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萊布尼茲——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

2024-01-03文化

萊布尼茲——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

哲學家小傳

哥特佛萊德·威廉·萊布尼茲(1646年-1716年),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的萊比錫,他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但6歲時父親去世,此後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她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她的教導對其日後的哲學觀具有重要影響。父親去世後給他留下了大量私人藏書,其中的拉丁典籍促使萊布尼茲在12歲時就已掌握拉丁文。自小的家庭環境就養成他善於思考的習慣,顯示出活躍的批判性才華。萊布尼茲15歲就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哲學,兩年後畢業獲得哲學學士學位,又過兩年之後獲得哲學碩士學位,然後到耶拿大學攻讀法律,於1665年獲得法學學士學位。20歲時,萊布尼茲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論組合的藝術】,同年他申請了萊比錫大學的法律博士學位,但是由於年齡太小而遭到了萊比錫大學的老教授們的拒絕。於是他便轉往艾爾特多夫大學,這個大學比較寬容,不僅授予他博士學位,而且還給了他教授的職位。不過另有打算的萊布尼茲並沒有接受這一職位。

1667年,萊布尼茲在博因堡男爵的介紹下,任職於美茵茨選帝侯大主教,從事外交工作。在為選帝侯出使巴黎的這段時間,萊布尼茲開始特別研究數學,不久便發明出了他自己的一套微積分學理論。並且他在微積分中使用的符號遠遠優於牛頓使用的符號。但圍繞著誰先發明的微積分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扯皮,實際上,萊布尼茲和牛頓是是分別獨立發現的。英國從國家立場出發,認定牛頓先發現,結果,在數學上落後法國人一個世紀。萊布尼茲還改進了二進制數系,為後來幾乎所有的數位電腦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1672年到1673年,萊布尼茲的兩位雇主相繼去世,他來到漢諾威,接受布倫茲維克公爵的邀請,擔任公爵府歷史學家、政治及法律顧問兼圖書館館長。

1676 年,萊布尼茲在海牙拜訪了斯賓諾莎。他接受了數學方法,認為所有的演繹都必須從經驗事實出發,並在經驗事實中得到證實。

1689年,萊布尼茲遊歷義大利,結識耶穌會派遣於中國的傳教士,而開始對中國事物有更強烈的興趣。他認為歐洲人可以從孔子倫理學傳統中學到許多,還認為八卦圖就是中國人在他所推崇的哲學數學領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的證明。在萊布尼茲眼中,「陰」與「陽」基本上就是他的二進制的中國版。

1700年萊布尼茲在新成立的柏林科學院擔任首任院長。

1714年,漢諾威公爵繼任為英國國王喬治一世,沒有邀請萊布尼茲隨皇室前往倫敦,這無疑是他的微積分爭論所造成的後果。萊布尼茲在漢諾威郁郁寡歡,兩年後也就是1716年逝世。

萊布尼茲和笛卡爾、巴魯赫·斯賓諾莎被認為是17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萊布尼茲是歷史上少見的通才,被譽為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

著作與名言

萊布尼茲在哲學上主要代表作有【人類理智新論】、【神正論】和【單子論】。【人類理智新論】主要是反駁洛克在【人類理智論】中論證的經驗論。批判「白板」說,維護「天賦觀念」論。【單子論】主張單子是構成萬物的最後單元,它既無廣延又無部份,是真正不可分的單純實體。

世界上也沒有完全不同的兩片樹葉。

自己揚起了漫天塵土,卻要怪別人看不見。

不發生作用的東西是不會存在的。

考慮了很少的那幾樣東西之後,整個的事情就歸結為純幾何,這是物理和力學的一個目標。

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

虛數是奇妙的人類棈神寄托,它好像是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一種兩棲動物。

在從世界開始到牛頓生活的時代的全部數學中,牛頓的工作超過了一半。

大自然沒有跳躍。

代表性思想

單子論

萊布尼茲認為,物體就是各種單純的力的復合體。單子是構成萬物的最後單元,它既無廣延又無部份,是真正不可分的單純實體。它們並不是物理的點,因為物理的點只不過是壓縮的物體;它們也不是數學的點,因為數學的點盡管是「真實」的點,卻不是「實在」的點,數學的點只不過是「觀念中的點」。只有形而上學的點既是真實的又是實在的。由於沒有部份,就不能由各個部份的組合和分離而自然地產生和消滅,每一單子都沒有可供事物出入的視窗,它們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世界上沒有兩個在質上完全相同的單子,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事物。單子與靈魂相類似,具有知覺與欲望,根據其知覺的清楚程度不同而有高低等級之分,最低的是構成無機物的單子,最高級的單子則是上帝。

前定和諧

單子之間雖然獨立,但由之構成的事物卻是彼此相互影響、交互作用,從而構成一個和諧整體。這種和諧是上帝創造每一個單子時預先確定的,雖然這個世界中存在著惡,但這個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