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作家筆下的玉環丨熾熱的愛

2024-03-31文化

【熾熱的愛】

——【鮮為人知】自序

作者:葉青

我17歲考上大學,19歲開始寫詩歌,大多以大海、釣船、小舢板、桅桿、帆、櫓、風、浪等為物象,抒發對家鄉玉環的情感。那時,應該就有兩顆種子埋在我心底,一顆是熱愛文學的種子,另一顆是深愛家鄉的種子,它們需要我用生活的歷練和積澱來澆灌。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家鄉工作。後來又離開家鄉,生活和工作在另外的城市,但內心深處無比眷戀我的家鄉。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特別想念家鄉的大海、沙灘、海灣和密布的島礁,思念家鄉淳樸和濃郁的人情氛圍,馳念具有遠古語韻的閩南鄉音,心心念念殊滋異味的小海鮮。我在夢的濤聲中一次次精神返鄉,「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家鄉的人情風物和凡間炊煙沒有因為地理距離而被割裂,恰恰相反,它們在我心中愈加清晰和富有美感,甚至家鄉的海腥味都讓我深深地癡迷。

新石器時代,玉環先民就在此耕海牧魚,隨著歷史的推進和變遷,各地農民和漁民不斷遷徙而來。海洋文化、農耕文化和移民文化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碰撞出玉環人海納百川和開拓創新的人文精神,玉環歷經千年呈現出獨特的海韻漁情和山海魅力。這一切,與蟄伏在我心靈深處的感念水乳交融,就成為「蓬萊清淺在人間,海上千春住玉環」的共情篇章。

中國歷史上,有過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西晉末年第一次南遷,中原士族大量湧入福建,其中不乏名門望族,所謂「衣冠南渡,八姓入閩」。中原文明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形成多元的民族文化,給東南偏僻之地帶來別樣的氣象。

閩地,山地、丘陵約占總面積的90%,大量的人口湧入加之其後社會動蕩,為了尋找更好的生存空間,入閩之民又一次次北遷,有一部份最後定居於玉環島。南渡移民的後代帶來北方糧食作物的種植方法和祖傳廚藝,在玉環繁衍生息,落地生根。語言、服飾、文化、習俗等方面,也帶給當地一系列不同的風格。來到玉環就會知道,一個方圓只有四百多平方公裏的地方,卻有多種方言並存:閩南話、閩東話、溫州話、太平話、潮汕話……語言的多樣化也表現為對餐食的不同偏好,方寸之間各有乾坤。這一切使得玉環的飲食豐富多樣,彰顯了古早味和融合力。

舊時,漁民常年與風浪拼搏,多有幾至瀕危而化險為夷的經歷,造就了他們粗獷豪放、豁達樂觀的性格,又有疏財大度和縱恣不羈的特性,形成一種開放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完全放手給女人,女子當家做主是普遍現象。海島女子,美麗賢惠,善於持家,有惠安女的吃苦耐勞精神,男人出海後,她們把家收拾得非常幹凈,極盡勤勞之事;又擅長廚藝,男人回家時,會用心做出各種美味熨帖男人的胃,一日三餐變出花樣食譜。

小時候我參加親戚的紅白喜事宴席,廚官師傅多為女性,操刀掌勺十分利索。唐代文學家房千裏記載:「嶺南無問貧富之家,教女不以針縷績紡為功,但躬庖廚,勤刀機而已。」嶺南人家風行把女兒培養成廚師,只要善於剁肉腌魚做一手好菜,就是好女子。【風雅宋】以翔實的史料和出土實物證明:唐宋時期,流行女廚師,大富大貴的人家以聘請女廚師燒菜為時尚。

宋韻文化一脈相通,玉環有眾多這樣的好女子。我外婆就精於廚藝,又懂食物對人體的滋養作用,家人有小恙,她總是小心謹慎又循序漸進地使用食療方法。她烹製的耐心,飲饌制作的精心,讓我終身懷念美味裏的親情。

外婆的種種食療帖,是對【本草綱目】的無師自通,日常蒸、煎、煲、炆、燜與潮州菜的烹製很相似。

我很小就輔助外婆操持全家八口人的一日三餐。我讀初中時,因為特殊情況,整整一個學期沒去上學,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時間,跟外婆學習各種閩南傳統小吃的制作和料理日常膳食的技巧。耳濡目染加言傳身教,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烹飪。

玉環島煙波浩渺,負山枕海,被譽為「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的「東海蓬萊」。玉環的披山洋海域與大陸沿岸水系交匯,海洋資源相當豐富,有「一倉兩鄉」之美譽。披山洋為中國東海魚倉,玉環是「中國東海帶魚之鄉」「中國東海鰻魚之鄉」。披山洋面上的海鮮呼嘯而來,被人們贊嘆為「東海第一鮮」。這是因為披山海域海水鹹度、深度、溫度和水流速度以及多礁巖形成的良好海洋生態,使得在其中生長的海產品,除了特別鮮,還有一種特殊的甜味。

人類對鮮味的追求,一直與時間在賽跑。我在家鄉生活了三十幾年,家鄉的海鮮是我美食實戰中的強大食材支撐,家鄉的海鮮也讓我覺得廚房充滿趣味。

不管出差到哪裏,三五天,我就會想念家鄉的美食,但香港和台灣除外,因為在那裏能吃到家裏的味道。台灣除土著外,居民大多是從泉州一帶遷過去的;香港與廣州毗鄰,廣州與福建相連,飲食相互滲透。我在香港吃的薯粉包,在台灣吃的八角松糕和各種藥材煲的湯,與家鄉如出一轍。我的先祖在下南洋時,也必定一路傳播了玉環閩南語飛地的美食文化。

深遠的傳承和自然的饋贈使玉環的飲食文化成為一種特別的存在。這種特別的存在,過去因地域上的山重水復,長期以來如佳人在水一方;如今快速的生活節奏,又使它們中的一部份漸行漸遠。

我曾在公眾號「之江軒」看到一篇文章——【傳統手工藝不能走在「消逝」中】,文章說有55.56%的傳統工藝面臨技藝失傳的危險。我想,中華廚祖伊尹生活時期距今近四千年,中華廚藝有著深厚的底蘊,民以食為天,飲食伴隨著我們生活和生命的全過程。烹飪是與每個人最直接關聯的文化現象,我們不但不能讓烹飪技藝消逝,更應該將飲食文化發揚光大,全方位體現中華民族餐食上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我飽含深情地寫了這些文字,想讓人們了解我家鄉「鮮為人知」的美味佳肴和風土人情,了解我家鄉人勤勞、堅韌豁達的精神稟性。外婆經常講:「一樣米吃出百樣人。」正如在我的家鄉,一種魚,可以做出百種花樣;一片海,可以呈現萬種風情。

這次整理書稿,寫成序言,是我情感火山的一次迸發,這是對家鄉、對親人如巖漿般熾熱的愛。謹以此書感恩我的外公外婆。

致敬我的故鄉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