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論書|2024年3月推薦新書書單(人文類)

2024-04-08文化

程璧【肆意生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貝圖書):

北大日語專業背景的獨立音樂人程璧的第一本書,以隨筆合集的形式,記述了自己的生命成長與音樂創作歷程。這部隨筆集,本著「道法自然」的清新筆法,以流暢而真誠的文字,講述自己唱作的民謠作品背後的重要人與事、以及其所倚靠的中外經典詩歌與世界文學滋養。透過這些平實而自蘊詩意的記述,我們可以管窺程璧十年間從素人作者轉變為知名民謠唱作人這一歷程背後的眾多助力要素——有孔孟之鄉山東的鄉土文化傳統與書香家族的學脈傳承,有北大海納百川、相容並蓄傳統賦予的自信、從容,守望與對話經典作者和作品的強大作者主體性,有融北大名師朱良誌先生的「平常心即道」和日本侘寂、靜幽文化於一體的極簡主義美學氣質,還有一位知識女性憑借閱讀與文化修習,以寧靜與溫暖之不變、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之萬變的篤定與勇氣……

(德)布萊希特【詩歌的壞時代】(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貝貝特):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貝貝特的品牌叢書——「文學紀念碑」系列中的作品之一,是國內關於布萊希特詩歌作品比較全面的一個選本、且為難得的德語直譯本。本書跟前兩年雅眾文化出版的布萊希特詩選【致後代】等作品一起,為大家介紹布萊希特在國內讀者熟悉的「戲劇家」身份標簽之外、作為「詩人」的另一重要身份面向。他的詩歌,有著白居易式的大眾化表達取向,往往用平白、直接、淺易的文字,表達坦蕩的情感、強烈的情緒,以及充滿暗諷和戲謔的詩人氣象;大量出現的俚俗與市井用語,主動而有意為之地挑戰中產階級溫文爾雅的審美趣味與生活取向,體現出無產階級藝術家的本真氣質。這個版本的裝幀設計,以大紅底色指向作者的共產主義信仰,以白色腰封指向作者平白淺易的大眾面向文風,以黑字指向作者批判與沈思的冷峻氣質,制作與轉譯均堪稱精良,值得推薦。

(美)馬克·斯特蘭德【寂靜的劇場】(紙上造物&上海文藝出版社):

美國詩人馬克·斯特蘭德記述美國知名畫家霍珀的代表性畫作的一部精彩小書。詩與畫,本來就是關系最為緊密的相關藝術領域,由優秀詩人評述優秀畫家作品的文體嘗試,本身就值得重視。這本小書選取了霍珀的數十張代表性畫作,一一采取「看圖說話」的形式,簡單進行賞析與評述。斯特蘭德的評述,看似只是對於霍珀畫作直觀內容的本真描述,但這種描述的背後,卻富於幾何學的觀察視角、理想型別化的美學評析與藝術史論層面的文本細讀;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頗具學術眼光的分析,完全是借助於平白而自具詩意的文字完成,少有學術術語而直指霍珀作品的美學、情感與生活觀照本質。非常耐讀的圖文互鑒式作品,值得推薦。

(美)薛愛華【神女】(三聯書店):

海外知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學者薛愛華先生的一部關於唐代文學裏的女神形象研究的名著中文版時隔十年之後的再版,由同樣堪稱才子型學者的程章燦老師轉譯,從詳細、專業、嚴謹的譯者註裏,就可以看出譯者為這部譯著傾註的眾多心血。薛愛華先生的研究,以人類學和民俗學的眼光,考察唐代誌怪傳奇小說裏的女神意象,由此展開跨文化的比較與分析。盡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誤讀,但這種誤讀本身,也是跨文化語境下的有趣記錄文本。這種隨筆、劄記式的隨性寫作方式背後,是作者融通文學、博物學、民俗學、人類學、跨文化研究的開闊學術視野與不俗眼光。無論之於學術讀者還是普通文學、文化愛好者,都可謂開卷有益。

(德)麥可·富爾【南韓流行音樂】(江蘇人民出版社):

劉東老師在江蘇人民出版社繼「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和「西方日本研究叢書」之後、推出的又一部聚焦東亞區域重要國家的叢書——「西方南韓研究叢書」第一批推出的四種作品之一。作者敏銳地把南韓流行音樂的崛起、作為南韓文化風靡全球的重要基石與元素來加以考量分析,其之於南韓流行音樂從簡單模仿西方音樂到培育出自己的原創能力與產業體系的轉型歷程的記述,對於中國音樂、電影等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來說,極具參考價值。就其研究本身而言,也廣泛涉及之於音樂創作模式與套路的音樂本體研究、之於音樂發展與國家環境和社會背景關系分析的藝術社會學研究、之於音樂傳播與受眾分析的文化傳播學研究、之於音樂產業發展培育過程的文化經濟學研究、之於音樂創作主體性與文化辨識度的音樂人類學研究。值得推薦和參考。

庫索【離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貝圖書):

前媒體人、旅日作家庫索用多年時間、獨自走訪日本多個偏僻小島的行走感悟隨記。庫索用平實文字記錄的日本「離島」生活,之於廣大讀者來說,有著人、事、生活方式這三個層面的參考價值——之於人,無論是海外各國遊客、名校返島青年,還是依托旅遊和非遺表演而生的本地村民,都是在封閉化的疫情時代裏、探索另一種生活可能的鮮活生命個體;之於事,小島上因安靜與不便、詩意與漫長並存帶來的種種趣事,讓我們跟隨作者的筆觸一起,感受與都市生活不一樣的日常魅力;之於生活方式,它將小島融古典、自然、詩意與封閉、傳統、保守於一體的背反式生活狀態展現無余,在告訴我們生活「在別處」之可能的同時,也直面「另一座圍城」的得與失。作者的文字與其行走經歷本身,都代表了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裏、知識人探求理想生活的重要探尋,值得關註。

申賦漁【一只山雀總會懂另一只山雀】(新經典&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旅法作家申賦漁在疫情前後返回位於南京城郊的鄉村小院居住時、寫下的日常生活隨筆合集。這些用平白、溫情而真誠的文字寫成的隨筆,以困居時代的城郊鄉村生活、回望自己兒時的鄉村成長過往,以之於自身生活與存在境遇的記錄與反思、對望鄉村裏自然生長的萬物生態,以作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與日夜更替、平望村子裏每一位居民平凡而又波瀾萬千的生命故事。憑借這樣的書寫,本書可以跟作者上一本敘寫疫情期間巴黎城市生活的【寂靜的巴黎】一書構成姊妹作,值得放在一起對照閱讀。

(本書單所收書目,全部來自蓑翁在三月份讀過、最近三個月裏出版、並且個人評星在四星或以上的文學人文藝術類書籍,點評為蓑翁原創,僅代表個人觀點,供書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