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尋龍客:從「龍」字的演變看龍生物性的消失

2023-12-08文化

漢字是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從一些文字的形態看到其所表示事物的 原始風貌。 如「雨」字中自天而降的水滴,如「羊」字頭上的兩個尖角。 更有學者透過甲骨文的研究佐證了生物學的判斷,如貓是西漢末年由波斯商人傳入中國,而「貓」字是形聲字而非會意字,在甲骨文中確實沒有「貓」字; 如甲骨文中有「犬」字而沒有「狼」字,說明古代先民對狗的認知要比狼早,狗並非由狼馴化而來,等等。

如今我們所見的「龍」字,看起來和我們認知的龍形象相去甚遠,但是「龍」字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我們追本溯源,從夏商時期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簡體字,看看「龍」字是如何演變的,也可一窺「龍」的字形所代表的原始生物性是如何一點點消失的。

01 夏商,甲骨文中的「龍」字

甲骨文中的「龍」有多種寫法,常見的有:

這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由這個字的字形,我們能夠基本還原當時

所認知的龍形象,即頭上有角、身體彎曲、大口獠牙,似有向上

飛騰之象。值得註意的是頭上的:

這在甲骨文中是「辛」字,目前學者對這一形狀所代表的含義有不同理解。

一種說法認為,頭上不是「辛」字,而是倒過來的「王」字,表示龍的崇高地位;

一種說法認為,這是龍頭上鋒利角的延伸,代表龍角突出而大;

一種說法認為,「辛」字像棘刺之形,意思為「鐵腕手段」,引申為「威權」,代表龍的威權地位;

一種說法認為,龍頭上是戴了特殊的冠,這和甲骨文中的「鳳」字

頭上也有一個特殊的冠一樣,說明龍和鳳是人們想象中的神物,用冠來和真實動物區隔開。

要理解龍頭上形狀的含義,需要從「辛」字的本義出發。甲骨文中的「辛」字字形為斧劈樹木狀,從這個意義又引申出刀具、刑具等,這可能是反映了古代先民對「龍」這種可以在天空中飛騰的龐然大物既恐懼又企圖征服、控制它的心理狀態。

先秦時期,各個國家相對分散,且未實作文字、道路等的統一,因此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龍」字都有很多種寫法,可能代表了不同地域人們基於對龍形象的不同認知而創造出來的不同形象。這一時期的甲骨文,共計有40幾種寫法,大概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用線條勾勒出來的龍形象,無一例外,基本都呈現出身體彎曲、頭有雙角、大口獠牙的形態,而頭上也大都有代表「控制」和「征服」的「辛」字;

——甲骨文中用線條勾勒的「龍」字

第二類則更接近於圖形畫,畫出了龍飛騰、蜷曲的狀態。這一類文字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了龍身體彎曲,有角、有足、有尾,而且可以呈現出行走、飛騰、蜷曲等多種形象。

——甲骨文中用圖形畫表示的「龍」字

在這些甲骨文中,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龍和虎豹等其他動物一樣,是一種古代先民認知並且見過的生物,用非常簡單直觀的線條或圖形畫來表達對這種生物的認知。

02 殷周,金文中的「龍」字

到了殷周時期,發展出了金文。金文中的「龍」字最典型的為:

基本繼承了甲骨文中的「龍」字字形,表現出身體彎曲、大口獠牙,頭上有「辛」的形態。只是相比甲骨文,金文「龍」的張口

演變為金文的「肉」字

代表大塊的肉。

這一時期金文的「龍」字,大多呈現出這樣一種形態:傳統鐵路條勾勒的身體形象,也有如圖形畫似的直觀描摹。只是隨著文字的演變,金文中的「龍」字漸漸由單一個體形象演變為左右兩側的形象組合。

在最初甲骨文和金文中,「龍」字可以拆分成三部份,分別是頭上的

表示張口的

和表示身體的

有的寫法張口在左身體在右,有的則反過來。隨著字形的演變,逐漸形成左右兩個分開的部份,蜷體與張口脫離,左側包含了頭部的「辛」字和表示口部的肉形,右側包含了蜷曲的身體,如

到春秋戰國時,又演變為

等字形,左側頭部的「辛」字下部突出的「|」逐漸消失,右側蜷曲的身體又多了兩「丿」,這兩撇可能代表龍蜷縮後所露出的兩足。 到這時,仍然能透過字形的演變看到龍頭部、口部、身體的各種特征,但是已經不再那麽直接具體了。 而戰國時期的這個字已經比較接近如今繁體字中的「龍」字了。


——金文中各種寫法的「龍」字

這一時期,處於中原文化之外的楚地的「龍」字也表示出相似的變形,在楚系簡帛中,出現的「龍」字和中原文化金文中的「龍」字比較類似,也已經呈現出「左邊表示張口,右邊表示蜷體」的左右分離的狀態了。

——楚系簡帛【文字編】裏的「龍」字

03 秦到東漢,大篆和小篆中的「龍」字

戰國時期,秦國在原來石刻文字大篆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出了小篆,小篆的形體偏向長方形,筆畫橫平豎直,線條粗細基本一致。因此,對原有金文中的

字做了處理,更講究線條的圓勁均勻和左右平衡對稱,典型的如

這已經與現代的繁體「龍」字基本一致了。左側依然是上頭的「辛」字和下邊的張口,右邊是蜷體。

東漢經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詳細介紹了「龍」字,將龍寫作

小篆的「龍」字由此成熟定型,相比原來的金文,右側的兩「丿」變成了四「丿」,可能是為了更準確地表示龍有四足的特征。到這時,「龍」字仍然能夠基本看出龍的形體特征,左邊是張口和頭角的訛變,右邊是龍身翻轉上騰的樣子。

此時「龍」也已經變成了部首字,即所有與龍相關的字,都采用「龍」字作為部首,如「籠」字代表竹子編成的蒸籠高高堆疊很像龍形,所以在小篆中寫作

又如「壟」字代表高低的田埂像龍彎曲的身體,所以在小篆中寫作

04 漢至魏晉,隸楷行草中的「龍」字


漢代文字得到了大發展,除篆書之外,先後發展出了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等體裁,對後世的書法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在篆書字的基礎上,漢隸將字形方塊化,更加規範,端正,這就是我們常見的繁體的「龍」字,而行書、草書、楷書都是在隸書的基礎上進行的改動,只是根據不同體裁的特點,行書的「龍」更為流暢,草書的「龍」更為飄逸,而楷書的「龍」則講究橫平豎直,更為規整。

——篆隸行草楷五種體裁的「龍」字

但不管是哪種體裁,字形方塊化之後,龍原有的形貌特征逐漸消失,已經很難單純從字型上分析龍的特征了。

05 隋朝至今,異體和簡體中的「龍」字

漢代的文字已經成熟定型,經過篆字的全面整理,字的偏旁構成已經基本固定。但是,由於各地文化的差異性,漢字表意的部份意符選取的角度也有差異,仍然存在大量一字多形的現象,這就是異體字。

甲骨文中「龍」字就有多種寫法,而金文以後,「龍」字也擁有眾多的異體字。這些異體字有些是和正體字的字素不同,有些是字素相同只是排列的位置不一樣。但都是在各種流傳的文字材料中繼承下來的,有些是傳承至甲骨文和金文,有些則是篆書和隸書發展後逐步形成並流傳下來的。

——自甲骨文和金文中傳承下來的「龍」的異體字

——篆書和隸書發展後形成的「龍」的異體字

異體字的發展催生了「龍」字的第一種簡化,這是從金文和小篆時「龍」的異體字繼承而來的

又隨之簡化成

相比繁體的「龍」字,其實際上保留了左側的上半部的「立」,而將右側龍的蜷體與左側下半部張口混成了一起。目前日語中即使用這一字。

簡體字的出現催生了「龍」的第二種簡化。自漢以後,無論是在篆隸行草楷哪種體裁中,「龍」一直作為正體字。但因為每種體裁本身的特點,「龍」字呈現出來的形象又有較大差異。比如草書的「龍」就有

等多種寫法。

1935年,國民政府開始推廣簡體字,到1956年,新中國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並最終制定出了【簡化字總表】,在草書「龍」字的基礎上簡化為「龍」字。相比繁體的「龍」字,其實際保留了右側的形態,左側表示龍頭和龍頭上「辛」字的「立」以及表示龍張口的肉形的「月」直接簡化為一橫一撇,其中「—」是「立」的簡化,「丿」是「月」的簡化。右側表示龍蜷曲身體的部份也簡化為「」,而代表龍四足的四橫則直接簡化為一撇,成為今天通用的「龍「字。

但簡體「龍」字的形成雖然主要是透過筆畫更為簡單的草書的字簡化而來,但很有可能受到了另外一個字的影響,即「尨」字。有些說法認為「尨」是從「龍」簡化而來的俗體字,並非如此。因為「尨」字在甲骨文中即存在,也是經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的演變而形成最終的「尨」字,按【說文解字】的解釋:「尨,犬之多毛者」,類似於今天所說的長毛犬。在隋代以前,「龍」和「尨」一直是並列且有明確的語意區分的。因此「尨」並非是「龍」的俗體字。

——「尨」字的演變過程

但為何最終簡化的「龍」字和「尨」字如此之像呢?這就要與隋代以後個別「尨」和「龍」的混用以及「龍」的古音有關了。

06 龍為何被稱作「lóng」

龍的讀音為何是「lóng」呢?有些說法解釋說,龍是古代先民對雷雨現象衍生出來的圖騰崇拜,所以是模仿雷聲「隆隆」的聲音。但實際上,漢字現在的讀音經過了很大的變化,早已和古代的讀音相去甚遠。

按北宋文學家司馬光所編字書【類篇】中的記述,在宋代時龍有四種讀音,分別是童省聲、力鐘切、莫江切、魯勇切。反切是中國古代為漢字註音的一種方式,即用兩個漢字為另外一個漢字註音,其中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所以力鐘切的讀音是lōng,莫江切的讀音是māng,魯勇切的讀音是lǒng。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豢龍氏」詞條下註:「龍讀為尨母」。即龍讀尨的音,而尨有四種古音,分別是méng、máng、lóng、páng。漢代緯書【春秋元命苞】中提到「龍之言,萌也。」即龍的讀音近似於「萌」。【漢書·南粵王傳】集註引晉灼:「龍讀為駹」,後者的讀音是máng。也就是說,龍在漢朝時的某一種讀音接近於méng或máng,這正是【類篇】中所說的莫江切的讀音,而泰語中的「龍」字至今還叫做「máng」,可能正是從中國古音中繼承下來的。

此外,龍還有其他異讀,聲母是「b」或者「p」,讀作「pong」或者「bong」,現代漢字「龐(páng)」就是以「龍」作為音旁。【說文解字】中對「龐」的解釋是「龐,高屋也。從廣,龍聲。」 這說明在東漢時「龐」與「龍」就是同音的。

龍既然有méng、máng、páng等讀音,為何最終會變成「lóng」呢,這可能是因為 「m」、「b」、「p」三者同為重唇音,在語音演化的過程中容易發生互轉。比如漢字中「秘」、「泌」、「謐」都以「必」為音旁就是「m」、「b」互轉的例子。但在演化的過程中,上古漢語的復輔音「ml」逐漸分化,如讀音同源的「來」和「麥」、「令」和「命」的聲母分化為「l」和「m」,這種分化大約產生在戰國晚期到漢朝之前。因此漢朝時的「龍」字雖然還有méng、máng、páng等異讀,但【說文解字】中已經提到「(龍),力鐘切,九部,凡龍之屬皆從龍。」也就是這時候,基本上明確了龍讀「lóng」的讀音了。

今天的「尨」字,其四種讀音méng、máng、lóng、páng,均是從上古音傳承下來的,而且在漢代及以前,「龍」字的幾個讀音都與「尨」一致,雖然當時兩個文字的字形差異較大,表示的動物也完全不一樣,但讀音是一樣的。現在尚未考證確認為何最開始的「龍」字讀這幾個音,但因為讀音相同,在文字傳承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混用。比如號稱隋朝第一碑的【龍藏寺碑】碑刻共計出現了三個「龍」字,其中兩個使用的是「龍」,另外一個則使用的是「尨」。

——【龍藏寺碑】文字中使用的三個「龍」字

雖然這種混用並不多見,但在建國後推行簡化字時,除了原來草書的"龍」字外,必然也受到了「尨」和「龍」同音的影響,而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簡化字「龍」字。如今在漢語中,當「尨」字讀lóng時,是可以與「龍」通用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簡體的「龍」字,包括其讀音「lóng」,都是從最早的甲骨文,經歷了金文、小篆、隸書、行書、草書、楷書的發展過程而逐漸演化的。在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龍」字有著鮮明的生物原型特征,左側為其頭部和張口,右側為其蜷曲的身體,似有飛騰之象。經過篆書和隸書的改造,其字形變得更方正更平衡,字形所代表的生物原型特征開始消失。直至簡化為簡體字「龍」時,已經完全找不到其最初的生物特征了。

以古窺今,龍作為一種有頭上長角、大口獠牙、身體蜷曲、身有四足生物原型的動物,也就不言而喻了。