成為日本茶道的起源,今天,昭覺寺內圓悟克勤墓前的黃桷古樹,依舊吐納著禪意的馨香。

成都鐵像寺水街露天茶館。

至清代,寬窄巷子是滿城駐地,院落中的槐樹象征吉祥富貴,尤其代表功名,槐樹喻為三公之位,有步步高升、登科入仕的寓意。古代漢語中槐鼎、槐位、槐卿、槐兗、槐宸、槐掖、槐望等名稱都與執政大臣有關,成都以槐樹命名的街道頗多,人間四月,槐花飄香。

藍花楹盛開的成都街頭,春色拂面。

成都街道的行道樹,是行走的四季風情,據統計,成都行道樹約47種,總數超過90萬株,許多街道也以木命名,柳蔭街的普都依依,神仙樹街的神話傳說,泡桐樹街姹紫嫣紅,青蓮上街佛坐蓮台,柿子巷棗子巷碩果累累,竹林巷節節高升,凍青樹街滿目蔥綠。

月季街、牡丹街、茶花街、海棠街、芙蓉路、櫻花街、梔子街、喜樹街、楓樹街……成都三聖鄉,一條條街道以樹、花命名,自然氣息氤氳,令人陶醉。

成都高新區的大源鐵像文旅環綠道,飄逸舒展。

行道樹中,皂角樹、油患子樹是天然的洗發洗衣材料,女貞樹也稱白蠟樹,提煉的白蠟具有藥用經濟價值,成都的行道樹從數量看,香樟的數量排名第一,銀杏排名第二,既能呼吸芬芳馥郁的楠香,又能觀賞秋季的滿城金黃。許多國外樹種也點綴其中,藍花楹、法國梧桐、黃花風鈴木憑添一份風情。

濃蔭籠罩的成都,是2100余萬新老成都人的家,是無數人拼搏成就安逸的城市,充滿無數夢想和拼搏,演繹無數通透與歡笑。

現代樓宇與芳草萋萋、林木蔥蘢的公園相依相偎。

中國人,以與自然和諧共生為追求,成都人的家園,身之所系、心之所安。

成都世園會主會場摩天輪「天府眼」。攝影/嘉楠

成都,即將迎來園藝的「奧林匹克」。

2024年4月26日,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即將啟幕,這是世界最高級別的國際性、專業性花卉園藝博覽會,呈現千姿百態的世界和中國的園藝之美。

園藝,就是人精神世界的外化,

是安放內心和生活的世界。

「一拳則提太華千尋,

一勺則江海萬頃」,

古人就以小幅尺度的

假山、林木、水流幻化為江山意象,

林泉丘壑間,細微處

見天地精神、會心靈氣象。

一方心印,千年傳習。

世園會,一方方各地小園,無不傳承和呈現著中國人的精神美學,又各自散發著各地地域特色。

作為東道主的成都園,自然是川派審美的精心之作。

入口處,盛開的芙蓉花,是「蓉城」的標誌,後蜀孟昶為花蕊夫人遍植芙蓉與墻上,四十裏花開如海,作為成都的市花,生命力永恒。蘇東坡盛贊:「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

錦雲樓、濯錦亭是錦繡之城的點睛之筆,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天府的七彩生活,春季的油菜花田,夏季的山泉水澗,秋季的彩林果園,冬季的鄉野院落,四季的長街短巷,詮釋著天府之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恰似宋代畫家李公麟筆下的【蜀川勝概圖】,典藏著蜀風蜀韻的千裏江山。

成都城的包容豁達,吸納中國園林的西北風情、江南風韻、京派風範、海派風度,是巴蜀韻、中國味。

「成都味」遊線上,81個展園串聯起天府人居、中華園藝等展區,在這裏能體驗成都人的生活美學, 一杯清茶,雲淡風輕;一頓火鍋,蕩氣回腸;一桌麻將,行雲流水;一聲高腔,激越隨心;一曲變臉,萬紫千紅。

園林「奧林匹克」盛會,渲染著 「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裏的幸福成都」。

成都世園會成都園。攝影/嘉楠

來吧,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嫩綠的垂柳,親吻著我的額頭。

折柳送別,更能挽留。

撰文/李小波 李空濛

編輯/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